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知识点梳理】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春秋战国·秦国商鞅变法(1)时代背景: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2)内容:推行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建立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3)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2.北魏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1)时代背景: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北魏政权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内容:迁都洛阳、改革官制、建立士族阶层、均田制、禁胡语、改汉姓影响:推动了民族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3.北宋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1)时代背景:三冗问题、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庆历新政(2)内容·富国强兵: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征兵制取代募兵制(3)影响:实现了富国但强兵效果不好;加重人民负担,引发党争4.明朝张居正改革/万历新政(1)时代背景: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严重(2)内容:考成法、一条鞭法(清丈土地;将田亩税、人头税和役银合并折银征收)(3)影响: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去世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全部废止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维新变法·1898年(1)原因:甲午战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思想的发展(2)开始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3)内容:开放言路、精减机构、鼓励民资发展、废八股、派遣留学生、设武备大学堂(4)结果:变法失败,慈禧太后临朝训政,光绪帝被囚禁,康梁逃亡,戊戌六君子被杀(5)失败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皇帝未掌握实权(6)意义:推动了日后清政府自我改革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901—1911年)(1)背景: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2)内容:改总理衙门、编练新军、1905年废科举与预备立宪(3)实质:是戊戌维新变法的延续并深入,目的是遏制革命势力,维护清政府统治3.民国时期的经济改革(1)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鼓励性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进行币值改革(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白银国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第二春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过渡时期(1)三大改造(1953—1956年):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民主改革·构建三大政治制度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良好开端: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提出与中共八大召开(2)曲折探索:1958年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3)总结经验: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四个现代化(4)取得成就:初步建立起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经验4.改革开放时期·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乡镇企业、乡村振兴战略(2)城市改革: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3)对外开放: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加入世贸、自贸试验区(4)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毫不动摇(5)全面改革: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6)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特思想【巩固提升】1.学者柏杨说:“‘变法’是人类智慧所能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把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以下改革与上述文字最贴切的是( )A.战国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两税法改革 D.宋王安石变法2.据《六国年表》载,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封商鞅为列侯,以封地称商君。又据《商君列传》载,商鞅封于商、洛十五邑,在封邑中“南面而称寡人”,在其封邑拥有封君和可驱使的武装。材料表明,商鞅变法( )A. 取得了显著社会效果 B. 得到了封邑之地的支持C. 变革旧制度并不彻底 D. 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3.针对北宋中期出现的财政危机,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一主张旨在( )A.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B.废除重农抑商政策C.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 D.切实解决农民困境4.1993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表述道:“全年城镇新安排就业700多万人,年末城镇待业率为2.3%。”1994年,有关内容改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5万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6%”。以上关于就业状态用词的变化反映了( )A.思想解放助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市场机制的无序性弊端已显现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力5.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旨在( )A.推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落实中共八大确立的主要任务C.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推动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目标6.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此后不久,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盛赞“萧规曹随”,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这表明朝廷( )A.推崇儒家治国理念 B.强化权力的制衡C.对改革未形成共识 D.重视前朝的经验7.魏晋南北朝时,大批北方流民南移江南虽是主流,但流民“回迁”北归现象也时有发生,“至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士,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士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据此可知,当时的“回迁”( )A.缓解了江南的人口压力 B.催生了孝文帝汉化政策C.加剧了北方战乱的发生 D.是南北文化趋同的结果8.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A.求富强国 B.以商立国 C.实业救国 D.富民兴国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是从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A.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经济特区 B.阶级斗争一国两制无私奉献C.市场经济勤俭节约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注重环保小康社会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作者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不同认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2.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商鞅受封列侯,拥有自己的武装,说明商鞅变法“废分封,推行县制”的政治变革具有不彻底性,故答案为C项;材料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依然存在分封制,无法判断其效果和影响,排除A、D两项;商鞅受封为列侯,可以说明商鞅变法得到了君主支持,但不能说明得到了封邑之地的支持,排除B项。3.答案:A解析:材料“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意思是不增加民众的赋税,同时还能保证政府财政的富足,由此可知,王安石强调的是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即“开源”,A项正确;宋代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废除这一政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中的“开源”思想,没有涉及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也不能体现切实解决农民困境,排除CD两项。故选:A。4.答案:A解析:这些用词变化体现了摆脱旧有观念的束缚,依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寻找多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可见思想解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市场机制的无序性,排除B项;材料主旨未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排除C项;“激发了经济活力”的表述缺乏材料依据,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4月(中国)。据材料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可知毛泽东旨在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不是推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排除B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在1958年5月制定,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C解析: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至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士,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土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崇尚儒学,推崇汉化政策,使得南方避难的中原士族又相继北归,说明当时的“回迁”是南北文化趋同的结果,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南方避难士族的影响,没有体现江南的人口压力,排除A项;根据材料“至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士,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土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孝文帝改革对南方避难士族的影响,没有强调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催生因素,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南方避难士族的影响,没有体现北方战乱的发生,排除C项。故选:D。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的目的。选择A:洋务运动(即洋务新政)的目的是“自强”“求富”,清末新政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的目的是推动工商实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二者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求富强国。排除B:“以商立国”始终不是清政府的治国指导思想。排除C:实业救国的主体是民族资产阶级,而非清政府。排除D: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都是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无法体现“富民兴国”。9.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经济特区都是从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故A正确;阶级斗争是在文革时期,故B错误;市场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故C错误;小康社会是在21世纪提出来的,故D错误。故选:A。10.答案:(1)材料一着眼于思想观念,认为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材料二着眼于政治体制,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体制,为建立现代国家做出了有益尝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2)认识:①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和爱国运动的发展;②有利于中国经济、政治的近代化;③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⑤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的理解和认识。(1)从材料一中的“……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一处可以看出材料一着眼于思想观念,认为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从材料二中的“……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一处可以看出材料二着眼于政治体制,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体制,为建立现代国家做出了有益尝试,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2)该题属于相对开放的试题,在回答时要注意所谈认识要紧紧围绕本题的中心思想——戊戌变法作为现代化起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不可以一味地乱谈,具体例如:①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和爱国运动的发展;②有利于中国经济、政治的近代化;③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⑤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