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推动高质量发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地位内涵。3. 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原因和措施。学科核心素养1. 政治认同:认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认同构建新发 展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策;认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政策及措 施,坚持制度自信。2.科学精神:科学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 研判和科学决策;分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性。3.法治意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的 法律意识。4.公共参与:针对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提高参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原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措施。 难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指导学生搜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查阅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查阅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关政策措施以及近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阅读党的二十大报 告有关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等。精选素材,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查阅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查阅我 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关政策措施以及近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阅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 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等。情景导入(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向好) (我们谈高质量发展,不谈新发展理念不行。以G、展) (nr犯商、医2展同采足入民实好生活火要体来) (必须更好统府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终K)aPW视质量为生命,以高场量为泪求)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多次作出 重要论述,强调要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导入二视频导入《能源换“新”弯道超“车”》。2023年8月3日的“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能源换“新” 弯道超“车”。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业在很多领域都实现了从跟跑到领 跑全球的飞跃。《焦点访谈》推出“奔跑新赛道”系列节目,聚焦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相比于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新三样”出口动能强劲。这“新三样”就包括新 能源汽车。新能源车生产线繁忙异常,不久前,我国第两千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新 能源车从零到一千万辆,我国用了15年时间,而达到第二个一千万辆,只用了不到一年半 时间,产量爬坡迅猛。不仅是产量,销量、市场占有率、保有量也都创历史新高。再关注港 口,一排排国产新能源汽车正等待出海,上半年,我国继续保持新能源汽车出口第一大国的 地位。这种火爆势头从何而来 精彩课堂总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子议题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情景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 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情景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 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议题探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学生互动1:查阅交流近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交流分享从“有没有”到“好 不好”说明了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当前,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 百姓过日子已经从追求“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了。经过改革开放45年的发展,吃饱穿 暖的物质“标配”基本满足,人们在富起来之后,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 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高配”成了新时代的新追求,这就要求推动高质 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 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学生互动2:结合上述情景材料,交流分享你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精讲: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高质量发展就是从简单追求数量和增速的发展,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首要目标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生产要素投入 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从根本上说,高质量发展是从解 决社会各方面产品和服务供给“有没有”“大不大”“足不足”转向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美不 美”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由注重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局。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 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 持的要求。学生互动3:查阅资料,并讨论分享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1)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 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2)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 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 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 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 远、社会和谐安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子议题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环节一:畅通国内大循环情景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 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 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 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情景材料二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 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 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 结合起来。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 产业。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推 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会议强调,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 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情景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 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 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议题探究:如何畅通国内大循环 学生互动1:查阅资料,交流分享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 学生互动2:讨论分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从国内看,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继续发展具有 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 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仍然突出,在创新能力、农业基础、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 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世界经济大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 升等不利局面,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来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 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学生互动3:讨论分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点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 三五年远景目 标的建议》明确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 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 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发展格局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发展,是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更为安全的发展。这种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其核心动能就是科技创新,战略支点就是 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就是开放形态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指导。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要在形态上成型、功能上成熟、运行上成势,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地把新发 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学生互动4:讨论分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点拨: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坚持扩大内 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征要把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 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关系 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以扩大内需作为战略 基点;要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完善扩大内需的 政策支撑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学生互动5:交流分享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为什么要放在实体经济上 怎样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点拨: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近年来,社会资本“脱 实向虚”和企业“弃实投虚”加剧,造成实体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血”“抽血”等问题。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 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 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学生互动6:查阅并分享20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什么 说明了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点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说明我国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 之重。党的二十大的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 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 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 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学生互动7: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点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 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 国土空间体系。学生互动8:进一步搜集材料,讨论分享畅通国内大循环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发力。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点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 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 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 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要推 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推动平台企业 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 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 空间体系。环节二:畅通国际循环情景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 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情景材料二厚植开放,助力内外联动。开放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需品,中国式现 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 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在“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充 分释放经贸、产能、能源、交通等传统合作潜力。公路横跨群山、管道穿梭大漠、中欧班列 飞驰,这就是当代“丝路”。“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启动,消博会、广交会接连成功举办,“朋友圈”更广,发展天地更宽。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累计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6个城市。开放这个“必由之路”更加畅达。 议题探究:如何畅通国际循环 学生互动1:为什么说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讨论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点拨: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 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 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看,国内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国际市场是国 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打造我 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国内大循环决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也不是各地区的小循环,更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 放弃国际分工与合作。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通过强化开放合作,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 济联系互动,同时,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学生互动2:查阅资料并结合情景材料,说明对我国扩大开放,畅通国际循环的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点拨、引导、补充与完善。教师点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 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 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需要中国。作为新时代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 大举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0年来,我国已累计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 200余份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依托众多标志性项目,中国同沿线区域和国 家构建起全新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体系,积极发挥彼此 互补优势,努力提升共同发展水平。当今世界,开放融通是大势所趋,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 明标识。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 工和价值链合作,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努力构建更大范围、更宽 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对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课堂小结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 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课时围绕总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议题式教学。并设置两 个相辅相成的子议题(子议题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子议题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突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情境设置上紧扣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精心预设议题,实施任务驱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尤其突出 政治认同,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本课时内容多、政策性强,学生学习有一定的 困难,教师切实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到因材施教、精讲点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