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8)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农业工具的变化1.耕作工具(1)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2)表现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铜器 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铁器 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2.灌溉工具(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钓对其进行革新,民间广泛使用,(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3.畜牧业生产工具:古人用圈厩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工具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 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汉朝 使用纺车纺纱;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元朝以后 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2.陶瓷工具(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2)表现新石器时代晚期 采用坯车制坯南朝 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唐宋时期 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3.冶铁工具锻打工具 包括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等铸造工具 熔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三、劳作方式的发展1.农业家庭式劳作(1)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2)表现: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2.农业庄园式劳作(1)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2)表现罗马共和国晚期 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中古时期的西欧 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1)含义: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是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作坊式劳作是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2)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机器大生产(1)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2)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3)特点: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2.工厂制度(1)背景:工厂的出现。(2)特点时间 实行倒班制规章 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生产 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原料 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3)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1)产生: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2)初步发展: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1)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2)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1)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运河、铁路运输发展迅速。(2)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表现英国等西方国家 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中国 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卵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6.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1)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2)结果: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2.表现(1)计算机目的 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标志 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影响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2)网络产生发展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事网络,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遍布全球影响 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3)人工智能技术含义 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出现 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内容 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应用 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表现 “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影响 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4)航天技术成就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影响 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5)海洋技术世界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曾在水下数千米处发现了海洋生物群落,并且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中国 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域进行试潜,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6)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1)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2)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地球成为“地球村”。(2)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