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科核心素养 目标与素养1. 了解什么是思维。2. 认识一些重要的思维方式。 3.认识思维的特征。情境与问题1. 通过了解人是最具智慧的动物,初步认识思维的重要性。2. 通过了解认识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认识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3. 通过了解战略思维等理性认识方式,认识思维对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指导意义。 4.通过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认识思维的间接性。5.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山、木等象形字,认识思维的概括性。6. 通过列举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事例,认识思维的能动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事例法、讲述法、讨论法等,认识思维的含义。2. 通过事例法、比较法、讲述法等,认识思维的特征。重点1. 狭义的思维。2.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 难点1. 战略思维等理性认识方式。2. 实践与思维的关系。教学与方法一 、教学导入多媒体出示下面的材料:“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需要科学理论 思维的有力支撑。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 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认识“大变局”,把握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对决胜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至关重要。思考:对国家和世界大势的把握,离不开科学思维。那么什么是思维 思维又有 哪些特征呢 【设计意图:日常生活的经验使学生对思维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思维活动的重要 性往往缺乏思考。通过阅读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科学思维支撑的材料, 帮助学生感受思维对于指导人的活动的重要性。二 、主题探究活动主题探究活动(一)思维的含义1. 走近思维多媒体出示下列材料:材料1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语言在空前活跃、丰富的同时,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的现象也相当严重。不论是法律条文、经济合同、决策论证、 广告说明,还是官员讲话、教师授课、传媒报道,几乎都能看到概念不明确、推 理不正确、论证不科学、语言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逻辑语言方面的问题妨碍着人 们的正常生活,任其蔓延,对于我国文化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 材料2假设甲型病毒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人群中每1000人有一个人得病, 诊断测试表明凡是带有甲型病毒的人都是该甲型病毒综合征的病人。又假设,测 试的假阳性率为5%,这意味着该测试把没有感染甲型病毒的健康者中的5%误 诊为带病毒者。我们随机选择一个人作甲型病毒测试,检测结果为阳性。假设我 们对这个人没有任何其他信息,那么这个人真的得甲型病毒综合征的概率是多少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1)材料1表述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2,这个人真的得甲型病毒综合征的概率是多少 交流展示:(1)例如:语言逻辑问题的有害性。(或逻辑语言方面的问题妨碍着人们的正常 生活,任其蔓延,对于我国文化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2)这个人真的得甲型病毒综合征的概率实际上是1/51,大概是2%。教师点评:最常见的答案是95%,但这是错误的。人们往往忽视问题的前提设 置,前提是:每1000人中只有一个人患有甲型病毒综合征。假设另外999人(没 有患病的)进行测试,5%的假阳性率意味着其中约50人(0.05x999) 将被告知 带有甲型病毒。因此,每千人中测试甲型病毒为阳性的51例中,只有一个人是 真正的患者。究其出错的原因,还是在逻辑思维方面出现了错误。2. 思维的含义多媒体出示下面的材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 在。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整个世界是不依赖 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 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不是自生的和先验的,认识世界的形式是主观的,认识世界的内容是客观的。 结合材料,思考:(1)什么是意识 (2)广义的思维含义是什么 (3)“逻辑与思维”中的“思维”的含义是什么 交流展示:(1)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2)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3)“逻辑与思维”中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即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3.人类的理性认识方式 多媒体出示下面的材料:底线思维体现为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 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底线即最下限,守之则安稳,越之则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校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风险与挑战多为不速之客,没有 “一叶知秋”的预判,没有未雨绸缪的谋划,就会在骤至的风险面前手足尤措、顾 此失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许 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必须加强 分析研判,科学预见“大变局”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时刻做好应对重 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准备。要把困难和挑战 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预案做得周密一些,千方百计“托底”“守底”“保底”,确 保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实现发展目标。结合上述材料,思考:(1)你能用相关成语概括底线思维的要义吗 (2)怎样认识底线思维等理性思维方式的作用 交流展示:(1)例如: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2)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 思维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 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题探究活动(二)思维的特征1. 思维的特征多媒体出示下列材料:材料1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m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材料2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木 禾 竹材料3古代没有照相机,古人的画像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文献记载画出来的。 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个人物往往有好几幅差别很大的画像的现象。结合上述材料,思考:(1)怎样理解人的不同思维风格 (2)思维有哪些共同特征 每个特征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思维的哪个特征 交流展示:(1)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 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不论哪一种风格的思维,都包含着思维的 共同特征。(2)①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②思维具有概括性。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 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③思维具有能动性。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3)材料1是对物体之间内在规律的揭示,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材料2通过 象形的方式概括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反映了思维的概括性;材料3反映了思 维的能动性。2.思维与实践多媒体出示下面的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 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 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 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 现象和本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观察、实践都是青年人格 和思维塑造的重要环节,在学习知识、观察现实和实践历练的社会化过程中,青 年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思考与学习、观察、实践是相互联 系、相辅相成的,学习、观察、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只 有把学习、观察、实践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为青年走向 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锻造思想武器。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思维和实践的关系。 交流展示: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 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三、课时小结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指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 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思维在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 目的。教学研讨为落实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目标,本课时在教学中注意了间接渗透科学思维重要性的思想。这种设计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课外材料的阅读,自主地发现和领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让学生处于“我 要学”的求知状态,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在突破课时重点时,充分借助了哲 学上的一些概念。例如在讲解思维的广义含义时,就利用了意识这一哲学概念; 在讲解思维的狭义含义时,借用了理性认识这一哲学概念;在学习思维的特征时, 利用了意识的能动性这一哲学知识。本课时注重把所学知识落实到实践的层面上,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思维和实践的关系,不但暗示学生培养科学思维的基本途径, 也再次回归到科学思维的实践意义上。备课资料逻辑思维能力是语言表达力的基础“说话不经大脑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逻辑思 维能力的外在体现。“不经大脑”实则是没有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仅凭直觉就去 说话、表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说出的话让人很难理 解。其实这些都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大,导致语言表达没有层次、没有逻 辑性。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 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是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 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是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需的能力。所以语言表达能 力的提高,是以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中逻辑重要性的表现人是有思维的,人的一切重要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指导下进行的。逻辑思维与 人类为伴,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比如,人们在 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语言交流,语言交流有成功与不成功之分,而掌握了语言逻 辑对于帮助人们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又比如,我国正处于社会 转型时期,某些方面出现了“失范”“无序”的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困 难。因此,人们期望社会的规范化、有序化,其实质是呼唤社会理性,而逻辑思 维正是支撑人类理性大厦的基石。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全球500多位教 育家列出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其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居16 项教育目标的第2位,可见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呼唤社会理性和法治建设,要求人们之 间进行健康有效的交往,这就离不开逻辑思维。面对知识经济时代,要极大地提 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样离不开逻辑思维。有人说“创新 要冲破逻辑思维的束缚”,不对!创新思维是一个过程,创新问题的提出、解决 和论证都离不开推理,违背逻辑思维的创新不可能是成功的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