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学案型 课件(全单元共4份打包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学案型 课件(全单元共4份打包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正确认识化学方程式
请观察下列表示“铁丝燃烧”的表达式,归纳总结书写化学
方程式的原则。
表达式1 表达式2 表达式3
不符合客观事实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
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①符合客观事实,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左右两边原子的种类和个
数______。
相等
1.[原创]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C
A.
B.
C.
D.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书写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1:描述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中间用横线链接,横线
上注明反应条件。
步骤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配上合适的计量系数,使方程
两边各元素原子的数目相等。
点拨:常用的比较简单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
(1)最小公倍数法。
举例: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步骤1:写。________ 。
步骤2:配。
①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___。
②最小公倍数:___________。
③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标。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1”法:先将化学方程式中最复杂的物质的计量数定为“1”,再
以此为依据去配平其他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分数形式,将各
物质前的计量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数转化为整数。
(单质一般最后配平)
点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①“写”
②“配”
③“注” 标注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无气生气,生成的气体标“ ”;
无固生固,生成的固体标“ ”)。
④“查” 化学式、配平、条件、箭头是否正确。
2.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是1时也需填写)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3
1
2
3
4
1
3
4
1
3
2
2
(4)______ 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 _________
2
3
1
3
1
3
2
3
1
2
1
1
1
3.[原创]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以下常见的错误:
A.违背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 B.不符合客观事实
C.未注明反应条件或反应条件写错 D.“ ”或“ ”标错或漏标
下列5个化学方程式均有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原因(填字母)。
(1) ___
(2) ___
(3) ___
A
B
D
(4) ___
(5) ___
D
C
1.某同学错将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写成了
,下列对该方程式书写的判断有误
的是( )
C
A. 该方程式未配平 B. 反应条件写错
C. 生成物写错 D. 漏标“ ”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所属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B
A. 氧化汞受热分解: 分解反应
B. 镁用于制作照明弹: 氧化反应
C. 氢气还原氧化铜: 分解反应
D.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合反应
3.某研究团队研制的 复合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制备
乙烯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
C. 反应前后 复合催化剂的质
量发生变化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写)。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 ______
1
2
1
1
3
2
4
3
2
3
1
3
1
3
5.化学支撑科技,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写出下列相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1)飞船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 和过氧化氢,它们混合
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间站内部分氧气由氯酸钠 制得。氯酸钠在加热条件
下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碳酸钠固体与盐酸反应(共24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
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呢?
预测:你的预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以下实验,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和归纳物质在发
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 加热铜片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 目的 测定反应前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 等
实验 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加热铜片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 现象 红色固体变成______,电 子天平读数______ 铁丝表面析出______固体,溶液
由____色变成______色
电子天平读数保持______
黑色
不变
红色

浅绿
不变
续表
— 加热铜片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
表达 式 文字: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_ _________________ 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氧气 氧化铜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续表
— 加热铜片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 分析 参加反应的铜和______的 质量总和 ______生成的________的质 量 参加反应的______和________的
质量之和
______生成的____和__________
的质量之和
实验 结论 反应前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______
氧气
等于
氧化铜
铁钉
硫酸铜
等于

硫酸亚铁
相等
续表
演示教材P113实验5-1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分析与上面2个
实验的异同之处。
— 碳酸钠和稀盐酸 镁条的燃烧
实验 目的 测定反应前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 相等
实验 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碳酸钠和稀盐酸 镁条的燃烧
实验 现象 烧杯中______________,天平指 针最终偏向____边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
_______,生成____色固
体,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大量气泡

白光

续表
— 碳酸钠和稀盐酸 镁条的燃烧
表达 式 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文字:
_ 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_ 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镁氧气氧化镁
续表
— 碳酸钠和稀盐酸 镁条的燃烧
实验 分析 1.参加反应的________和_______ ___的质量总和 ______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质量 2.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 气中,未称量到其质量,故天平 不平衡 1.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
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
的质量
2.有氧气参与反应,生成的
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故天平
不平衡
碳酸钠
稀盐酸
等于
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
续表
— 碳酸钠和稀盐酸 镁条的燃烧
实验 结论 反应前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______
实验 反思 化学变化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如果反应体系与外界存 在物质交换,则需要在__________中进行实验
相等
密闭容器
续表
总结:
1.由以上4个实验可得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总是______的,
如果反应体系与外界存在物质交换,则需要在__________中进行实验,
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_总和______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总和。
相等
密闭容器
化学反应
质量
等于
质量
2.点拨: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适用于解释物理变
化;②守恒,仅指“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③“参
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即实际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
物质不计算在内。
1.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D
A.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 水和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C.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 水
D. 电解水得到氧气与氢气的质量之和为
探寻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以电解水反应为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分析质量守恒
的原因。
微观(本质) 原子的______和______不变;原子的质量也没有
改变
宏观(表象) 元素的______、______ 不变;物质的________
不变
点拨:由上图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数目可
能变。
种类
数目
种类
质量
总质量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D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
⑥元素化合价
A. ①④⑥ B. ①②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1.小明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B、C、D是将试管和烧杯中
的试剂混合),其中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C
A. B. C. D.
2.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和实验来验证质量守
恒定律:
(1)实验一红磷燃烧时,瓶塞没有塞紧,待燃烧完毕并冷却至室温后
再塞紧,天平的指针______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
向左
(2)实验二,实验结束,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3)将实验二中的烧杯换成带有气球的装置(如图三),实验结束,
天平平衡(忽略浮力),小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变大
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钠 氯化氢
氧化镁 五氧化二磷
氧化铝 四氧化三铁(共14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意义及读法
了解化学反应的表征方式
如何表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请把你的表示
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表示方法 弊端
文字 _ _________________ 书写不够简单,国际上无法通用
符号 _ _________________ 无法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
量关系
水氢气氧气
总结:为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表示方法
既能表示化学反应,又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表示方法称为化学方程式
思考:如何简单准确地描述化学变化,体现物质转化和定量关系呢?
续表
查阅教材P117,找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化学方程式:用_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化学式
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完成以下表格。
化学方程式 可获取信息 信息层面
反应物:____________;生成物:_____ _____;条件:______ 宏观 定性
参与反应的木炭、氧气、二氧化碳的质 量比为__________ 定量
木炭和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化学方程式 可获取信息 信息层面
参与反应的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 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微观 定量
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续表
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已学知识进行推
理,完成以下表格。
化学方程式 可获取信息 信息层面
反应物:____;生成物:__________ ___;条件:______ 宏观 定性
参与反应的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 为_________ 定量
参与反应的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 的个数比为_______ 微观
读法: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氢气和氧气
通电
1.在 反应中,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看,每___
个铝原子和___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___个氧化铝分子;从它
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_____份质量的铝和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
应生成了_____份质量的氧化铝。
4
3
2
108
96
204
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D
A.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
出蓝紫色火焰
D. 、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 ,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能生成 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2.关于 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 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 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
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受热易分解。下
列物质不可能是其分解产物的是( )
D
A. B. C. D.
4.(2023·岳阳)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红磷燃烧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共15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单元整理与提升(第五单元)
01 知识网络
02 聚焦广东中考
1.(2023·东莞五校联考)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其中 的化学式是( )
B
A. B. C. D.
2.(2023·广东)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 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
火实验。 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D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分子中C、原子个数比为
D. 反应生成、的质量比为
3.(广东中考)、、 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
、、。制造燃料电池常用,制造氢弹要用、 。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三种原子中,______(填“质子”“中子”或“电子”)
数目不等。
中子
(2)与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写出在 中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图所示的小方框中,
把与 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答案]
4.(2023·东莞东华期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也是化学学科核心
素养之一。
(1)图1中气球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和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的
物质发生交换,起密封作用。反应后天平指针不偏转,从微观角度解
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缓冲气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2)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 常温常压下为有霉味的无色气
体, 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硅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
显 价。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图2中物质甲读作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
后质量和__________均不变。
三氟化氮
化学性质
②图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物中的一种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约为______。
5.(2022·东莞校级期中)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氯酸钾和二
氧化锰混合物 ,加热并进行测量记录,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与时
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时段氧气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反应进行完全
(2) 时,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
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

答: 时,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
质量为 。
(3)在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所占质量分数会随时间
发生变化,其部分变化曲线已在图乙中画出,请完善 阶段的图
像,并在纵坐标上标出时刻的数据。(结果精确到 )
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
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
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都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