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历史学科跨学科主题复习学历案-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中考历史学科跨学科主题复习学历案-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中考历史学科跨学科主题复习学历案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
01.主题解读:
水陆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是国家基础建设和国家有效治理的一个方面,其发展水平体现了综合国力的发展程度。
本主题解读的设计,旨在引导和组织学生梳理、概括不同历史时期水陆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对历史上水陆交通发展的问题进行综合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沟通表达、实践创新等共通性素养。
本主题解读学习活动,既聚焦一个具体的历史问题,又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学生需要结合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02.知识梳理:
一、晚清、民国时期。
1.交通发展情况:
(1)交通工具及设施: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2)影响: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近代交通管理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动力来源、技术支持:蒸汽机、传动装置、钢铁冶炼。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1.交通发展情况:
(1)交通工具及设施: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2)影响:使交通运输更快速,更便捷,支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动力来源、技术支持: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高速铁路技术、远洋轮船制造技术、飞机制造技术。
三、大航海时代。
1.交通发展情况:
(1)交通线路:
A.1487年,迪亚士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到达非洲好望角。
B.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C.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发现”古巴和海地。
D.1519年,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
2.交通工具:帆船。
15—16世纪葡萄牙宽身帆船。
3.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4.动力来源、技术支持:风力、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
四、两次工业革命。
1.交通发展情况:
(1)交通工具及设施: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的发明与使用;西方国家投资建设铁路,20世纪20年代,世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27万公里,成为世界陆路运输的垄断性工具。
(2)影响: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动力来源、技术支持:蒸汽机、传动装置、钢铁冶炼、电力。
五、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
1.交通发展情况:
(1)交通工具:陆上交通、水上交通与航空业发展,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宇宙飞船的研制和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
(2)影响: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战争走向现代化。
2.动力来源、技术支持:新能源、电力技术、发电机技术、数字化技术。
六、发展特点:
1.交通路线:由受到地域限制的交通路线到环球交通网络形成。
2.交通工具:海、陆、空多领域发展;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运载能力不断增强。
3.动力来源:由自然力发展到蒸汽动力、电力,再发展到新能源,动力的来源不断扩展。
03.最后一问:
1.结合上述探究,概括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水路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1)缩短了时空距离,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加强了经济联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等。
2.【跨学科·科学】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与交通发展关系的认识。
(1)蒸汽机、内燃机等科技发明的出现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
(2)交通进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助力科学技术革新。
04.备考好题:
1.(2023·陕西榆林期末)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国实现了首次太空行走。19世纪后期,中国人出行能借助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 )
①轮船②火车③飞机④马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交通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轮船、火车传入中国;飞机在1903年发明,19世纪后期还未出现飞机;马车不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故①②符合题意,故选B。
2.(2023·山东临沂期末)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
A.社会巨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答案】B
【详解】据材料“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可知,材料中诗人黄遵宪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等新事物,反映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的生活(离情别绪)影响巨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口大量迁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马车、木船”,而是强调交通工具近代化(火车、轮船等),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留学热潮,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江苏扬州月考)下表是1932年社会局统计的北平市各类车辆数量(单位:辆)。这反映出近代交通工具( )
类别 自行车 人力车 马车 汽车 摩托车 骡马大车
数量 64100 42900 300 2200 40 9400
A.呈现出新旧并存的特征 B.受到新式教育发展的影响
C.体现出自由平等的风尚 D.变化首先出现在沿海地区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1932年社会局统计的北平市各类车辆数量”结合所学可知这里有新式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也有人力车、马车和骡马大车等传统的交通工具,从而说明1932年的北京城的交通工具提出出新旧并存的特征,A项正确;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可以受到新式教育发展的影响,但是传统交通工具占比更大,B项说法不全面,排除;自由平等是对社会发展的评价,交通工具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是北平交通工具数量,D项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项。
4.(2023·广东揭阳二模)广汕铁路有望于2023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深汕特别合作区到广州的车程将压缩到50分钟左右,对深汕特别合作区畅达外联路网体系,加速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等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可知( )
A.中国铁路里程位居世界前列
B.对外开放形成了新的格局
C.交通网络建设助推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广汕铁路有望于2023年年底建成通车”“对深圳特别……等具有重要意义”可知,交通网络建设助推经济发展,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广州和深圳地区的交通建设,没有体现中国铁路里程位居世界前列,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广汕地区交通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交通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江苏南京期中)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从经济角度得益于( )
A.香港、澳门的回归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苏联建桥专家的指导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答案】B
【详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科技水平飞速提升,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B项正确;香港、澳门的回归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港珠澳大桥是中国自主建设的,排除C项;港珠澳大桥没有涉及台湾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3·河南南阳一模)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A.健全交通网,加强联系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图片1使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图片2促进了港珠澳的紧密联系,这些健全了交通网,加强了联系,A项正确;港珠澳大桥主要在汉族地区,体现不出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排除B项;基础设施中的交通建设,不能体现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排除C项;图片1是促进了西藏地区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7.1978年,我国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私家汽车。但到了1993年,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万;2007年,我国年均生产880万辆车,中产阶级家庭开始选择以汽车作为出游方式。202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0151亿。材料说明( )
A.私人小汽车成为我国交通主旋律 B.我国汽车出口数量成倍增加
C.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已居世界第一 D.改革开放提高国人生活水平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1978年,我国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私家汽车。但到了1993年,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万;2007年,我国年均生产880万辆车,中产阶级家庭开始选择以汽车作为出游方式。202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0151亿”可得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得发展,提高国人生活水平,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私人小汽车成为我国交通主旋律,排除A项;我国汽车出口数量成倍增加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已居世界第一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除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以上信息直接反映了我国百姓( )
A.出行方式有重大变化 B.生活方式有很大变化
C.工作的岗位千差万别 D.娱乐的方式丰富多彩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除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可知,题干体现了交通工具的便捷以及多样化,这直接反映了我国百姓的出行方式有重大变化,A项正确;交通工具的变革体现了出行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排除BD项,题干与工作岗位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9.(2023·山东聊城一模)在罗卡角临海而立的石碑上刻着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名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习近平发表的署名文章《跨越时空的友谊面向未来的伙伴》以此诗句开头。“陆止于此,海始于斯”,葡萄牙“诗魂”卡蒙斯世代传颂的名句生动描绘出他的祖国所处优越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的四次航海活动中,从葡萄牙出发向东航行的是( )
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项,1487年,迪亚士从葡萄牙出发向东,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最南端好望角,并未横渡大西洋;②项,1497年-1498年,达.伽马沿着迪亚士的航线到达好望角后,继续航行,到达印度,没有横渡大西洋。故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③项,1492年,哥伦布航海的方向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故③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④项,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航海方向向西,完成全球航行。故④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A项。
10.(2023·山东临沂一模)“他明白自己真的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线。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他让船队继续向东北方向航行。3天后,他们来到一个伸入海洋很远的地角,他把它命名为‘风暴角’(即好望角)”。材料中的“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资助下,迪亚士开辟出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即风暴角的航线,A项正确;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排除B项;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了印度西海岸,排除C项;麦哲伦进行的是环球航行,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23·安徽模拟预测)下表是英国交通发展大事记。该表所记( )
类别 英国交通发展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筑路申请
到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A.说明科研、生产结合紧密 B.加运了世界石油的开采
C.密切了生产、市场的联系 D.推动了贸易中心的转移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1774年”“1800年”“公路”“铁路”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已经推动了贸易中心转移到欧洲大西洋沿岸,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江苏苏州一模)下面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国太空探索成就对比表,此表反映出( )
苏联 美国
1957年 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抢占太空制高点 1958年 发射了卫星
1961年 苏军中校列昂诺夫走出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步 1961年 美国人怀特进入太空,仅比苏联晚了3个月
1966年 苏联无人驾驶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1969年 美国人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
A.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B.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C.美苏冷战已扩展到太空领域 D.美苏科技交流日益频繁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国太空探索成就对比表”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展开竞争激烈,在太空领域也不例外,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排除A项;“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冷战时期,美苏之间不可能进行频繁的科技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3·贵州遵义期末)近代交通的发展
材料一:1860年以前,中国的航运以帆船为主。十余年后,中国航运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长江流域的3000多艘帆船只剩400余艘。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后来它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船只从12艘增至30多艘,往来于中国各地,还相继开通至日本、东南亚等地的航线。此后,更多人投资近代航运业,轮船运输成为主要航运方式。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
材料二:1906——1908年,天津、上海相继开通了电车,此后电车向其他城市传播。近代历史上,电车在成都等内陆城市始终没有出现。公共汽车出现较晚,但很快发展到一些大城市,汉口公共汽车开通后成为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地处内陆的徐州等城市,近代电车、公共汽车都没有得到发展,公共交通工具以传统的人力车和畜力车为主。
——摘编自鲍成志《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
材料三:1937年底国民政府组织修建滇缅公路,每天有汉、回、傣、白等10多个民族10多万人修路。公路开通后,司机和技工不足,3000多名爱国华侨回国担负运输任务。1939年至1941年滇缅公路运输战略物资22万吨,海外华侨捐款购买的物资和同盟国的援华物资大多由滇缅公路运输。这些物资装备了大量军队,也部分缓解了内地物资的匮乏。
——摘编自程利《滇缅公路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的背景。说明近代航运业发展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说出滇缅公路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谈谈滇缅公路修建和运输物资过程中体现出的抗战精神。
【答案】(1)背景:中国科技落后;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作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同时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沿海沿江城市出现电车、公共汽车;内陆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以传统的人力车和畜力车为主。
(3)作用:支撑中国抗日战场的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经济供应的运输大通道,给中华民族抗战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体现出滇西民众不屈不挠,积极抗战,体现出他们的合作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伟大的抗战精神。
【详解】(1)根据材料一,由“1860年以前,中国的航运以帆船为主”,可知中国科技落后;由“十余年后,中国航运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长江流域的3000多艘帆船只剩400余艘”,可知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因此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的背景,是中国科技落后;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由“……往来于中国各地,还相继开通至日本、东南亚等地的航线。此后,更多人投资近代航运业,轮船运输成为主要航运方式”,可知近代航运业发展的作用在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同时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由“1908年,天津、上海相继开通了电车,……汉口公共汽车开通后成为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可知沿海沿江城市出现电车、公共汽车;由“地处内陆的徐州等城市,近代电车、公共汽车都没有得到发展,公共交通工具以传统的人力车和畜力车为主”,可知内陆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以传统的人力车和畜力车为主。因此中国近代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特点是沿海沿江城市出现电车、公共汽车;内陆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以传统的人力车和畜力车为主。
(3)根据材料三,由“海外华侨捐款购买的物资和同盟国的援华物资大多由滇缅公路运输。这些物资装备了大量军队,也部分缓解了内地物资的匮乏”,可知滇缅公路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是支撑中国抗日战场的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经济供应的运输大通道,给中华民族抗战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由“1937年底国民政府组织修建滇缅公路,每天有汉、回、傣、白等10多个民族10多万人修路。公路开通后,司机和技工不足,3000多名爱国华侨回国担负运输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滇缅公路,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生命线,支撑中国抗日战场的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经济供应的运输大通道,给中华民族抗战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体现出滇西民众不屈不饶,积极抗战,体现出他们的合作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伟大的抗战精神。
14.(2023·山西长治一模)交通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建设类型、发展速度与国家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于公元前220年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公元前212年命令蒙恬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秦始皇为了支援征服南越和西瓯的战争,命令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桂江上游漓江之间的交通,解决了运输粮饷的问题,才将越族打败。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及至1850年,美国的铁路总长度为9021英里,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由于是初创阶段,各铁路公司之间缺少联系导致各公司修建铁路的铁轨不一,(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不利于全国铁路网的形成。第二阶段,全国统一铁路网形成。内战结束后美国西部先后又掀起了三次铁路建设高潮。
——《齐斌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初探》《现代交际》2011年第4期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进入飞行时代,1914年美国开通了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班,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20世纪70年代开始,能搭载数百人的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主流。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一一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公司共有机场238个,飞机3818架,定期航班5521条,其中国际航班953条,定期国际航班涉及65个国家和167个城市。
——高中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在交通领域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作用。
(2)材料二中“初创阶段”美国南北铁轨不一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内战后铁路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
(3)人类进入飞行时代得益于哪一项动力技术发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有哪些?
【答案】(1)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开凿灵渠;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疆域的扩大。
(2)各铁路公司之间缺少联系;国家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等。
(3)内燃机的发明;有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