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际秩序演变第14课 一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背景1.19C晚期~20C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2.根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列强矛盾激化;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协约国集团(英法俄)VS同盟国集团(德意奥);4.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二、过程1.战线:(1)西线【决定性战场】:英法vs德军;(2)东线:俄VS德奥联军;(3)南线:俄、赛VS奥军;2.阶段: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标志着德国速决战破产)战争阶段 与重大战役 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1916年,凡尔登战役(绞肉机,首次使用毒气弹,时间最长,转折点) 1916年,索姆河战役 (首次使用坦克、规模最大) 1916年,日德兰海战(制海权在英国手里)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1917年,美国、中国参战, 1918年,俄国退出战争, 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战败3.性质: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4.影响:(1)经济: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萌芽;(2)政治: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改变世界格局;①引发社会主义革命,出现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②削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A.欧洲在国际上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战败瓦解,英法意等国受到重创。B.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4)科技: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催化剂;(5)思想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和平主义)。三、战后国际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定义: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缔结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2)内容(3)评价:①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的新秩序。②积极:构成一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③消极:未消除大国矛盾,反埋下更大的冲突种子,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体现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原则。2、国联(第一个主权国家的世界性国际组织)(1)时间:1920—1946年(2)首倡者及意图:美国,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称霸世界);(3)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4)“全体一致”原则;(5)实质: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第15课 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列宁主义形成1、条件:(1)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社会矛盾: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阶级基础: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4)组织基础: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5)思想基础: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2、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及思想体系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3、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意义:(1)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在20世纪俄国和世界革命进程中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二、十月革命胜利1、条件:(1)客观条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①经济基础: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末出现垄断组织,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革命奠定物质基础);②政治基础: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③国际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卷入战争。(2)主观条件: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相对集中,革命性强。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工农联盟);列宁个人的努力。意义:①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②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③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实践【注:苏联模式(斯大林体制)】1、定义: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苏联模式”2.背景⑴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⑵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⑶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⑷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革命前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⑸思想环境:党内对新经济政策理解存在分歧;⑹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涨1、原因:(1)国际: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②十月革命的鼓舞;(2)国内: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因】;②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③组织: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政党建立;④思想:马列主义广泛传播,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⑤导火线:殖民地民族与帝国主义间矛盾加深;2、表现:(1)印尼反荷兰殖民统治事件 领导者 方式或政策 结果民族大起义1926—1927年 印尼共产党 武装起义 被残酷镇压民族独立运动 1927年 印尼民族党(苏加诺) 不合作政策, 争取民族独立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指导思想: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②过程阶段 时间 内容 结果一阶段 1920-1922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等,“土布运动“等二阶段 1930-1934 食盐进军 英当局答应部分要求三阶段 1940-1942 退出印度 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被捕,运动陷入低谷③影响: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打击英殖民统治,增强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二、非洲独立意识觉醒1、埃及华夫脱运动(1)时间:1918-1923年;(2)过程:①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要求独立被拒;②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特权;③1922年,宣布为君主立宪制国家;④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3)意义:迫使英国废除殖民保护制度,加快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基。2、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克里姆,1923-1926)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时间:1935-1941年;(2)性质: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三、拉丁美洲民主革命与改革1、原因:(1)经济:保留封建大土地所有制;(2)政治:军事独裁统治;(3)国际:遭到欧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2、概况:(1)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1926-1933年,美军被迫撤出;(2)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时间:1934-1940;内容:①经济:a.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b.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②政治:改组国民党,确立总统一任制度;③文化教育:发展教育,限制教会;④军事:遏制军人势力;影响: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四、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特点:(1)发展道路:不平衡;①多数国家资产阶级掌握运动领导权。②有的资产阶级由向西方学习转为向苏俄学习。③部分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2)斗争方式:多样性;如: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掌握运动主导权,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4)性质:有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特点(如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的形成意大利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 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德国 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日本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2.法西斯主义特征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3.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战争寻找出路。(2)过程①亚洲: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②欧洲: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3)慕尼黑阴谋: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二战爆发的原因】1、根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二战爆发埋下了隐患;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4、德意日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和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5、英法绥靖政策、美国中立法案、苏联避战自保政策,加速二战的爆发。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部→全球)1、过程:(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也是二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2)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3)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4)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结果: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2.内容(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独占;(2)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3)承认朝鲜最终独立;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等等。3、成立联合国:(1)时间:1945年10月24日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评价①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②消极: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损一些国家的利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VS雅尔塔体系】①同: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并随着各国力量消长而瓦解;②异:雅尔塔体系体现美苏主宰,且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国际秩序更加民主化。四、二战的影响(1)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推动科技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基;(3)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两极格局;(4)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开始崩溃;(5)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超出一国的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