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目标与素养1.了解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3. 认识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的界限。4. 理解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5. 认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可检验性。情境与问题1. 通过了解新发展理念的含义,认识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通过回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十四条基本方略”,认识科学思维的含义。3. 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4.通过了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科学预言,认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5. 通过感悟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事例,说明科学思维的结 果具有可检验性。过程与方法1. 通过事例法、讲述法、研讨法,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2. 通过事例法、交流法、讲述法,了解科学思维的特征。重点1. 科学思维的含义。2. 科学思维的特征。 难点1.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与联系。2.科学思维的可检验性。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入多媒体出示下面的材料: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圆通小学的潘浩是运校的一名科学老师,但不 仅该学校的学生认识他,在网络上他也被更多人关注到。潘浩经常在网络上发布 自己原创的科学小实验,至今已经完成了210多个,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点赞。 潘浩原创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小科学实验,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运用。这种行为 之所以引发关注,产生较强的网络影响力,原因有很多。他的科学小实验形式新 颖、操作简便,专为上课所需而创造,主要来源于生活,更接地气也更讨孩子的 喜欢,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而且数量很大,能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除此之外, 潘浩的科学小实验中透露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的认知与行为,更能 获取共识与获得共鸣。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是用科学的方法、手段、技能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思维既包括极高的科学常识与科学素养,也包括运用科学的方法与途径。 一个人的认知有限,但整个人类的科学思维则具有无限可能。从一定意义上说, 科学思维比科学本身更为重要,具有了科学思维的人,才会对科学具有浓厚的兴 趣,并致力于自身科学能力的提升。思考:什么是科学思维 为什么说科学思维比科学本身更重要 【设计意图:学生每天都与科学思维打交道,但对科学思维本身及其作用却缺乏 思考。通过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密切关系,唤起学生对科学思维的重视。】 二、主题探究活动主题探究活动(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多媒体出示下面的材料:2020年1月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的第11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 出了具体要求。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对湖北省、 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拉。武汉,素有“九省通衢” 之称,人员往来密集。对这样一个有着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实行“封城”,这在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风险压力可想而知。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地说:“作出这一 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采敢的历史担当。”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专 家尤里 ·库林采夫评价,正是中国这一果敢决断,“为本国、为国际社会赢得了 时间,避免了病毒在最初几个月的失控蔓延”。结合上述材料,思考:(1)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科学思维 (3)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的界限是什么 (4)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关系如何 (5)上述材料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含义 交流展示:(1)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 基本条件。(2)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 识结果的思维。(3)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 片面僵化的思维。(4)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 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 称。(5)例如:准确预判了疫情的发展形势,体现了内容的真实;对疫情的判断是 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不是主观的臆断;对疫情作出正确判断的同时,采 取了恰当的有效措施,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题探究活动(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多媒体出示下列材料: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 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他强调:“防控新 冠肺炎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 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自疫情发生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强调号召下, 尊重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运用科学蔚然成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有效 落实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 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是对 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都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材料2抗战以前,存在着许多亡国论的议论。例如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 败。”“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抗战以后,公开的亡国论没有了,但暗 地是有的,而且很多。例如妥协的空气时起时伏,主张妥协者的根据就是“再战 必亡”。有个学生从湖南写信来说:“在乡下一切都感到困难。单独一个人作宣传 工作,只好随时随地找人谈话。对象都不是无知无识的愚民,他们多少也懂得一 点,他们对我的谈话很有兴趣。可是碰了我那几位亲戚,他们总说:“中国打不胜,会亡。”讨厌极了。好在他们还不去宣传,不然真糟。 农民对他们的信仰当然要大些啊!”这类中国必亡论者,是妥协倾向的社会基础。 这类人中国各地都有,因此,抗日阵线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妥协问题,恐怕终战争 之局也不会消灭的。当此徐州失守武汉紧张的时候,给这种亡国论痛驳一驳,我 想不是无益的。-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3门德列捷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 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 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三百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 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 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 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结合上述材料,思考:(1)科学思维有哪些特征 如何理解这些特征 (2)上述材料分别主要体现了科学思维的哪个具体特征 交流展示:(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 认识对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 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 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 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 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2)材料1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材料2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 具有预见性。材料3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三、课时小结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 的思维。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 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 统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的结 果具有可检验性。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围绕科学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展开。学习科学思维的含义,借用了新冠 肺炎疫情的背景资料,通过对疫情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和对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肯 定,帮助学生领悟科学思维的含义。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 的关系是本课时学习的一个难点,需要向学生强调它们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简 单的前者包含后者的关系,科学思维是对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概括 和总结,对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学习科学思维 的特征,选取了与科学思维三个特征相关的事例材料,通过对事例材料的阅读, 加深学生对科学思维特征的理解。备课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检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当今中国共产党面临世界上 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复杂局势、艰巨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 时代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合乎人民意愿,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当今中国 的实践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个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着 一场最宏大最独特的伟大实践创新、最宏阔最深刻的伟大社会革命,用科学的理 论推动正在创造的实践,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逻辑范 畴。我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党的 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 的变化,这一切都是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新实践的时代产物。实践证明,在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 中国制度,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迥异于西方模式、西方道路、西方制度,是中国思想指引中国行动、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际、中国 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成果。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中国共 产党人的伟大实践。新征程上我们会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 需要中国钥匙开启中国之锁、中国经验指导中国实践;面对世界乱局、国际危局、 人类困局,如何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需要中国智慧解答世界难题、中国方案助力人类发展。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 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成功实践,显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践逻辑的力量。逻辑的强大构成思想的强大。历史逻辑是前提,发展逻辑是方向,现实逻辑是基础,理论逻辑是核心,实践逻辑是目的,既自成系统、完整清晰,又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贯穿其中的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逻辑体系的理论依据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现实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关好生活的向往;实践基础是长期积累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经验,特别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灵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逻辑体系,有助于我们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