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组成 第1课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组成 第1课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课题2 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新课导入
课程讲授
习题练习
新课导入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曾将水作为一种“基本元素”,直至18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课程讲授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
1.了解氢气的性质,认识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
2.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
氢气
课程讲授
初步认识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化学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不纯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氢气
课程讲授
初步认识
实验现象:
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
氢气+氧气 水
点燃
实验4-4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在通电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的现象。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电解水实验
现象 与电源正极相连 与电源负极相连
电极附近 玻璃管内 电极附近 玻璃管内
比较两个玻璃管内现象的差异
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产生气泡的速度慢
产生气泡的速度快
液面下降的慢
液面下降的快
产生的气体的体积负极是正极的2倍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电解反应产生的气体。
实验内容 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 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
现象
解释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电解水实验
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电解水实验
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电解水实验的发展
1789年,杨·鲁道夫·德曼和阿德里安·派斯·范·特鲁斯维克通过静电装置发电利用金电极把莱顿瓶中的水电解成气体。
1800年,亚历山德罗·伏特发明了伏打电池,并于数周后,被威廉·尼克森和安东尼·卡莱尔用于电解水。
1869年格拉姆发明直流发电机后,电解水逐渐引人关注成为一种廉价制氢的方法。
莱顿瓶
课程讲授
小结
1. 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通电条件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习题练习
1.氢气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最显著特点是 ( )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可以燃烧 D.密度最小
D
习题练习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
B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习题练习
3.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D
4.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的
目的是   。
(2)该实验中,与a管相连接的是电源   (填“正”或“负”)极,a管与b管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_
 。
密度均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氢气和氧气的
2∶1 
负 
增强导电性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水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在a玻璃管处可观察到
   ;b玻璃管处可观察到
   。
(5)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氢元素和氧元素 
木条燃烧更旺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分解 
水 氢气+氧气 
5.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D
6.加热到2 400 ℃时水能分解,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解过程示意图的正确排
列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2)水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原子(或氧原子、氢原子) 
cab 
(3)2400 ℃时水分解的客观事实说明   (填序号)。
①通常情况下水的性质稳定
②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③化学变化需要一定条件
①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