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2课时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目标与素养
1. 认识事物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2.认识感性具体的含义和特点。
3. 认识思维抽象的含义、过程、局限性。
4. 认识思维具体的含义、要求。
情境与问题
1. 通过理解自然科学中理想状态的含义,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2.通过了解理论思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认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 具体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事例法、讲述法、交流法,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是认识的低级阶 段。
2. 通过事例法、研讨法、讲述法,认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认识的高级阶 段。
重点
1.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2.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 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节点。 难点
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设计
一 、教学导入
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普及到地球的 各个角落,人际交往、工作方式、商业模式、企业形态、文化传播、社会管理、 国家治理 · … ·都因为互联网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这一轮科技 革命的时代标志,相应地,互联网思维成了客观需要的社会思维,不单单是个人 思维;成了时代思维,不是一种区域性思维。因此,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 个成员来说,互联网思维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思维,而是必备思维。没有互联网 思维,就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就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有人说,过去企 业的失败是因为竞争对手,现在企业的消亡则是被时代淘汰。
思考:互联网思维源自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这种思维是感性具体还是思维抽象 呢
二 、主题探究活动
主题探究活动(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多媒体出示下面的材料:
抽象思维能力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中,由从对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达到
了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这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升华和结晶,即通过形成 概念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并进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这里的关键,是人们在其 认识过程中,把感性认识阶段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具体现象,即事物丰富多彩的多 样性,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作出概括,形成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这就是认识中 的抽象过程。比如说,我们在旅游中,对某地那种如画的风景,在观察后进行思 考,概括为一个字:“美”!这就是抽象思维过程。
那么,对一些活生生的、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通过抽象,得出了这样概念性的 认识结果,能够正确、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吗 对这个问题,列宁曾经有一句名 言,可以为
我们解惑。他写道:“概念是人脑(物质的最高产物)的最高产物。”“思维从具 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不是离开-如果它是正确的-真理,而是接近真理。 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一句话,一 切科学的(正确 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从生 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 在的辩证途径。”
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
1.感性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2.在认识事物时,为什么还要运用思维抽象
3. 什么是思维抽象
4. 根据实践的需要,思维抽象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
5.科学的思维抽象有哪些具体过程 每个过程的含义是什么 6.人们的认识为什么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的阶段
7.列举几个感性具体或思维抽象的例子。 展示交流:
1.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总是具体的。这种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 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2. 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 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 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认识要向前发展,就需要运用思维抽象。
3.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 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4. 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 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 性,等等。
5. 思维抽象的具体过程千差万别。分离、提纯、简略化和理想化是科学的思维 抽象的重要环节。
(1)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 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而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 离出来。
(2)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 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3)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 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
(4)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
然构想。
6.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 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 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7. 例如:我们对一个人相貌特征、性格特征算的认识属于感性具体,通过接触, 我们对这个人形成的评价属于思维抽象。
我们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旅游,对该地方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初次印象, 属于感性具体的认识。当我们旅游回来,跟朋友描述该地方的特色等,这属于思 维抽象。
主题探究活动(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多媒体出示下面的材料: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 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思格斯这 一论述,并进而明确地提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 理论思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论断。这一论断揭示了民族复兴与理论思维的 深层关联,将理论思维空前地提升到了民族复兴的层面和高度;同时,也将全民 族理论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作为一项重大的、亟待解决的迫切任务鲜明地提到 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面前。
理论思维是以理论为中介并与经验思维相对应的一种高级的抽象思维形式。它诉 诸理性反思,以揭示感性和经验对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为主要任 务。按照黑格尔的理解,它具有超验性和辩证性等显著特征,是人类思维区别于 动物思维的主要标志。正因如此,理论思维作为人类理性能力的最高表现,是人 类精神和文化的内核,也是个体乃至民族的精神素质的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和 表征。它贯穿和渗透在人类认识及其成果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其具体的和最高的 表现形式就是哲学思维。
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
1. 思维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2. 思维具体有什么特点
3. 怎样选择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起点
4. 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有什么意义
5. 思维过程的两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6.理论思维属于认识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展示交流:
1. 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 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 质和规律的认识。
2. 思维具体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 科学概念。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3. 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正确地选择思维上升的环节。要选择一个 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 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它能以“胚芽”的形式,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 过程中的一切矛盾。把这个“胚芽”扩展开
来,就能展现出一个完整的对象。
上升的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
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一一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 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4.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 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 识。
5.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 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理解肯定与否定、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 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6.理论思维属于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具体阶段。理论思维是以理论为中介并与经 验思维相对应的一种高级的抽象思维形式。它诉诸理性反思,以揭示感性和经验 对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为主要任务。
三、课时小结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 头脑中的反映。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 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 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 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
教学研讨
本课时主要研究认识发展的历程,即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 具体的过程。本课时概念较多,且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选 取了一些偏哲学知识、较通俗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联系必修4《哲 学与文化》中认识论的相关知识理解本课内容。
学生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必要知识的支撑,因此在进行问题研讨之前,对教材的基 础知识进行了细致的研读,为学生能力的形成扫清知识上的障碍。教材辅助栏目 的内容,考虑到学生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会进行阅读和思考,因此没有单独处理。 这样的处理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给学生预留更多的思考 和交流时间。
备课资料
十九大报告总思路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具体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 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对习近平作报告的整个思路和逻辑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总的思路是按照具体-抽象-再具体的思路来谋篇布局的。比如,报告的第 一部分内容讲的是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这是很具体的。这五年,中国共产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做了很多的工作,这是很实在、具体的。然后,习近平在报 告中,从具体中抽象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之后,他再运用这个指导思想从十四个方面来谋划今后工作的基本方略,来指导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国防、党建各个领域的工作。这 就是具体、抽象再到具体。
第二,报告板块的逻辑结构。报告共六大板块:第一板块,习近平作大会报告中 首先讲了这五年的工作,讲我们在干什么。这就是五年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十 八大以来这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之所以不平凡,就是习近平所讲的,它解 决了过去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了许多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解决这些难题,办成这些大事,它带来的一个重大结果,就是我们的历史发生了 全方位变革、深刻的变革、开创性的变革。接下来第二大板块,谈到今后要干什 么,即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板块,就是担负和完成这样 的历史使命,需要理论指导和基本方略;第四板块,就是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来战略谋划“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五板块,就是对各个领域的 工作的目标、方法、步骤作出阐释;最后一个板块,就是工农兵学商、东西南北 中,党领导一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