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2课时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催化剂 分解反应 课件 (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第2课时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催化剂 分解反应 课件 (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铃声伴读
1.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①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炸裂。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导管口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气泡。
④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催化剂 分解反应 
2022年版课标要求:
1.内容要求:①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②了解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③认识常见的分解反应及简单应用。
2.学业要求:①能设计简单实验,制备并检验氧气。②能辨别常见的分解反应。③能举例说明化学家利用化学反应造福人类的创造性贡献。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医疗上可用于消毒防腐
二氧化锰为黑色粉末状固体,难溶于水,常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室除了用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外,还可以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会产生氧气,同时还生成水。
H2O2 H2O+O2
MnO2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完成课本第44、45页“探究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知识点1 催化剂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根据对应实验的编号填写下表:
实验编号 现象 分析
(1) 木条__________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木条__________ 二氧化锰能________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 ________________,木条__________ 二氧化锰能继续________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不复燃
较慢
产生大量气泡
加快
产生大量气泡
加快
复燃
复燃
【小结归纳】阅读课本第46页关于催化剂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__________,而本身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等。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性质
催化作用
质量
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某反应的催化剂的依据
“一变”“两不变”
技巧点拨 验证某物质是否为某反应的催化剂,实验的设计思路:
(1)改变反应速率:设计对比实验,观察加入该物质前后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改变。
(2)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称量该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改变。
(3)化学性质不变:重复实验,观察重新加入反应物的现象和原来的现象是否相同。
【方法导引】
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
→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形成结论
我国石油化工专家、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研发了多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闵恩泽院士
科学·技术·社会 
例1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其质量增大
B.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二氧化锰能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C
课堂精练
例2 向试管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对比法
B.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
C.不使用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就不能分解
D.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A
知识点2 分解反应
【问题思考】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个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KMnO4 K2MnO4 + MnO2 + O2
H2O2 H2O+O2
MnO2

分解反应:由________反应物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特征:“一变多”,通式:X → A+B+······;分解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思考讨论】
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区别: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例3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镁+氧气 氧化镁
B.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C.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 ―→ 碳酸钠+水
C
课堂精练
1.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两种
B.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C.三种反应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B
知识点3 实验室制取氧气
试剂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
试剂状态 固体 固体+液体
反应条件 加热 催化剂,不加热
发生装置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发生装置
优点 操作简便 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试剂(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
发生装置及对应优点分析
知识补充 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弹簧夹夹紧
乳胶管,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浸没漏斗下端,若漏斗中
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收集装置 及特点
验满 向上排空气法:把___________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____,若木条________,说明已集满;
排水法:当集气瓶口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已集满
检验 把____________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若木条________,说明是氧气
依据:氧气____________,且不与水反应。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
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

不易溶于水
带有火星

复燃
有大气泡冒出
带有火星
复燃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放入水中,______________,若导管口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精练
A
用手紧握试管
有气泡冒出
H2O2 H2O+O2
B
试剂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例4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到如图装置,请回答:
(3)用装置E收集氧气,集气瓶集满氧气后,应先在水面下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一起移出水槽,_____(填“正”或“倒”)放在实验台上。收集氧气还可以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到如图装置,请回答:
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D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
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2023上海中考)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浸没分液漏斗下端
B.控制过氧化氢溶液滴加速度,能使反应较
平稳地进行
C.Ⅱ中气体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
D.Ⅱ中收集到的氧气非常纯净
B
1.(2023秋阜新月考)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 )
A.都需要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D.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C
(1)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装置中气体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法,当导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排水
连续并比较均匀地
集气瓶口
2.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2)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应先向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下同),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_______________。此装置中气体的收集方法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验满时应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密度比空气大
放出气泡




实验室
制法
反应
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检验及验满
工业制法
分离空气法
分解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