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试管
需垫陶土网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2. 试剂不能直接放托盘上,称量一般固体在托盘两边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易潮解或腐蚀性试剂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3.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铃声伴读
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空气,你可能已经知道它的成分,但你知道各成分的含量是多少吗 各种成分又有哪些用途呢
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认识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中的重要气体——氧气的性质,初步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养成注重实证的科学态度。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氧气
制取氧气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 
2022年版课标要求:
1.内容要求:①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②认识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2.学业要求: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能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那你能看到空气吗?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空气的存在?
课前游戏
你能将带纸的烧杯完全浸没在水中而纸不湿吗?
【化学史】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阅读课本第30、31页,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结论:空气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问题思考:请根据课本的内容和表中的提示,分析此实验的原理。
知识点1 空气的成分
加热汞的实验装置 反应原理 实验原理
汞在加热条件下,与密闭容器里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红色粉末)。 密闭容器里的氧气被消耗,容器里的压强________,大气压把汞槽内的汞压入玻璃钟罩内,玻璃钟罩内增加的汞的体积,就是容器里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氧气
氮气
减小
 阅读课本第31页,了解空气的成分,填写下表:
空气的成分 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比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等)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78%
21%
0.94%
0.03%
0.03%
过去认为这些气体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作惰性气体
例1 (2023秋佛山月考)“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人造空气”与我们周围的空气成分基本相同,其中不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  )
A.氮气 B.氢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例2 (2023秋岳阳期末)森林公园清新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
A.21% B.50% C.0.94% D.75%
课堂精练
B
A
1.(2023秋重庆期末)化学家对空气成分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卡文迪什发现除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后,仍残留1%左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 (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其他气体
C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P+O2 P2O5
点燃
 自主学习课本第31页“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填写下表:
(1)反应原理
(2)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并放出热量;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入集气瓶,瓶内液面上升至刻度_______附近。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大量白烟
1
1
5
知识点2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问题讨论①交流分享这个实验的原理。
②预先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所用试剂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能否为气体?________。
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会被压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即为瓶内消耗氧气的体积。
吸收五氧化二磷和降温
不能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并放出热量;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入集气瓶,瓶内液面上升至刻度_______附近。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大量白烟
1
1
5
④实验误差分析:填写下列因素对氧气含量结果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因素 对结果的影响
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不能耗尽
装置漏气,红磷熄灭后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
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的气体处于受热膨胀状态
弹簧夹未夹紧乳胶管,红磷燃烧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
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从瓶口逸出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数字化实验
数字化实验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验时一般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依次相连,采集实验过程中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强、浓度等)的数据,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呈现和分析。
我们可以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成数字化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将氧气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计算机连接;(2)把氧气传感器插入盛有空气的容器,采集数据;(3)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科学·技术·社会 
例3 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红磷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待红磷熄灭后,应立即打开弹簧夹
C.实验成功的标志是集气瓶内液面上升至刻度1附近
(2)最终探究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3)反思:若用蜡烛代替红磷,该实验能否成功?    。
课堂精练
C
实验前弹簧夹未夹紧
不能
乳胶管(合理即可)
2.(数字化实验)(2023衡阳中考改编)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测定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瓶内氧气的含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点时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b点
B.最终氧气有剩余,说明红磷燃烧不能耗尽氧气
C.此实验不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D.此实验说明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存在误差
C
知识点3 纯净物与混合物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河水、饮料、稀有气体等。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氮气、氧气、五氧化二磷等。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氮气→N2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注意: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
例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
①液氧    ②稀有气体
③氧化汞(HgO) ④新鲜空气
⑤五氧化二磷 ⑥矿泉水
⑦果粒橙     ⑧蜡烛燃烧产物
⑨冰水共存物   ⑩食盐水
课堂精练
①③⑤⑨
1.(2023常德中考)如图是空气主要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蒸气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氦气 B.红磷
C.二氧化碳 D.澄清石灰水
A
D
3.(装置改进)图乙是小东在教材实验(图甲)的基础上设计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进行图甲实验时可将燃着的红
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C.图乙实验中电热棒的作用是引
燃红磷
D.图乙实验能减小实验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B
温馨提示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改进的思路:①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减小误差,并防止污染空气;②烧杯可替换成量筒或有刻度的玻璃管,便于计算氧气含量且结果更精确。
4.易错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  )
(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全部为氮气。 (  )
(3)纯净物中只含一种物质,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 (  )
(4)洁净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5)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  )
×
×
×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汞 氧化汞 红磷 五氧化二磷
O2
N2
CO2
Hg
HgO
P
P2O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