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物质的量说课内容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法分析4.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阿伏伽德罗常数(NA)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单位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4)N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 学生很清楚宏观物质很大, 可以用质量、 体积等物理量计量;本节内容安排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排在高中教材如此靠前的位置,足以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阿伏伽德罗常数(NA)阿伏伽德罗常数(NA)则n水=感受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概念的了解,体验科学家的艰辛与伟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单位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情景引入】 生活中的计量解:已知m水=180g,M水=18g/mol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米:光在真空中 S的时间间隔内所进行的路程的长度为1m一、教材分析1 .第一章和第二章前两节基于定性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分类、钠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通过物质的量的学习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供新的视角。2 .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可以感受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想,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一、教材分析①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NA、摩尔质量的概念②通过练习掌握n与NA、m与M间的关系知识与技能通过体验“物质的量” 概念的形成过程, 学会运用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感受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概念的了解,体验科学家的艰辛与伟大。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分析突出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突破引入、提问类比、讲述教学难点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化关系m n N教学重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粒子打包的思维方式二、学情分析1.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 学生很清楚宏观物质很大, 可以用质量、 体积等物理量计量; 也知道了微观粒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2.高一的学生,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比较高, 主观上有学好的愿望, 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还很不成熟, 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 需要老师利用图片、探究活动等将抽象概念可视化,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联结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对物质的量等概念的理解。三、教法分析由于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比较困难:无生动有趣的实验、抽象、复杂;对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如下的的教学方法:利用图片等手段直观演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小动画总结,加深学生印象。直观演示法采用循序渐进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类比推理法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讲练结合法四、教学过程情景引入问题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导出概念nmolNAM问题解决【情景引入】 生活中的计量一双筷子一打铅笔5Kg大米在生活中,很多东西常常都不是单个使用,单个购买的。集团计量购买 单个计量购买 单个计量使用大头针 √ × √大米 √ × ×纸张 √ √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计量方式,使用表格同学自然可以总结出采用“集团”处理的规律:外观越小的物质,用集团计量更为方便,为学生构建微观粒子的集合、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做铺垫。请同学们观察表格,探索规律(问题探究)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质,由水分子构成,那我们怎么迅速知道一杯水(180g)有多少水分子呢?微观粒子的“集合”是什么?……=1 滴水1.67×1021 个水分子设计意图:由生活实例形成的集团思想迁移到微观粒子,顺利的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交流,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和相关注意事项。(1)什么是物质的量?它的符号和单位分别是什么? (2)1 mol粒子集合体是多少?什么是阿伏加德罗常数?它的符号是什么?(3)用摩尔计量的微观粒子有哪些?举例说明能用摩尔计量宏观粒子吗?(问题探究)微观粒子的“集合”是什么?国际制单位: 把新引入的物理量和熟悉的物理量进行类比,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降低心里难度。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解释1mol的含义,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需要统一的度量衡米:光在真空中 S的时间间隔内所进行的路程的长度为1m类比推理法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1776年8月9日出生于意大利都灵市,他从水电解后产生氢气的体技是氧气的两倍,推断水分子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比是2:1。并且,由于收集到的氧气的重量是氢气的8倍,因此氧原子的质量必定是氢原子的16倍。从阿伏伽德罗假说还可以推出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微粒个数,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课堂练习}请同学自己归纳n、N、NA三者关系(1)1mol的C中有多少个 碳原子(2)2mol的C中有多少个 碳原子(3)3.01×1024个H,合多少 mol(4)N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解决重点通过此应用,使学生体会采用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新视角(问题探究)在知道水分子的“集合”—物质的量后,返回课堂最初提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那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呢?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质,由水分子构成,那我们怎么迅速知道一杯水(180g)有多少水分子呢?质量m物质的量n 引出摩尔质量化学式 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 体积 相对分子质量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Fe 56 56g —— 7.2cm3 ——NaCl 58.5 58.5g —— 27.0cm3 ——H2O 18 18g —— 18.0cm3 ——C2H5OH 46 46g —— 58.3cm3 ——H2 2 2g 22.4L 24.0L 11.2LO2 32 32g 22.4L 24.0L 11.2LCO2 44 44g 22.3L 23.9L 11.2L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的不同气体的体积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数据观察,自然而然引出摩尔质量的概念由学生总结出n、m、M的关系展示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在知道水分子的“集合”—物质的量后,我们又知道了水分子的摩尔质量,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我们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了。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质,由水分子构成,那我们怎么迅速知道一杯水(180g)有多少水分子呢?解:已知m(H2O)=180g, M(H2O)=18g.mol-1则n(H2O)=则N=n(H2O)×NA=10mol×6.02×1023mol-1=6.02×1024(问题解决)解决课前提出的求水分子个数的问题【课堂小结】微观世界宏观世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四个名词、两个公式,并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物质的量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