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国关系——中考历史大国史与大国关系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大国关系——中考历史大国史与大国关系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7)大国关系——2025届中考历史大国史与大国关系专题复习
【线索梳理】
1.中美关系
中日关系
中英关系
4.中(俄)苏关系
5.美日关系
6.美(俄)苏关系
7.结合大国关系的变化,说明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2)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实战演练】
1.“飓风昼卷阴云昏,巨舶如山驱火轮。番儿船头擂大鼓,碧眼鬼奴出杀人。…将军料敌有胆略,楼橹万艘屯虎门……”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率军对英作战 B.葡萄牙占据澳门
C.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 D.林则徐虎门销烟
2.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备废弛 B.观念落后 C.资金短缺 D.制度腐败
4.“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100多年前的“庚子赔款”,曾经也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庚子赔款”源于哪次侵华战争( )
A.西方列强的第一次侵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台湾邓小平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这说明 ( )
A.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B.美国已经断绝一切和台湾的联系
C.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6.从1972年开始,中国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国的企业签订了一批引进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的合同。到1977年,成交金额39.6亿美元,包括13套大型化肥设备、4套大型化纤设备等。这一现象说明( )
A.外交政策影响经济建设 B.农业发展依赖化肥生产
C.国家确立对外开放政策 D.西方倾销落后污染产品
7.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获得篮球比赛金牌,但美国提出抗议并拒绝接受银牌。1980年,美国借口苏联入侵阿富汗,带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作为回击,1984年,苏联拒绝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据材料可知,美苏冷战关系的特点之一就是( )
A.奖牌竞争,保持领先 B.贸易摩擦,利益为上
C.不失时机,互相对抗 D.保持接触,避免战争
8.“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美国的责任变为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引发美国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的因素是( )
A.德国法西斯的疯狂侵略 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C.日本、西欧的不断崛起 D.冷战兴起和东西方分裂
9.20世纪50年代,美国音乐家科普兰的音乐风格广受欢迎,但这一风格恰好符合苏联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标准,为此他受到美国政府调查,作品在美国被停止演奏。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B.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C.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D.冷战后流行音乐的发展
10.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俄中法等发表倡导多极化的声明,法、德、俄决定建立三国年度首脑会晤制度,西欧一些国家领导人到拉美地区访问。这表明( )
A.各国外交奉行利益优先原则 B.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C.欧洲国家坚持一致对外 D.亚非国家联盟趋势增强
1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同时也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勇于探索的不朽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及条约 抗争 探索
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编成《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 ①1860年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兵抗击洋枪队,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②收复新疆 李鸿章等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制度,进行维新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义和团抗击列强侵略;1900年,廊坊阻击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中国革命,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宣传西方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体现的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并用史实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一次次抗争中体现的精神。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
时期 关系 相关历史事件
1856—1901年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42—1945年 友好合作 抗日战争支持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5—1949年 ① ______ 解放战争支持国民党蒋介石
1949—1972年 敌对 抗美援朝
1972年 走向正常化 ②______
1979年 正式建交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20世纪80年代后 合作竞争 多方合作,摩擦不断
(1)请根据表格,把①和②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有人认为“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必将敌对”,也有人认为“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友好合作”。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题干“飓风昼卷阻云昏,巨舶如山驱火轮,番儿船头擂大鼓,碧眼鬼奴出杀人。……将军料敌有胆略,楼橹万艘屯虎门。……”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在虎门抗击英军,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
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词“圆明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闯进圆明园,对园内的文物进行大肆的掠夺和破坏,然后放火烧毁了这座皇家园林。故选B。
3.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万两以建造颐和园”可知,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制度腐败。故选:D。
4.答案: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建交的相关知识。材料反映出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的原因是台湾问题,这说明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故选C。
6.答案:A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日建交,我国开始从日本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故题干现象说明外交政策影响经济建设。故选:A。
7.答案:C
解析:据“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获得篮球比赛金牌,但美国提出抗议并拒绝接受银牌。1980年,美国借口苏联入侵阿富汗,带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作为回击,1984年,苏联拒绝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可知,题干材料讲述的是美苏冷战在体育竞技方面的表现,由此可知,美苏冷战不失时机,互相对抗,C项正确;“奖牌竞争,保持领先”“贸易摩擦,利益为上”“保持接触,避免战争”均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
8.答案:D
9.答案:A
解析:根据“风格恰好符合苏联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标准……作品在美国被停止演奏”可知,艺术受到了意识形态敌对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当时正在与苏联进行冷战,对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了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敌对手段。A项正确;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内部走向联合。与题不符。排除B项;题干所述事件发生在美国,与苏联的改革发展无关。排除C项;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但题干所述时间在20世纪50年代,处于冷战期间。且主题与流行音乐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
10.答案:B
解析:A.题干强调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未说明各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排除。B.由题干中的“中俄、中法等发表倡导多极化的声明,法、德、俄决定建立三国年度首脑会晤制度,西欧一些国家领导人到拉美地区访问”可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正确。C.题干强调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未说明欧洲国家一致对外,排除。D.题干中涉及的地区和国家不仅有亚非国家,也有欧洲国家,排除。故选:B。
11.答案:(1)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趋势: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等;为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实业救国等一系列探索活动①政治上: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②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曲折发展③思想上: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2)根据材料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可知近代中国民族精神即反抗精神、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爱国精神。
解析:(1)趋势:根据材料“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条约,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1860年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兵抗击洋枪队“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重创日本海军义和团抗击列强侵略;1900年,廊坊阻击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人民进行了不断地反抗;根据材料“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编成《海国图志》”李鸿章等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制度,进行维新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中国革命”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宣传西方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可知,体现了中国近代化从学习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不断加深。说明:根据材料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经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办法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抗英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战役重创日军,义和团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断抗击外来侵略者;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李鸿章等掀起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戊戌变法,孙中山等人发起辛亥革命,先进的中国人掀起新文化运动等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不断加深。
(2)精神: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①1860年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兵抗击洋枪队,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②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义和团抗击列强侵略;1900年,廊坊阻击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可知,近代中国人们的不断反抗体现了中国人们具有反抗侵略、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精神。
12.答案:(1)①扶蒋反共②尼克松访华
(2)观点: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友好合作。论述: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各国通力合作,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战后成立的联合国维持了国际和平友好,促进了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迎接挑战。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到1949年,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帮助蒋介石发动反工反人民的内战。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我们认为“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友好合作”。根据所学可知,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26国通力合作,组成反法西斯同盟,最终打败了法西斯。二战后成立联合国,战后成立的联合国维持了国际和平友好,促进了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迎接挑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