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件(共27张PPT 内嵌视频)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件(共27张PPT 内嵌视频)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知识目标
新课导入
课程讲授
习题练习
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走过花圃能闻到花香,潮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呢?
新课导入
课程讲授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了解物质的构成,知道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3.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
4.明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联系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程讲授
初步认识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
实验3-1
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程讲授
初步认识
上述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学者的探究兴趣,而后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程讲授
初步认识
现在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程讲授
初步认识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滴水(以20滴水为1ml 计)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程讲授
初步认识
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着,实验3-1中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等就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如果使用的是热水,品红的扩散会更快一些,这是因为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运动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问题】怎样才能认识分子运动呢?
【预测】氨(NH3)分子易溶于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氨分子的运动。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运动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
A
B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运动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运动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实验编号 现象 分析
(1)
(2)
(3)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不变色
烧杯B中浓氨水挥发出来,
氨分子进入烧杯A中,
形成的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溶液变成红色
氨水使试管中的酚酞溶液
变成红色
/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运动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结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实例:花香在空气中扩散,湿衣服中水在晾晒下的挥发,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等。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之间有间隔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为100ml吗?
探究发现,混合后的体积明显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和酒精混合后,有部分分子分布在间隔里,所以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之间有间隔
微观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实例: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例如:液态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仍然是水分子。
但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分子。例如:
过氧化氢分子
氧气分子
水分子
过氧化氢
氧气


催化剂

氢原子
氧原子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由此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
1.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如氧气分子;有些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
物质可以由分子构成,也可以由原子构成,如金属原子。
氧气分子
水分子
铜原子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也是原子的概念。
氧化汞(HgO)
汞(Hg)
氧气(O2)

O
O
Hg
Hg
O
O
Hg
Hg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交流与讨论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
H
H
Cl
Cl
Cl
H
Cl
H
氢气 + 氯气 氯化氢
(H2) + (Cl2) (HCl)
该反应中氢气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结合生成氯化氢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质量体积小、彼此有间隔、不断运动中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相互关系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组合形成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科学·技术·社会
分子探针
分子探针是一类特殊的分子,它们既能与人体组织中的特定分子(靶分子)结合而对其进行标记,又能被检测设备识别定位。追踪靶分子可以获得疾病发生原因的相关信息,从而为精准医疗和药物研究等提供分子层次的科学依据。
分子探针已成为医学和药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荧光分子探针检测单碱基突变
课程讲授
小结
1.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这些微观粒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2.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4.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习题练习
1.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其化学性质都发生改变
D.空气经过液化、汽化等过程得到氮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B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氧气、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D.该反应是利用炭火取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
习题练习
B
O
O
C
C
O
O
+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 + (O2) (CO2)
习题练习
3.参照示例填写下列过程发生的变化及判断依据。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种类没有变化)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分子种类没有变化)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过氧化氢
氮气
硫和氧气
冰水混合物
水和氧气
液氮
二氧化硫
习题练习
4.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分析并解析下列现象。
(1)香水要密封保存
(2)加油站严禁烟火
(3)热水能使压瘪的兵乓球复原
(4)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
(5)王安石(宋代)《梅花》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述的现象。
空气分子之间间隔大,体积易变化
防止汽油、柴油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防止香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氧气分子间间隔大,易压缩
梅花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