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词朗诵活动表演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秋诗词朗诵活动表演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Mid-Autumn Festival poems——
写尽中秋 | 写尽人生

01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0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0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05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06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传说嫦娥奔月后,
后羿很想念妻子,
便在后花园中摆上香案,
放上她最爱吃的水果点心,
希望她能够看到。
嫦娥在天上看到这一幕,
十分感动,于是传话给后羿:
“明晚月圆时分,
你将面饼做成圆月的形状,
放在屋子西北方向,
然后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的时候我就能够回家一趟。”
第二天月圆之夜
后羿果然唤出了嫦娥,
夫妻二人抱头痛哭,
嫦娥悔不当初,
却早已无法挽回。
许多年后
嫦娥奔月的传说已经家喻户晓,
又一个月圆之夜,
一个叫做李商隐的诗人,
独自望月,
想起在月宫苦熬的嫦娥,
写下了一首诗。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他说,身在月宫的嫦娥,虽已获得不老之身,但她漫长的生命,却变成了最残酷的惩罚。
因为想念,在一遍遍凌迟着那颗寂寞的心。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有情、有爱,有充沛而真挚的情感。
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因为它告诉我们:
生命之所以温暖而圆满,是因为我们在爱人,也在被爱,功名利禄,不过锦上添花。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也是一个中秋之夜。
那一年,我们的老朋友苏轼在密州任太守,他与弟弟苏辙相隔千里,已经数年未见。
平日的苏轼,是最擅长自我排解的。“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随遇而安”这四个字,被他做到了极致。
但今夜不一样,今夜,是属于团圆的。
他看着高悬的明月,万里河山都沐浴在清辉之下,芸芸众生都沉醉在月色之中,回望身旁,最想念的人,却远隔万重山。
于是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挥笔写下《水调歌头》,从此后,每当秋来月圆,
这首词都回荡在每一个离人心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说这世间的人与事,来来去去,聚聚散散,就如同月亮有圆有缺,是非人力所能左右的,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因为它告诉我们:
虽然命运无常,
依然要怀着美好的祝愿,努力生活下去。
但他又说,纵然离散平常,祸福在天,但我们依旧怀着美好的祝愿:
祈愿我们与爱的人,能够长长久久在一起,祈愿五湖四海的人们,同望一轮月,心亦紧紧相依。
亲爱的朋友啊,我给你最诚挚的祝愿,莫过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是啊,人生短短不过百年,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太渺小。
但千年万年过去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她静默不语,却见证了人间太多离合悲欢。
她是无私的,照耀着世间所有生灵,但她与中华儿女的关系,无疑是最亲密的。
自周天子时期,我们便开始拜月、祭月。广寒宫中美丽的嫦娥,砍伐月桂树的吴刚,可爱的玉兔......在浪漫的神话中,月亮不再清冷寂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亮缺了,我们叹一声聚散有时;月亮圆了,我们祈愿人间团圆。
一轮明月,将所有中国人的心紧紧拴在一起,因为我们知道,当我们望向月亮时,那种特殊的心情,只有同胞才会懂得。
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因为它告诉我们:
感到孤单的时候,就看看月亮,因为有千万人,在与你同望一轮月。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神宗熙宁四年,新旧两党相争愈演愈烈。
京城已成是非之地,漩涡中心的苏轼预感自己可能会大祸临头。
于是主动请求外放杭州,希望可以躲过一劫。
过了几年,杭州也待不下去,苏轼被迫前往密州,担任密州太守。
苏轼仕途不顺,心中愤懑,却又无能为力。
他想寻求出世之道,自此远离世间纷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这天,苏轼喝得酩酊大醉,借着醉意,把酒问天。
我想乘风归去,只是那世外之地是不是太过寒凉?
天上的月宫固然精致,但是既不如人间热闹,也不如人间温暖吧。
毕竟,人间有爱,有羁绊,有子由。
有让人内心充盈温暖的亲情与友情。
只是一别经年,与子由天各一方,已是六年没见了。
月亮西垂,将至天亮,苏轼辗转难眠。
不知道子由现在过得怎么样,无法通讯,无法联络,只能借着这一轮明月,寥慰相思。
人生有聚散离别,月亮也有圆有缺。
人生的事,自古就是难以两全吧。
亲人之间总有远隔千山万水,不能见面时候。
但是中秋佳节,借着这一轮明月,纵然相隔千里,我们的心依然可以连接在一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路遥说:即使人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艰辛,只要有亲情在,也会感到一种温暖的慰藉。
只有内心有爱,有思念,人生再多不顺,也便不会那么难熬。
是亲人把命运中最不幸的全都变成了最美好的。
是他们让我们心中有挂念,是他们让我们有继续面对,免于沉沦的勇气。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每一个不能团聚的中秋,时间都在悄然溜走。
此刻的你,若不能与亲人相聚,也可拿起手机,与亲人拉一拉家常,道一声问候。
只要亲人康健,岁月静好,再苦再难,也压不垮一个人精神,颠沛生活,也都有了意义。


离别一何久
七度过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在苏轼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苏辙和苏轼在徐州共同度过了一百余日。
阔别多年,终得团聚。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八月十五这天,兄弟二人一起度过了七年来的第一个中秋节。
但是中秋之后,苏辙又要赴任南都,于临别之时,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回赠其兄。
世事颠沛,一次不经意的离别,竟然有七年之久。
去年的今天,我还在东武之地为不能团圆满心愁绪。
如今,我们在彭城山下,月夜泛舟,鼓吹助兴,终于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中秋节。
客人们衣着华丽,玩得尽兴。
多希望月亮不会西沉,这样的快乐还能继续下去。
可是圆月无情,不肯为人留下。
明天,我又要独自上路,不知下次见面会是何时,会在何地。
归帆又离岸,相逢又两端。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为了学业、为了工作,人生总是充满着别离。
可三毛说:别离,是重逢的开始。
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会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
也许,未来几天,你也会重新打点行囊,离开故乡。
不必懊丧,不必惆怅。
离别之时,千万不要忘了给彼此一个温暖的拥抱。
送一份祝福,道一声珍重。
分别的日子里,愿彼此安好;看不见的时光中,愿各自顺遂。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潜叔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
此时距离作者南归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十二年间,辛弃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
但是朝廷之上,投降派暗中掣肘,每次北伐都不了了之。
作者壮志难酬,被冷落在一旁。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中秋之夜,皓月洒下万里金波。
作者举杯,问天上的嫦娥,自己岁月蹉跎,白发渐生,收复中原的希望渐渐渺茫,自己该怎么办呢?
直想乘风归去,不再理会世事,可是飞上万里长空,俯瞰大好山河,作者又重新恢复斗志。
他要砍去月中桂树,让更多的月光洒落天空,也要破除阻挠,收复失地,为北方的百姓,谋一丝光明。
他从二十一岁南归,一直到六十四岁去世,一直为收复中原而努力。
坚持了整整四十三年。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黑格尔曾说过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始终如一地忠于自己。
永远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自己为何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个人不曾忘记自己启程时的心愿,才能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
一个人不曾被外界的纷扰改变,才算没有白活。





——Mid-Autumn Festival poems——
写尽中秋 | 写尽人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