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都江堰、郑国渠的兴修。工商业的发展,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3.掌握商快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4.知道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探讨百家争鸣的原因和影响;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学习重难点】重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百家争鸣中孔子的思想【预习新知】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历史分期:前771年,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 两个阶段。2.春秋五霸形成: ,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君称为“ ”。3.战国七雄与周王室灭亡(1)战国七雄形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 掌握了实权。晋国出现 ,齐国出现 。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只剩下 、 、 、 、 、魏、秦七个大国,史称“ ”。(2)周王室灭亡:周朝传统秩序被破坏,各国纷纷称王。周王室在前256年被秦国所灭。4.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1)华夏认同: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 ”,在频繁的交往中,产生了 观念。(2)民族交融: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已逐渐融入华夏族,楚国也不再被视为蛮夷。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1)农业: 开始使用,各国纷纷兴建水利工程。(2)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 广泛流通,涌现出一批商业中心城市,不少商人富比王侯。2.商鞅变法(1)原因①经济发展:新兴 要求变革旧的制度。② 迫使各国进行改革,实现 。(2)商鞅变法①经济上: 、奖励耕织;承认 ,推动 经济发展。②政治上:奖励 ,剥夺和限制 特权;实行什伍连坐。③行政上:普遍推行 。④社会上: 政策。孔子和老子1、孔子(1)生平: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破落贵族家庭。(2)思想主张:A、仁: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主张“为政以德”B、礼: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3)教育成就:他主张“ ”,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4)文献整理: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2、老子(1)生平: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2)思想主张: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 ”。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3)政治主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 ,退回到 的时代。百家争鸣1.背景(1)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2)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 阶层崛起。(3)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______,争相招揽人才。2.内涵: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3.主张(1)儒家:代表人物为 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2)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3)阴阳五行家:代表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4)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代表墨子主张节俭、“____”“非攻”“尚贤”。(5)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代表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4.意义(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影响深远。【巩固训练】1.秦商鞅变法规定,没有军功爵的人不能当官,有爵才有官;到西汉初年,除保留“非列侯不得任宰相”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提爵;到西汉中期,不是列侯也可以任宰相。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 )A.贵族爵制已被废除 B.选官权集中于中央C.官僚政治渐趋成熟 D.官员任用不看出身2.晋厉公被弑后,悼公受大臣拥立时说:“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这说明( )A.晋悼公受到大臣的忠心拥戴 B.卿大夫掌握了晋国大政C.周天子已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晋国的分裂已不可避免3.春秋管子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战国商君曰:“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上述思想( )A.适应了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 B.反映了社会教化的重要影响C.体现了变革时期的治国探索 D.确立了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4.春秋前期,齐桓公在管仲的协助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联合诸侯,打败山戎,帮助卫国复国,抑制了楚北上的势头。孔子曾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就都是“披发左衽”的野蛮人。孔子赞扬管仲的原因是( )A.管仲的成就使我们进入了文明社会 B.齐国是春秋五霸中实力最强的国家C.管仲保存了中原的先进文化的功绩 D.管仲的辅佐使齐国拥有强劲的实力5.史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这反映了( )A.统治者注重推动文教娱乐事业的发展B.工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兴盛C.贵族阶级沉湎于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D.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的萌发6.桃应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法官),瞽瞍(舜父)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乐而忘天下。”孟子倾向于( )A.主张治国应当施以仁政 B.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C.主张治国应当施以法治 D.不遵守法治而顾全人伦7.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对待老百姓,不能过于烦扰,像煎小鱼一样,颠来倒去。他还要求统治者不要以自己的权势去干扰人民的生活。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属于( )A.儒家 B.墨家 C.法学 D.道家8.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战国时期,屈原却认为“帝高阳(颛顼)之苗裔兮”,表示楚人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这说明( )A.华夏观念日益增强 B.宗法分封制已瓦解C.“百家争鸣”影响深远 D.家国情怀根植久远9.某中学课题组在研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政治 商鞅变法经济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民族关系的发展10.战国时期,自耕农大量涌现,国家直接委派官员管理各地的赋税徭役,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由中下层贵族主持祭祀的“置社”,逐渐转化为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的里社、隧社、乡社。这一变化( )A.反映出礼乐文化的发展 B.说明中央集权日益加强C.得益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D.折射出社祭习俗的变迁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秦商鞅变法规定,没有军功爵的人不能当官,有爵才有官”“到西汉初年,除保留‘非列侯不得任宰相’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提爵”“到西汉中期,不是列侯也可以任宰相”可知,注重以血缘为基础的爵制的影响力的不断减弱,官僚政治渐趋成熟,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贵族爵制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不能体现出已被废除,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反映选官权集中于中央或者是地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官员任用不再受到爵制的限制,而不是不看出身,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晋厉公被弑”“悼公受大臣拥立”“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可知,晋国国君的死亡和继承都是非正常的,传统政治秩序已经被破坏,B项正确;材料说明晋国国君的死亡和继承都是非正常的,“用我今日,否亦今日”表明“忠心拥戴”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说明卿大夫掌握了晋国大政,但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周天子已经丧失天下共主地位,排除C项;卿大夫掌握晋国大政不代表晋国发生分裂,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管子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商鞅却认为教育会不利于农业和作战,导致国家贫弱。两者的治国理念不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大变革时期的治国探索,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不是封建国家时期,排除A项;社会教化是古代统治者通过一定途径对百姓进行教育感化,材料中管子强调教育,商鞅强调农耕与作战,排除B项;材料中是两人的治国思想,管子强调教育,商鞅强调农耕与作战,没有直接确立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C解析:此时中国早已进入文明时代,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材料并未具体提及管仲的辅佐,而是强调他辅助齐国,使中原地区"打败山戎,帮助卫国复国,抑制了楚北上"这一伟大功绩,使中原先进文化得到延续,否则人民将成为"野蛮人",而不是因为管仲改革对齐国的影响,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因此D项错误,C项正确。5.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史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在铁犁牛耕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兴盛,B项正确;材料中的景象反映了工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兴盛,未体现统治者的推动作用,排除A项;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兴盛不代表贵族阶级享乐,排除C项;史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未涉及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舜……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乐而忘天下”等信息来看,“窃负而逃”是孟子依据儒家伦理对问题解决办法的假设,说明孟子倾向于德化天下的王道之治,主张治国应当施以仁政,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孟子区分“庶人”和“大夫”,以及不同的解决办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主张“德治”,排除C项;“不遵守法治”说法绝对,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政府不应过多干预百姓生活,让社会自然发展。题干中提到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对待老百姓不能过于烦扰,不要以自己的权势去干扰人民的生活,这些观点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契合,D项正确;儒家强调积极入世,主张仁、礼等思想,与题干中不过多干预百姓生活的理念不符,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题干内容与之不符,排除B项;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君主的权势和对社会的严格管控,与题干思想相悖,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材料“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表明西周时期的楚国国君不认同华夏文化,而战国时期的屈原认为“楚人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表明其认同华夏文化,由此可知,华夏观念日益增强,故A项正确;宗法分封制瓦解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的表现,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华夏观念,并非家国情怀,故D项错误。9.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掠夺土地、大国兼并小国,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瓦解。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增多,出现封建生产关系;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这时,王室衰微,政权逐步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卿大夫手中,他们利用政权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变法运动,最终废除奴隶制度包括井田制、分封制,确立封建制度包括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体制,顺应了走向统一的趋势。这段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历史进程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代。故选:A。10.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原本由中下层贵族主持祭祀的“置社”演变为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的里社、隧社、乡社,这说明贵族政治的日益瓦解和官僚政治的逐渐形成,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正确;“置社”转化为“里社、隧社、乡社”,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形成,折射出贵族政治的瓦解,而服务于贵族政治的礼乐制度也趋于瓦解,排除A项;“置社”转化为“里社、隧社、乡社”与儒家思想的传播无必然因果关系,排除C项;“置社”和“里社、隧社、乡社”本质上都属于“社”祭的范畴,只是主持的人发生了变化,习俗几乎没有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