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1)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2)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2.西周的贵族等级分封制(1)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同姓亲族是主体)(2)内容:①周天子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东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士(3)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评价: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体制,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4.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5.商周政体的共同特征:(1)君主的权利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利有制约作用;(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民”的意见;(3)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4)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2)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3)秦统一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2.秦朝的政治体制:(1)皇帝制: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2)郡县制①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察使掌监察;③设36郡,后不断增减。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多少置县令(长)、丞、尉;④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3)官僚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①丞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秉承皇帝,统领百官;②太尉掌管军事;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④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泛称“九卿”。⑤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情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4.文书作用(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2)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送到全国各地(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三、两汉至明清时期的行政演变(一)行政中枢的演变1.汉朝(1)汉承秦制,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但是,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府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2)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或称“内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3)西汉晚期以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尚书台的权力逐渐增大。(4)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利受到削弱2.隋唐(1)确立:①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为三省宰相议政场所。②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特点:①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②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3.宋朝(1)内容:三省职能废弛瘫痪,另设中书门下省“佐天子,执大政”,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2)特点:机构重叠4.元朝(1)内容: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一省制中枢体制(2)特点:丞相权重5.明朝内容: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丞相制度终结,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废除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6.清朝内容:雍正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1.汉朝(1)地方行政体制:郡、县两级制→州、郡、县(2)主要内容:①汉承秦制,地方太守下设郡尉(军事)、县丞(行政)②郡下设县(或道),县设令或长,之下有丞、尉及分曹属吏③汉初地方行政体制还包括王国和诸侯国④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利不断被削弱,诸侯国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⑤到东汉晚期,原来的检查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2.魏晋南北朝(1)地方行政体制:州、县、郡三级制(2)主要内容: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3.隋唐(1)地方行政体制:州、县二级制(2)主要内容:①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②唐继隋制,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③安史之乱后,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以及行政实体。④唐中期后,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后发展到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4.宋朝(1)地方行政体制:路、府、县三级行政体制(2)内容:改道为路,将隋唐时期作为军事管理机构的府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形成了路、府、县三级制5.元朝(1)地方行政体制: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体制(2)内容:①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掌管一省政务,后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②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多级行政体制。6.明清(1)地方行政体制: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2)内容:①明朝:a.废除行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b.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②清朝:清继明制,巡抚变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③明清: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的代表(1)表现如下表:(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人民主权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2.斯巴达——寡头政治的代表(1)表现:国王世袭继承,垄断了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终身任职;监察官由选举产生,更换频繁。(2)特点:实权掌握在国王和长老会手中,公民大会权力较小。古代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3.罗马共和国的政体(1)执政官,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2)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等(3)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特点:实权掌握在元老院和高级官员手中,公民大会的权力比较小。罗马帝国:实行元首制;皇帝掌握国家权力,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5.古代希腊罗马政体的共同点:形式上都实现了分权;都维护奴隶主利益,维护奴隶制度;公民仅是少数;妇女、外侨和奴隶都没有资格参与政治。二、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1.封君封臣制度(采邑制)(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法兰西王国(日耳曼人王国)的建立。(2)影响:查理大帝时期,达到鼎盛;后一分为三,形成法、德、意三国的雏形。2.特征: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互相利用。3.法国——三级会议召开(1302年)(1)背景:王权与教会的冲突,法王腓力四世的召集。(2)影响:强化了王权,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4.英国:(1)1215年,英王被迫签署《大宪章》,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2)1265年,英国国会召开,议会制度开始形成。(3)1343年,英国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1689年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基础。(2)1721年,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3)19世纪(1832、1867、1884年),英国进行三次议会改革,大部分成年男性公民获得了选举权。2.美国的共和制(1)1775年,北美殖民地爆发独立战争,随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2)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3)1685年,美国废除奴隶制,黑人获得公民权。1920年,妇女获得公民权。3.法国的共和制(1)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制度并不巩固。(2)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逐渐成为议会制共和国。4.历史意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三、资产阶级代议制1.含义:又叫议会制,是由选举产生的在形式上代表民意的机构议会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2.特征:人民主权(实行选举制),间接民主、法律至上,议会立法,分权制衡,政党政治等。近代的民主制来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制,但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即代议制。3.形式: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德国和日本——二元制君主立宪制。4.多样性的成因:影响因素有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地理条件、国际环境及领导人的素质等。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成立2.开始:《临时约法》的颁布(1)内容: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2)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发展:(1)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展开竞争。(2)1912年,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3)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发动二次革命。4.失败: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二)国民党政府时期——实行“训政”1.背景: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洋政府统治结束。2.开始: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3.内容:以党代政,党掌握实权,剥夺人民权利。4.实质:一党专政,独裁统治。5.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进入“宪政”时期。二、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1.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2.背景: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各地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19个解放区的建立),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战局的发展变化,解放区的日益扩大。3.探索:1931年11月,召开中华苏维埃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宪法大纲。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人民政权4.意义: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基础。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949年9月,《共同纲领》确立为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性质: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正式建立。(3)1957年后,作用和地位被削弱,原因是:反右斗争扩大化,“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4)“文革”十年,遭到破坏和挫折(5)“文革”结束后,逐步恢复和完善。完善的表现:2.政治协商制度(1)正式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意义: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确立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3)新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共提出16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政治协商制度被写入宪法,走上了制度化轨道。第4课 中古历代变法和改革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2)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最为彻底。2.商鞅变法的内容:(1)废除井田制;(2)奖励耕织;(3)废除世卿世禄制;(4)奖励军功;(5)实行什伍连坐;(6)建立县制等。3.商鞅变法的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2)439年,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一北方,长期战乱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实行俸禄制;(2)推行均田制、三长制;(3)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三)王安石变法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2)宋仁宗庆历年间,大臣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及了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一年多;(3)1069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主持变法。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3.王安石变法的结果:(1)变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2)但王安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四)张居正改革1.张居正改革的背景:(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国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2.张居正改革的内容(1)大力整顿吏治;(2)加强官员考核;(3)裁减开支;(4)清丈土地;(5)改革税制。3.张居正改革的结果(1)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2)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其他挨个几乎全部废止。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一)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的背景(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他们提倡西学,议论时政,认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避免像波兰那样亡国的命运。2.戊戌变法的概况(1)1898年6月开始,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2)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3.评价: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二)清末“新政”1.目的: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2.概况: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3.评价:(1)积极性:清末新政的一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局限性: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三)其他改革措施1.概况: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2.结果:但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但这一时期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2.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②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③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④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⑤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2)改革开放中的重大改革事项: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3)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