第10课《豆浆煮熟才能喝》教案-鄂科版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豆浆煮熟才能喝》教案-鄂科版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

资源简介

10《豆浆煮熟才能喝》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培养:增强饮用豆浆时的安全意识,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行为技能训练:学会正确地煮豆浆的方法,初步掌握正确饮用豆浆的方法。
知识经验积累:知道在煮豆浆的过程中存在“假沸”现象,了解饮用豆浆的禁忌。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煮豆浆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饮用豆浆的禁忌。
教学方法讲故事图文介绍读背歌谣组织小组讨论小调查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知道有关豆浆的历史吗?教师讲述:现磨豆浆是中国发明、中国制造的。它是1900多年前的西汉淮南王刘安制作的,所以说己经有接近2000年的历史了。那么他是怎么想到磨豆浆的呢?相传刘安是个大孝子,他的母亲在患病期间,刘安每天都会用泡好的黄豆磨成的豆浆给母亲喝,于是,刘母的病很快就好了,从此以后,豆浆就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到现在为止,很多著名书记上都有豆浆的记载:《木草纲目》中“豆浆一利水下气,制诸风热,解诸毒:《延年秘录》中“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J中医
的理论就是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滋阴润燥,“秋冬一碗热豆浆,驱寒暖胃保健康”,常饮豆浆,对身体大有裨益。
豆浆既好喝又有营养,还容易被消化吸收,但喝了没煮熟的豆浆会引起食物中毒,丽丽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非常危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二)读议平安故事
1、学生默读故事,思考:故事中丽丽为什么会中毒?
2、学生讨论回答:因为丽丽喝了没煮熟的豆浆导致的食物中毒。
(三)学习平安指南
1、学生默读“平安指南”,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
2、如果喝了没煮熟的豆浆会出现哪些症状,这时应该怎么办?(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喝了未煮熟豆浆对人体的侵害:没有熟的豆浆对人体是有害的。黄豆中含有皂角素,能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还有一些酶和其他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物,能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细胞凝集素能引起凝血;胭酶毒首类物质会妨碍碘的代谢,仰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长期喝豆浆的人要注意什么?哪些人不能喝豆浆?(指名学生回答)
3、谁能说一说“假沸”现象是怎么回事?(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教师放视频,学生观看后小结:很多人喜欢买生豆浆回家自己加热,加热时看到泡沫上涌就误以为己经煮沸,其实这是豆浆的有机物质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造成的上冒现象,并非沸腾,是没有熟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烧煮豆浆的时候,常会出现“假沸”现象,必需用匙充分搅拌,直至真正的煮沸。
4、读读“饮用豆浆有禁忌”,说一说饮用豆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诵读平安歌谣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自由读一读,比赛背一背。
3、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4、学生边拍手边按节奏齐背。
(五)拓展延伸:阅读“平安广角”《喝豆浆中毒怎么办》说一说,你知道喝豆浆轻度中毒和重度中毒后,解毒、排毒的方法是什么?
(六)小结: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七、演练设计
1、演一演
(1)学生在小组内模拟演示煮豆浆的过程。
(2)组内同学互相评价,谁做得好。
2、查一查
在家里召开一次有关豆浆知识的讨论,告诉家人正确煮豆浆和饮用豆浆的注意事项,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互相提醒。
议一议
小组内讨论交流:这两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知道错误做法可能带来的危害,明确煮豆浆的正确方法,了解健康饮用豆浆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