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诚信经营依法纳税1. 目标与素养(1)明确经营者应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 选择权。(2)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2. 情境与问题(1)通过分析生活中侵犯消费者权利的案例,认识经营者应该诚信经营。(2)通过了解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认识经营者要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权利。(3)通过认识我国的税收性质,了解我国的税收政策。 3.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法、讲授法、交流法,认识市场经济的依法经营原则。(2)通过案例法、讲授法、研讨法,认识经营者要保护消费者的权利。(3)通过讲解法、研讨法、案例法,认识经营者要依法纳税。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法律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关系的平衡。 2.个人和企业的依法纳税义务。难点1.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对等的地位。 2.个人所得税调整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多媒体出示下列材料:央视《2020年3 · 15晚会》曝光部分名单:1.恒生源海参养殖基地,海参加工中使用敌敌畏、抗生药物。 2.汉堡王制作过程偷工减料,用过期食材做汉堡。3. 河北省高阳县毛巾制作使用劣质材料,旧袜子、旧 内衣竞是毛巾生产原料。4.宝骏560过速箱故障,上汽通用五菱被唱光。5.关容院套路报销,掏钱办卡,推销“步步惊心”,“连环计”设套,学生成“小白鼠”。 阅读上述曝光名单,作为消费者,你觉得自己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二、主题探究主题探究活动(一)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 阅读教材和下列材料:材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 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二)具备产品应当 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 名和厂址;(三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 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 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 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 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 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材料3:《电信服务规范》《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 服务用户消费提醒工作的通知》等都要求电信企业给用户开业务时要提醒用户,未经用户同 意,不能随便给其开通业务。国家工信部强调,各地方通信管理局要密切关注各省各地的情 况,加强监督检查,特别是要依法查处没有经过用户同意就把用户套餐升级、捆绑销售这种 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思考:(1)我国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法律有哪些 (2)材料1对经营者提出的基本法律要求是什么 (3)材料2对经营者提出的基本法律要求是什么 (4)材料3对经营者提出的基本法律要求是什么 (5)如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权益 答案提示:(1)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 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有利于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 关系,而且有助于守法诚信的经营者扩大市场,并最终增进社会整体福祉。(2)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 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 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 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3)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 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对消费者 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 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还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4)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 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 鉴别和挑选。(5)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 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还可以通过 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主题探究活动(二)依法纳税是义务 1.税收的作用与特点结合教材,思考:(1)税收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2)哪些人应该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3)纳税人依法纳税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1)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个人或者企业均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3)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 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2. 我国的税收种类 结合教材,思考:(1)我国目前的主要税种有哪些 (2)什么是增值税 增值税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企业所得税 其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4)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5)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调整个人所得税制度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税制不断改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税种。目前,我国 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2)增值税是以商品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增值额就是生 产经营者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增值税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 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3)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 收的一种税。除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外,其他企业统一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 税法》。(4)个人所得税是针对居民个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收入而 依法征收的一种税。(5)个人所得税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税种。个人所得税法律制 度改革由最初的注重效率转变为更加关注公平。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不仅提高了基本减除费用 标准,增加了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而且采用综合征收的方式。个人所得税 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和法治观念。三、课时活动总结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 的权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作为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 护自己的权利。个人或者企业均应当依法履行纳税的义务。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是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 场名片。教学研讨本课时借助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引导学生认识市场经济需遵循法律规则和诚 信经营原则。本课时的专业术语较多,需要准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为加强学生对国家 税收政策的认识,教材对税收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这些税收的知识仍然只要求学 生作一般性的了解,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上。增强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除了借助于法律义务和税收的作用进行说明外,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与自己家庭密切相关的个 人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和专项附加扣除对自己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认识税收的作用,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备课资料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在强大的经营资本面前,呈现出显著无力的状态,少数生产经营 者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使消费者置身于丧失财产乃至生命的危险之中。因此,要对处 于弱势的消费者进行保护。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鼓励公平竞争,限制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限制和打击。如果放任经营者损害 消费者利益,就会使广大合法、诚实的经营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污染竞争环境。(二)保护消费者权利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供应短缺、消费者很难顾及商品质量,对服务状态也无法提出 较高的要求。这实际上是生活水平低下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保护消费者权利, 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务,就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三)保护消费者权利有利于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对消费者权 利的强有力保护、缺乏对损害消费者权利行为的严厉打击和惩罚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政府 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权利,那么,那些草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靠欺骗消费者赚钱的企业和个 人就无法生存下去,大多数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得到充分保护,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靠 正当经营、正当竞争来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商业道德。这样就有利于促使企业努力加强管理,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