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教学设计(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教学设计(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承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这一框题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 他民族文化,立足国情,推动文化的交流互鉴、交锋交融,树立文化 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投身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本课由引言和三框组成, 三框的内容形成递进关系,首先我们要承认文化具有民族性,进而理解 文化的多样性,其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间交流互鉴推动了文化 的繁荣、创新、发展,最后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促进民族文 化的发展。
2、本框题包括两目, 第一目是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包括文化交 流的原则、作用以及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第二目是文化交融与 文化发展,包括文化交融
的原因、作用以及正确对待文化交融的态度。
二、学习目标
1、必备知识
文化交流的原则、作用以及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文化交融 的原因、作用以及正确对待文化交融的态度。
2、关键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古今中外文化交流与 文化交融事件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 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2.科学精神:
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3.法治意识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学会遵纪守法。
4、公共参与:
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
三、学情分析
1、文化理论部分难度较哲学部分低,议学材料也十分丰富。在教 学设计中主要选择新鲜有力度的时政素材,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更好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优越性。
2、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了解较多,且十分感兴趣,这 为理论联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小组讨论的习惯大致已经形成,为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4、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本课时以“向西”为线索, 通过议题串起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使学生 在分析材料的同时提升对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文化发展关系的认识,
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四、教学重点
文化交流、文化交融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如何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区别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分享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中国与意大利文化交流》,思考: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标题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探究与分享:
1、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探究与分享:
2、文化交流的原则是什么
文化交流的原则是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观看视频《中国与法国文化交流》,思考: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探究与分享:
3、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 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知识拓展】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第二标题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观看视频《唐卡》,思考:进行文化交融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与分享:(分四组讨论下面四个方面问题)
1、进行文化交融的原因是什么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 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 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 个世界。
知识拓展:文化世界性与民族性
世界性 民族性
表 现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 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都有 自己的个性个特征。
原 因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 都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政治的、 历史的、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 同
辩 证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是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民族性之中, 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
关 系
错 误 倾 向 (1)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 遍规律 ; (2)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
探究与分享:
2、文化交融的意义是什么
①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 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 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②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
美好的必由之路。
【知识拓展】比较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项目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区 别 表现 互通有无,是通过一定的 方式(媒介)使得文化得以 传播 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推出 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结果 侧重的是文化传播,让更 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 程(量变) 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 发展、升华,产生新文化的 过程(质变)
意义 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 发展 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 与创新
联系 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 流的升华、发展
【课堂总结】
(
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流的原则
文化交流的要求
文化交融的原因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的意义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易错辨析】
1. 文化的差异与不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 提示:×。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2. 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 )
提 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 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3.文化交流要坚持相互排斥、相互取代的原则。( ) 提示:×。文化交流要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
4. 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 精华,增强各国各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
提示: ×。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
的长处和精华,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课堂练习】
1、20世纪上半叶,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赴日、美、苏演出, 引起轰动。京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些国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与这 些国家的戏剧观念发生碰撞和融合,对这些国家的戏剧及其他艺术产 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知(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 重要动力 ③文化交流互鉴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中国传统文 化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京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些国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 与这些国家的戏剧观念发生碰撞和融合,对这些国家的戏剧及其他 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可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 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①②正确。材料强调中国的京剧 与这些国家的戏剧观念发生碰撞和融合,没有涉及文化交流互鉴时 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错误。中国传统文化有两面性,需要“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④表述正确,但材 料没有涉及,排除。
2、四川熊猫和青神竹编组“CP”亮相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向全 球观众展示中国的青神竹编文化,让竹艺之花灿漫在世界各处。青神 竹编是流传在眉山市青神县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 术中的艺术”。材料说明( )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差异而丰富 ②文化越具有民族性则越 具有世界性③文化只有通过传播才具有存在价值 ④艺术品的创 作要坚持国际创作导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文化的价值是其固有的,而不是只有通过传播才具有存 在价值,③错误。艺术品的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错 误 。
3、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见证了佛教、伊斯兰教及阿 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也见证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 技术传向世界,中华文明同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文明在这里汇 聚交融。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 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这一典范充分表明( )
①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文化多样性是促进各 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源③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促进自身 的发展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D 材料体现了文化交流与交融,但未强调要“以我为主,为 我所用”的原则,①排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但不是根源,②错误。
八、教学反思
1、通过视频材料,认学生理解为何要推动文化交流,把握文
化交流的原则、做法,树立各民族文化平等的意识,做文化交流的
友好使者。
2、运用《唐卡》这一文化交融的典范视频材料,可以让学生更 好体会文化交融的必要性,理解文化交融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 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很好区分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3、通过中法文化交流视频,让学生我们体会到有责任推动文化 交流和交融,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