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9)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商业贸易的起源(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2)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产生,出现了交换。2.古代中国的国内贸易时期 表现商朝 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秦汉 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隋唐到两宋 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 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3.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国家或地区 表现古埃及 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古希腊 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古罗马 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拜占庭帝国 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4.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①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 ②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 ③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朝贡贸易 ①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 ②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5.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1)产生与发展: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2)作用: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2.信贷(1)古代世界信贷的发展两河流域 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古埃及 公元前16—前11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古希腊 公元前4世纪,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锥形(2)古代中国信贷的发展西周 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 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唐朝 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宋朝 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朝中期以后 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清朝 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3.商业契约(1)古代世界商业契约的发展: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古巴比伦时期,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2)古代中国商业契约的发展商周时期 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 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唐宋以后 契约应用更加广泛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一、世界市场的形成1.初步形成(1)推动因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3)影响: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基本形成(1)原因: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2)影响: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3.最终形成(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榨取大量财富,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影响: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2.表现(1)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里斯本、察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变化 经营方式 主要史实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创立银行 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 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证券交易所 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百货公司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 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近代银行的建立 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烟台、镇江、汕头、福州和重庆等地设立分行股份制企业出现 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1872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和1876年开始筹办的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证券机构出现 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3)商品品种的增多原因 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表现 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殖民者掳掠黑人奴隶的场所,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17世纪,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一、世界经济的发展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过程: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斯大林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2)表现: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2)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的生产效率。4.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危机(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2)表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5.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原因 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结果 改革陷入困境,最终导致东欧发生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影响 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6.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成效: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3)局限: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加上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7.21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1)特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2)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1)原因: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因此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2)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作用 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发展: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宗旨 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作用 ①直接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 ②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通信成本。 ③服务贸易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时间:2001年(2)意义: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贸易形式发生变化(1)原因: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2)表现:电子商务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3)影响: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2)构成机构 宗旨 业务活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 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的发展(1)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2)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3)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3.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现代国际金融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4.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1)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3)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4)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5.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日益普及(1)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2)20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3)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