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查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的资料,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 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理解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3.通过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知道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 针、政策都是从这个基本国情和实际出发的,积极认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学科核心素养1.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树立“四个自信”。2.科学精神:科学分析进入新时代的论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辩证认识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辩证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新时代的关系。 3. 公共参与: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 矛盾的变化。难点新时代如何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相关资料,“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 视频和《新时代去奋斗》视频;指导学生搜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学生准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搜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进行分析。情景导入 导入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 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二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 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进入“新时代”,感受“新时代”的无穷魅力和蓬勃生机。导入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 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 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 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精彩课堂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子议题一:新时代、新面貌、新方位情景材料一“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同步播放视频)这十年,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 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 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新时代中国加速奔跑-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 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幸福生活成色更足-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 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 · · · · ·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开放的中国动能澎湃-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中国大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应对世界形势调整变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 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新冠疫情也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上升。我国 建立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扩大内 需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情景材料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布,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 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合作探究: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同学交流对 新时代的感受。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新时代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结合教材第42页“探究与分享”,交流对这些 变化的感受,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学生活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此你怎么 理解 学生活动3:归纳新时代的科学内涵,着重指出“新”在哪里。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五个“是”):(1)从“伟大事业”的角度,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从“奋斗目标”的角度,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时代;(3)从“人民期待”的角度,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从“历史使命”的角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劲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中国梦的时代;(5)从“世界意义”的角度,这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教师点拨:可以结合教材栏目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也可以从以下角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哪里:新时代与新阶段、新矛盾、新目 标紧密联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这是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本课内容的起点和背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 段作出的,是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作出的,是根据历史交汇期新的奋斗目 标作出的,是根据我国国际环境发生新变化作出的。作出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符合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 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视频及相关材料向学生展现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感受新时 代的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这一历史方位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认同。子议题二:新时代、新变化、新矛盾历史时期 时代背景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1956年(党的八 大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 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 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 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 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 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 盾1981年(党的十 一届六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 期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 九大)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 强,人们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 康转变,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 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情景材料二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7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81倍。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仍很明显。如果考虑到财 产存量的差距,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看病难、看病贵、择校难、上学贵、养老 难、养老贵等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从人均GDP最高的5个省份与 最低的5个省份的平均水平之比,以及地区间加权变异系数看,我国区域间差距自2006 年以后逐步缩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和生 态产品的需要日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总体不佳的矛盾仍很突出。大气、水、土壤污染挑 战十分严峻,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四分之一。(以上 均为2017年的数据)情景材料三 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 平同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不小距离。我国人均GDP 仅为美国的14%,欧盟国家的25%,世界平均水平的80%,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而新产品和新服 务的供给能力跟不上,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化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约束,监管体系、产品质量、食品安全、 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缺口还很明显,有利于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制度环境还未全面形成。市场准入还存在不必要不公平限制,行政性垄断、所有制歧 视时有发生,一 些“僵尸企业”退出困难,地方保护问题依然存在。(以上均为2017年的数据)合作探究:1.结合情景材料一说说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 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结合情景材料二、三,说说你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解。3. 请你说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并从“变”与“不变” 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学生活动1:分组合作探究,并交流探究成果。师生互动1:指导学生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 温饱问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需求角度)(2)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社 会生产角度)(3)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突出问题)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方面,而且表现在我们 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全部内容中。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 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 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从社会生产力来看,我国既有 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 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衡。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经 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各个领域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短板,有些方面还面临不少 突出问题。从城乡和区域发展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之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 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从收入分配来看,虽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 处在中等偏上行列,但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 盾、社会问题交织的主要根源。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平衡是 相对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必 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否则就会制约发展全局。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正确把握“变”与“不变”。一个“变”:主要矛盾变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变”的角度的解 决措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 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两个“没有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 段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是世 界最大发展中国家)。针对“不变”的角度的解决措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 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 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教师补充: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学生活动2: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主粮到副食,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结 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应如何实现。(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世界社 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子议题三: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情景材料一 结合教材第45-46页“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情景材料二 播放视频《新时代去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面对新任务、新征 程,我们如何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生活动1:探究与分享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教师活动:可结合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 原因: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 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我们必须推进的伟大事业。偶有所得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 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③我们还面临许多难题,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需要深化。随着改革深入发展,新情 况、新问题、新风险会更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生活动2:观看视频《新时代去奋斗》,谈谈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去奋斗。教师点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可以从以下两个角 度认识:①从党的角度: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 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②从人民的角度: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 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 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 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 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课堂小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