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一、旧知回顾化学式 俗名 用途碳酸钠 Na2CO3 苏打、纯碱 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制药、焙制糕点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性及酸碱性的实验探究①观察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外观并进行描述Na2CO3NaHCO3②向以上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Na2CO3NaHCO3③继续向②中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Na2CO3NaHCO3④分别向③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Na2CO3NaHCO3碳酸钠 碳酸氢钠①观察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外观并进行描述 白色粉末 细小的白色晶体②向以上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 加水后结块变成晶体,温度计示数升高 加水后部分溶解,温度计示数降低③继续向②中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 振荡一段时间后可溶解 固体量减少④分别向③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 溶液变红,溶液碱性较强 溶液变浅红,溶液碱性较弱初步结论 碳酸钠、碳酸氢钠均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Na2CO3溶于水放热,NaHCO3溶于水吸热,水溶液均显碱性,碱性:Na2CO3>NaHCO3 【实验2-4】三、碳酸钠、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实验探究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Na2CO3很稳定,受热不易发生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HCO3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我不是胖,是"知识"使我膨胀!烤面包是怎么变得如此蓬松的?思考制作面团时,向其中加入了适量的小苏打,在烤制过程中,小苏打受热会分解产生CO2四、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碱的反应碳酸钠 碳酸氢钠盐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分别写出各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五、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一块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会转变为什么?NaNa2O/Na2O2NaOHNaCl+O2+H2O+Cl2+H2O+HCl+HCl+HClNa2CO3+CO2NaHCO3+CO2+NaOH/+CO2六、深度思考【深度思考】1.(1)向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并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2)向盐酸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的现象呢?试用离子方程式及必要文字解释原因?开始即有大量气泡,由于盐酸量多,直接发生CO32-+2H+=H2O+CO2↑向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过一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向NaHCO3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马上有大量气泡产生(3)试着利用图像粗略描述上述两种情况,Ⅰ.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Ⅱ.向盐酸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深度思考】【深度思考】2.(1)Na2CO3和NaHCO3相互转化的方法?(2)能否用加Ba(OH)2的方法鉴别Na2CO3、NaHCO3溶液?均有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鉴别。NaHCO3+CO2Na2CO3【深度思考】3.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pH法:溶液碱性强的是碳酸钠【深度思考】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及试剂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 加热至恒重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 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七、科学拓展八、焰色实验(1) 定义很多 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2) 操作(3) 几种金属的焰色九、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均为钠盐 B.受热均易分解C.焰色试验均为黄色 D.均能与盐酸反应2.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与小苏打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既无气体生成也无沉淀生成的是( )A.苏打 B.氯化氢 C.熟石灰 D.烧碱BD3.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C.分别把等质量的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中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