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第2课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
2.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3. 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
4. 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
5. 列举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进行的生动实践,理解中国推进高水平对 外开放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
2. 科学精神: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理解以共商共建 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科学认识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
3.公共参与:要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
重点难点 重点
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具体要求。
2.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难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具体要求。
教师准备
指导学生查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的资料文献,搜集整理中国智慧的生动实 践典型案例;搜集共建“一带一路”及其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的资料;指导学生 阅读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精选素 材,科学设置情境,精心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查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的资料文献,搜集整理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典型案 例;搜集共建“一带一路”及其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的资料;阅读习近平主席在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情景导入 导入一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格局加速震荡,世界经济衰退滑坡,逆全球化暗流 汹涌,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沉渣泛起,全球治理赤字高企 … 问题清单越拉 越长,“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迫切需要答案。人类命运的十字 路口,需要新的理念指引前行方向。气象万千的东方大国,擎起时代旗帜,展现 责任担当。
导入二
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 次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多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倡 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发展,为应对世界之 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担当。
精彩课堂
总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子议题一:人类的命运在哪里
情景材料一习近平在不同时段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述。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 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 学院发表演讲,首次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 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世 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 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 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习近平强调,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 商量着办。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谈到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时表示,我们深刻 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 更好。
情景材料二第78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于2023年10月31日表 决通过“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切实措施”“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等决 议,重申国际社会应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外空军备竞赛,促进和平利用和探索外空, 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七年 写入联大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相关决议。
学生互动1:结合情景材料一,查阅习近平在不同时段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 述,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
(1)当今世界多元多样多变,为了让世界各国在差异中谋共识、在竞争中求共 赢,携手共创人类美好未来,中国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重大理念。
(2)习近平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深刻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 清晰而明确地向世界传达了这一理念: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3)人类命运共同体概括地说就是“五位一体”。习近平从政治、安全、经济、 文化、生态五个维度描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 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习近平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 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 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体现了
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具有强大 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学生互动2:结合情景材料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查 阅资料并交流你的理解。
教师精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着眼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 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它从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的角度来思考整个人类 社会的未来,它超越了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蕴含的是世界各国人民的 共同福祉,展现出的是宽广的人类情怀和强烈的担当精神。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 评价和热烈反响,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学生互动3:结合上述情景材料,讨论人类命运路在何方。(从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措施方面考虑)
学生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
(1)政治上,要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 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 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 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 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家园。
学生互动4:结合上述情景材料,讨论分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大 意义。
对中国:(1)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2)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3)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对世界: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子议题二: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情景材料一2023年3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 出全球文明倡议。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全球文明倡议,这“三大倡 议”,立足百年变局的现实、顺应时代演进的潮流、谋划世界发展的出路、展望 人类进步的未来。面对百年变局下急需解决的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现实问题,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中,融会贯 通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情景材料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 献。中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未来,中国也将积极发出 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方案和行动,推动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 于批准《巴黎协定》的决定,积极以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多边进程。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 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情景材料三新时代以来,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 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巩固,作为“世界市场”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全 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公布2022年对华贸易年报,多项对华双边贸易数据创下历史 新高,经贸合作亮点频现,显示对华经贸联系更趋紧密,与中国供应链合作更具 韧性。“我们可以和中国建立很好的关系,我们不应该与中国为敌,我们应该和 中国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关于欧中关系,欧洲议会爱
尔兰籍议员米克 ·华莱士这样评价。
学生互动1:查阅并分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并结合情景材料一,讨论我国提出“三大倡议”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精讲: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于2021年、2022 年、2023年相继提出的三大全球性重要倡议。“三大倡议”有力彰显中华文明鲜 明的自主性、包容性、和平性精神底色,反映了新时代中国鲜明的全球治理观,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有识之士与广大民众的深思与回应。
学生互动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提出“三大倡议”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精讲:
原因:(1)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将世界各国都紧 密联系在了一起,彼此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这也从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放 弃分裂和对抗,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 题。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历 史发展潮流不可阻挡。(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 倡议这“三大倡议”,立足百年变局的现实、顺应时代演进的潮流、谋划世界发 展的出路、展望人类进步的未来。(4)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面对百 年变局下急需解决的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现实问题,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 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中,融会贯通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生动实践。
意义:(1)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平等协商,倡导多边主义,有利于推动构建 新型国际关系,维护和保障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2)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有 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 地区合作共赢、共同繁荣。(3)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有利于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 鉴、开放包容,增强共同体意识。(4)落实“三大倡议”,顺应当今时代的主题, 符合各国共同利益,能够有力促进地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和开放包 容。
学生互动3:结合情景材料二,分析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的角色变化。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拨、引导。
教师(1)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一方面,中国正在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积极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另一 方面,中国有信心和决心实现自己的承诺。中国积极落实新发展理念,通过科技 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中国越来越成为应对气候变化 事业的积极贡献者。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认真落实气 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3)中国正 以更积极的建设者姿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需要注意的是,引领并不是领 导,引领主要体现在观念的引领和行动的引领上。
学生互动4:结合情景材料三,谈谈如何坚持合作共赢,贡献中国智慧。 教师丨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
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 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
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 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 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 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 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中国特色大 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共商共 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教师小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中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实现百年复兴, 就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上个百年,世界经历了战争、迎来了变革,立足新时代 的百年变局应走出“历史循环”的阴影,走向更好的未来。认识百年大变局,要 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改革开放让中国有了发展的机遇,新时期站在 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
中国在新时代中,要把握好历史的机遇,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 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世界向好的方向发展,担当起新型大国的使命与责 任。
课堂小结
面对新形势,原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存在许多不适应,需要用一种新的治理策略,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面对当 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风险挑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 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作出一系列重大科学 判断,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包括要坚持共商 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 规则民主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朝 着更加均衡、公正和合理的方向发展。
教学研讨
本课时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点阐述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内涵以及实现举措,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中国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实践。通过学生查阅、搜集、整理、讨论、交流、分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深切感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深入人 心,深切感受中国对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本课设计突出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强化,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本课选择的素 材较多,在教学中需要精炼,问题设计更进一步贴近学生,教学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