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三课时知识目标新课导入课程讲授习题练习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课程回顾1.化合价的含义是什么?2.背诵化合价口诀。课程讲授知识目标初步认识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课程讲授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组成物质的各元素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式及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从定量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初步认识课程讲授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符号:Mr计算相对分子质量:1. 先找出相对原子质量(查元素周期表);2. 求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例: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初步认识课程讲授新课推进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一个化学式中,某元素总质量与另某种(或几种)元素总质量比。二氧化碳(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例: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课程讲授新课推进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元素总质量之比。某元素质量分数 =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数×100%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课程讲授新课推进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题】计算化肥硫酸铵[(NH4)2S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硫酸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答:硫酸铵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2%。课程讲授新课推进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利用质量分数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课程讲授小结1.相对分子质量指的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2.根据化学式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习题练习1.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B.1个维生素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C习题练习2.”84“消毒液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成分为NaClO(次氯酸钠),已知NaClO中Na为+1价,氧为-2价。试计算:(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3)NaClO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4)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习题练习2. 解:(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2)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23+35.5+16=74.5(3)NaClO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16(4)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7.7%习题练习3.碳酸钙(CaCO3)是某种补钙药的主要成分,该药品说明书标注每片药中含钙500mg。试计算每片药中碳酸钙的质量。解:碳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则每片药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答:每片药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4.[2023·郴州中考改编]某氨基酸的化学式为CxH7O2N,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请回答下列问题。(1)x= 。 (2)该氨基酸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89 g该氨基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与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相同。132 9∶8 3∶7∶2∶1 3 13.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下面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是 。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已知钙片2中除碳酸钙外,其他物质不含钙,则每片钙片2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mg。 700 40% 28∶5 (4)按照钙片2说明书中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钙片1,每日3次,一次应服用多少片(已知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 解:钙片2说明书中每日的补钙量为280 mg×2=560 mg若改用钙片1,每日3次,一次应服用560 mg÷(500 mg×)÷3≈4片答:若改用钙片1,每日3次,一次应服用4片。5.[2023·绥化中考]同学们对含有K2SO4、K2SO3、K2S的混合物中各元素含量进行探究,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A.48.2% B.47.3%C.46.4% D.49.1%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