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目录01 大寒由来02 气候现象03 传统习俗04 节日饮食05 大寒诗词、谚语01大寒由来节气简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有“大寒迎年”的说法。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日-21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致。农事活动北方虽依旧农闲,但也要注意做好积肥堆肥的工作,并加强家禽家畜的防寒防冻,保护它们顺利过冬。在南方地区,冬小麦和其他越冬作物也需要精心呵护,做好相应的田间管理。起居养生此时应该早睡晚起,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即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02气候现象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风大,低温。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没有小寒冷;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是在大寒节气最冷。气候特点一候鸡始乳乳,有产卵的意思。在大寒节气中,母鸡开始下蛋孵小鸡了。二候征鸟厉疾征鸟指的是老鹰、大雕等凶猛的鸟类。大寒时节,它们时常会盘旋在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御寒所需的能量。三候水泽腹坚在这滴水成冰的严寒季节,河水都结了冰,而且冰层又厚又硬、还非常坚硬,所以叫“腹坚”。大寒三候03传统习俗传统习俗祭祀灶神民间有祭祀灶神的习俗。灶神就是灶王爷,也称灶君。相传他掌握一家的祸福,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所以百姓在这天备好供品放在厨房灶神牌位下祭祀,祭祀后要烧掉灶神像,即送灶神上天。赶婚过了腊月二十三,民间认为众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出嫁不用挑日子,称为赶乱婚。因此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非常多。传统习俗迎年大寒过,即年关将至,大家都在为过年做准备:赶年集,备年货,置新衣,贴窗花,写春联,腌腊肉……扫尘民间有腊月扫尘的传统风俗,为过年做充分准备,尤其是在有“小年”之称的腊月二十三,人们从这天开始大扫除,扫尘土、倒垃圾,粉刷墙壁等,以保证屋内外整洁一新,喜迎新年。糊窗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04节日饮食节日饮食火烧河南地区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大多人家自己动手,发面、炕制火烧。鸡汤在大寒时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被南京家庭所推崇,在数九隆冬的时节他们大多选择喝老母鸡炖汤,在寒冬时喝鸡汤是一种享受。尾牙祭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与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节日饮食食糯大寒时节吃点糯米做的食物,如糯米饭、八宝饭、年糕(消寒糕)、糍粑等。05大寒诗词、谚语《大寒吟》宋代·邵雍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唐.元稹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苦寒吟》唐代·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小寒不寒寒大寒。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大寒小寒,无风自寒。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大寒谚语Thank you!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