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9 昼夜交替 课件(共5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9 昼夜交替 课件(共55张PPT)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1. 将昼夜变化的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知道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2. 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
★3. 了解人类由天动到地动的探索地球自转的历程。
教学目标
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认识昼夜现象
清晨,太阳升上天空。,我们可以欣赏到这壮丽的景象。
认识昼夜现象
日落时分,太阳缓缓落下。夜幕降临,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夜景。
认识昼夜现象
认识昼夜现象
光线
认识昼夜现象
认识昼夜现象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时看作白天,把金乌休息时看作夜晚。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三足金乌-中国古代对于昼夜形成的解释
托勒密
(公元100年—168年)
古希腊天文学家、 地理学家、占星学家和光学家。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研究日月星辰的构成和运动方式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
托密勒的地心说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地心说
古希腊科学家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上中学时就对天文学很感兴趣,曾跟着老师在教堂的塔顶上观察星空。他相信研究天文学只有两件法宝:数学和观测。他不辞劳苦,克服困难,每天坚持观测天文现象,30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可靠的数据,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终于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了“日心说”,认为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太阳围绕地球转动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哥白尼日心说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地心说” “日心说”
提出的人物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托勒密
哥白尼
地球是球体
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所有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太阳在宇宙中心,
太阳是不动的,
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学说 地球形状 宇宙中心 环绕中心的群体 地球的运动方式
地心说
日心说
地球
太阳
所有日月星辰
地球及其他行星
静止不动
自转且绕太阳转
球体
球体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1.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    
  2.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
  3.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1. 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白天进入夜晚。
  2. 继续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夜晚进入白天。
  3.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当中国处于清晨时,哪些国家正处于傍晚。些国家正处于夜晚。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地球上的昼夜现象: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是白天,没有照亮的地方是夜晚,明暗过渡的地方就是清晨与黄昏。
昼夜的形成与太阳的照射有关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
活动步骤:
(1)创造黑暗环境,在地球仪上的中国位置贴上贴纸;
(2)将手电筒放在支架上,调节与地球仪之间的距离,让光斑大小与地球仪大小大致相同;
(3)观察并思考:
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代表什么?
白天和黑夜的交界处光线是什么样的?
白天和黑夜的交界处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
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处于白天,哪些国家处于夜晚?
这几种转动方式是否能够产生昼夜交替?
如果可以,它们产生的昼夜交替有什么不同?
活动材料:
贴纸
地球仪
手电+支架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分别代表什么?
白天和黑夜的交界处光线是什么样的?
白天和黑夜的交界处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
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处于白天,哪些国家处于夜晚?
这几种转动方式是否能够产生昼夜交替?
如果可以,它们产生的昼夜交替有什么不同?


夜半球
昼半球
清晨或傍晚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假设与猜想
  
1 画图说明你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2 有多少种假设?我们的假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大胆想象:地球和太阳有哪些可能的运动状态?
地球不动
太阳自转
地球自转
太阳绕地球转
地球绕太阳转
太阳不动
太阳绕地球转并自转
地球绕太阳转并自转
……
假设与猜想
假设与猜想
假设与猜想
太阳的运行速度是250千米/秒,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照这样推算太阳绕地球一圈需要1046.6小时,大概43天。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假设与猜想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不会24小时内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假设与猜想
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地球绕太阳一圈为365天
假设与猜想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要约8760个小时的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假设与猜想
3.地球自转
4.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哪种情况更加符合真实的情况?
假设与猜想
“地球自转,不公转”时,地球自转一周就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如果是这样,地球上某地的昼夜长短、气温变化就天天一样,不会出现差异,也就不会发生四季变化。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假设与猜想
只有“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才会既有昼夜变化,又有四季变化,才符合真实的情况。
假设与猜想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产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经过观察,人们发现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与昼夜交替发生一次的时间吻合。
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绕太阳公转会产生昼夜交替,但地球离太阳1.5亿千米,运行速度为250千米/秒,照此速度,绕太阳一周需要8760小时,即365天完成一次昼夜交替。
太阳绕地球公转
太阳绕地球公转会产生昼夜交替。但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运行速度250千米/秒,照此速度推算,它绕地球一圈要1046.6小时。即43天发生一次昼夜交替。
假设与猜想
模拟地球自转
1.坐在转椅上,限制左右侧视野。
2.让同伴逆时针转动椅子。
在实验中,地球上的人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从左眼帘出现,从右眼帘消失,呈顺时针旋转,这与我们平时观察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相一致,由此反推,让学生感受昼夜交替的成因。
活动步骤:



西



西
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
模拟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依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视运动,可以推理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
你能够判断清晨和傍晚了吗?
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
清晨
傍晚
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
模拟地球自转
我说你转
我转你说
边转边写
例:我说“中国、傍晚”,你按照正确方向将地球仪转动到中国的傍晚时刻。
例:我将中国转到昼半球的中间位置,你说出“正午”。
例:当中国在白天时,处于清晨、傍晚、夜晚的国家有哪些?(列举一个)
清晨
上午
黎明
下午
正午
傍晚
晚上
午夜
请解释:为什么会产生时差?
模拟地球自转
模拟地球自转
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转动,从北极看是逆时针方向,南极看则是顺时针方向,约24小时转一圈,所以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约为24小时。
太 阳 平 行 光 线
模拟地球自转
傅科(Jean-Bernard-Léon Foucault,1819~1868) 法国物理学家。1819年9月18日生于巴黎,1868年2月11日卒于巴黎。他最著名的发明是显示地球自转的傅科摆。除此之外他还曾经测量光速,发现了涡电流。他虽然没有发明陀螺仪,但是这个名称是他起的。在月球上有一座以他命名的撞击坑。傅科的“知识权利”哲学思想也有很大影响。
地球自转
1851年法国科学家当众在大厅的顶上悬挂了一条67米长的绳索,绳索的下面是一个重28千克的大摆锤。摆动实验进行几小时后,它的轨迹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傅科的实验装置叫作“傅科摆”,今天在很多天文馆和科技馆也能看到它。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这是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证明了地球在慢慢自转。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反而觉得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在移动呢?
地球自转
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
延时摄影拍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
北极星
:在地轴延长线上
地球自转
这张图是地球自转的证据之一,拍摄者采用定焦长时间曝光拍摄,星体的运动轨迹会在照相机底片上留下。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处于人们的视觉中心,所以北极星看起来“不动”,而其他星体旋转。地球自转的证据还有很多,南北半球植物自然缠绕方向,地球上的台风、龙卷风,傅科摆、水流旋涡现都是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
地球自转
地球对所有物体产生了吸引力,而且地球上的人、房屋、山川、河流等一切都在跟着转动,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转动。而日月星辰离得比较遥远,所以我们能够观察到它们的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水面上漂浮的物体最终都会漂向岸边。假如我们在北半球,就会因为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最终会被冲刷到右岸,而在南半球则会相反。如果你观察地球南北半球的台风和飓风,会发现它们的旋转方向相反,其中北半球为逆时针旋转,南半球为顺时针旋转。
为什么地球的南北两极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为什么金星上看到的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昼夜交替可能会对地球上的生物带来什么影响?
拓展思考
延伸阅读
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活动手册第9页拓展资料,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寻找更多地球自转的证据!
拓展
学科学 爱科学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