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 月满中秋,心系家国 发言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班会 月满中秋,心系家国 发言稿

资源简介

月满中秋,心系家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个中秋佳节。诵读诗词,品月饼,体验传统民俗活动,领略文化魅力。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重温熟悉的味道、借助多彩的形式,共同感受这美好时刻。
记忆中的中秋,是花树下、小院中的围坐,是满心欢喜的三天假期,是一字雁阵、云卷云舒。夜幕降临,月亮洒满清辉,一家人其乐融融。中秋成为孩童时期快乐的代名词。
阴晴圆缺,年华匆匆,记忆中的中秋逐渐浸润了文人墨客的悲欢离合。有耳熟能详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能闻见贾府中众人围坐,桂花树下,短笛声中“瓜仁油松穰”的香气。也蕴含着鲁迅笔下的“烹鹜沽酒作夕餐”,是季羡林笔下的“荷香远溢,宿鸟幽名。”俞平伯的“静夜与明湖悄然并卧于圆月下”时时映入眼帘。中秋节在我的心中也愈发厚重。
这一轮圆月,不仅是特殊的时间节点,更是文化基因的表征。承载着人们对“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希冀,饱含着中国人对故土的思念、对亲友的眷恋、对幸福的追寻。花间月影、诗词神话等造就的浪漫格调,生活理想、审美追求等融汇而成的丰富内涵,让中秋节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厚重的精神寄托。千百年来,中秋文化赓续绵延、代代流传,浓缩于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光上,展现在多姿多彩的民俗仪式中,成为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
如今,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但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始终具有浸润人心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就像中秋节,即便这一天无法与亲友相聚相守,但一轮明月下的“天涯共此时”,仍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花好月圆”的美好期许,也总能鼓舞人们前行的动力。对待传统节日,我们要以虔敬之心守护其精神内核,也要以创新之力激活其时代生命。惟其如此,才能让传统节日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更好浸润时代人心,为人们提供精神的滋养。自此,中秋的厚重感转为内心的文化使命。
时代的发展、为传统节日体验打开了广阔空间。网络平台借助直播技术,实时呈现多地皓月升空的过程,并进行音诗画等创意表演,让天南海北的人们可以一起赏月抒怀、畅游文海,于方寸之间展现过节“新姿态”。在京城,走进圆明园灯会,看“凤舞九天”、来到颐和园,品“桂花秋韵”。汉服巡游、书市、游园会,秋日的北京异彩纷呈。在二附中,我体验过桃山皮月饼制作,斑斓的五彩中,二附人文自主的新血脉与传统的浪漫情思在同学们的合作间交织交融。
让我们在品味传统习俗的过程中,倾听文化的呼唤;在感悟家国文化的厚重中,汇聚前行的力量。在这个寓意人间圆满的节日里,领略文化韵味,厚植家国情怀,为更好的明天不懈奋斗,我们定能收获更多的幸福时刻。愿月亮渐圆,万事渐顺,中秋快乐,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