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点梳理】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演变历程朝代 户籍制度概况战国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一伍编排户口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分户籍(百姓)、宗室籍(皇室)、宦籍(官吏)、市籍(商贾)两汉 丞相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专门人员主管户籍,百姓编户入籍称“编户齐民” 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势力强大,户籍散乱东晋 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登记,北方南渡居民以白籍登记隋朝 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唐朝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两宋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 按职业划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一旦定籍,世代相袭明朝 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以里甲制为基础编造“黄册”清朝 基本沿袭明制;但受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影响,户籍管理相对松弛2.户籍特点:以家庭为本位,具有世袭性和身份等级性3.户籍功能:征收赋税徭役兵役、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4.历史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束缚了人口自由流动,不利于古代工商业发展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历代基层组织·从秦汉到明清县都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朝代 基层组织概况秦汉 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教化)、啬夫(赋税和狱讼)、游徼(捕盗) 里设里正;乡里外设亭,亭设亭长(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后代沿袭乡里制度唐朝 农村以百户为里(里正),五里为乡;城内设坊(坊正),郊外设村(村正)明朝 里甲制,十户为甲(甲首),一百一十户为里(里长)2.历代社会治理·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朝代 社会治理概况秦汉 建立什伍组织,五户为伍,十户为什,百户为里,互相监督唐朝 建立邻保制度,四户为邻,五户为保,互相监督北宋 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十户为保,五保为大保,十大保为都保进行军事训练)明朝 以里甲制为基础;王守仁在南赣推行十家牌法(十户为牌,轮流监督)清朝 清初实行里甲制;中后期推行保甲制(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 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历代社会救济(1)形成原因①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救助②受儒家民本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影响③社会救济可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根本)(2)演变历程朝代 社会救济概况两汉 政府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 既重视官方救济,也提倡民间救济;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两宋 宗族内部救助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明清 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善堂、善会)特点①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为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②社会救济(民间救济、宗族内部救济、慈善组织)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2.历代优抚政策·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仅作了解)朝代 优抚政策概况秦汉 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唐朝 设养病坊两宋 设福田院元朝 设众济院明清 设养济院;明初朝廷优抚高龄老人(80岁以上月给米5斗、酒3斗、肉5斤)【巩固提升】1.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材料中乡约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基层治理 C.确立儒学权威 D.强化重农抑商2.中国古代的义庄是以宗族为单位的,自主设立赡济族人的田庄。据统计,宋代苏州共设立了4个义庄,明代苏州也只设立了8个义庄,而清代的苏州义庄共设立了128个,其中大部分设立于1840—1911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方救济系统的失灵 B.传统宗法观念的复兴C.社会局势动荡的加剧 D.自然经济模式的解体3.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开始全面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史称“版籍”“版图”。“版籍”“版图”的出现( )A.加重了农民负担 B.便利了赋税征收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确立了土地私有4.公元609年,隋炀帝诏令各地重新核定户籍,“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这一措施( )A.减轻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B.加强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C.将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二为一 D.保障隋政府的租庸调收入5.明清时期,发生饥荒时,徽商自发地对本族进行救助,认为“凡救灾捍患,……事至力任之,不惜劳费。”他们还大量购买祠田、族田,用于宗族内部救济。徽商的上述行为( )A.创新了商业经营模式 B.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C.充当了社会救济主体 D.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6.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C.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政府主导手段增多7.北宋张载任官时,以“不刑一人”为理想的治政标准。他常设酒食招待乡里的老人,询问其疾苦,并教导他们训诫子弟的方法;为使县里颁布的文告家喻户晓,他还常把乡长们召集到衙门,“谆谆口谕,使往告其里闾”。这些做法( )A.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B.反映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C.强调了基层教化的作用 D.利用乡约以净化民风民俗8.秦汉时期在地方推行由官定物价标准的“平贾”制,秦朝至西汉初期平贾的制定属于县,到了西汉中后期,平贾的定价中心由县转移到了郡。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治理能力的逐步提高 B.地方行政权力趋于膨胀C.政府对物价干预日渐松弛 D.抑商政策得到有效贯彻9.晚唐五代藩镇体制中,国务、商税使、知市等职务几乎都涉及贸易。另外,在使职差遣制原则下,各地藩镇还陆续创置了一系列与军政脱钩的职能部门,如茶务、酒务等,五花八门的手工业作坊,乃至医院、画院等服务性机构。藩镇的这些举措( )A.体现出地方治理的多元化 B.扭转了封建王朝的走向C.导致割据型藩镇日益增多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至五代自然灾害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破坏性最强的是旱灾、水灾和蝗灾,这三大自然灾害给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的苦难。我国古代水旱灾害的发生在时空分布上有着一定的规律,西周到五代的旱灾多发时段共有9个,水灾多发时段共有8个。中国古代的水旱灾害频繁,分布的地域也极广泛,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时期内,北方旱灾爆发频率高于南方,西部高于东部;水灾发生的情况则正相反。蝗灾是中国古代仅次于水旱灾害的自然灾害,历代对蝗虫危害的记录都惨不忍睹。如晋永嘉四年(310年)五月,“幽、并、司、冀、秦、雍等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马毛,皆尽”。蝗灾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下表西周至五代自然灾害统计简表朝代 年份 发生次数 旱 水 蝗虫 地震 歉饥 霜雪 雨雹 疫 风 地沸周 825 89 30 16 13 9 8 7 5 - - -秦汉 441 375 81 76 50 68 14 9 35 13 23 -三国两晋 200 304 60 56 14 53 13 2 35 17 54 2南北朝 169 315 77 77 17 40 16 20 18 17 33 -隋 37 22 9 5 1 3 1 - - 1 2 -唐 289 493 129 115 34 52 24 27 37 16 63 -五代 53 51 26 11 6 3 - - 3 - 2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开元初年,山东、河北、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宰相姚崇认识到蝗灾与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的内在关联,主张积极灭蝗,其主张也得到唐玄宗批准。经过审时度势,姚崇提出“夜火坑埋法”灭蝗,派出御史担任捕蝗使,分道指挥山东等地的除蝗工作,并将灭蝗成效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标准。为鼓励百姓积极灭蝗,在这次捕蝗行动中,蝗区还采取了捕蝗给粟的奖励办法,《朝野金载》记载:“敕差使与州县相知驱逐,采得一石者与一石粟;一斗粟亦如之。”姚崇治蝗不仅仅停留于灭蝗,还积极开展灾后抚恤工作,如放贷、蠲免钱粮等,从而使生产迅速恢复,也使得大灾之后没有出现大荒。“姚崇治蝗”是唐朝乃至我国古代灾害治理的成功典范,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的突出表现,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摘编自田一颖、刘利民《“重人事轻天命”——姚崇灭蝗思想与实践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至五代自然灾害发生所呈现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姚崇治蝗”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进行道德教化……宣讲圣谕……可知乡约加强基层道德教化旨在加强基层管理”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中央集权主要强调地方政府在行政、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服从中央领导,而乡约属于基层自治范畴,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权威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便已确立,排除C项:材料强调乡约的主要作用在于“道德教化”而不是强化重农抑商,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据本题材料“据统计,宋代苏州共设立了4个义庄,明代苏州也只设立了8个义庄,而清代的苏州义庄共设立了128个,其中大部分设立于1840—191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和明代时期,苏州义庄数量较少,但是清代苏州义庄数量却较多,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列强的入侵,统治的腐朽,加剧了社会局势的动荡,C项正确;义庄数量多,不代表官方救济系统的失灵,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社会局势对义庄的影响,并不是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排除B项;义庄的数量,与自然经济模式关系不大,且这一时期,自然经济尚未完全解体,排除D项。故选:C。3.答案:B解析:由材料“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无法得知农民负担的轻重,故A项错误;据“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方便按户籍进行赋税的征收,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意在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户籍的编制并没有体现土地的性质,故D项错误。4.答案:B解析:据本题材料可知,隋炀帝诏令各地重新核定户籍,并且对户籍登记不实者严厉处罚,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政府对社会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加强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保甲制,而且将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二为一是在清朝,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保障隋政府的租庸调收入,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发生饥荒时,徽商自发地对本族进行救助”与“他们还大量购买祠田、族田,用于宗族内部救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徽商在饥荒时期对本族的自发救助行为以及购买祠田、族田用于宗族内部救济,体现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这种行为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B项正确;题干中的行为并没有体现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而是体现了徽商的社会责任和宗族救助的传统,排除A项;材料虽然描述了徽商在社会救济中的作用,但题干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断定徽商是否成为社会救济的主体,因为社会救济还可能包括政府、其他商人、慈善机构等多方面主体,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限制上,而徽商的救助行为是基于社会责任和宗族内部互助,与政策层面的重农抑商没有直接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在扶贫手段上既有政府主导,也有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扶贫手段增多,D项正确;周、汉、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去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历代延续,排除A项;材料中的中国古代扶贫工作并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地制宜注重方法,排除B项;材料中的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C解析:张载为官时期,重德轻刑,利用基层的乡老、乡长来劝谕百姓,体现了其重视基层教化的作用,C项正确;张载经常召集乡老乡长,并非无为,排除A项;律令儒家化强调的是法律中渗透了大量儒家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张载为官时期,并未提到对乡约的利用,排除D项。故选C项。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秦朝至西汉初期平贾的制度属于县,到了西汉中后期,平贾的定价中心由县转移到了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平贾”制逐渐演变为郡主导,政府加强了对市场价格的管理,反映出大一统的背景下国家治理能力的加强,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平贾的定价中心变化,不能说明地方行政权力趋于膨胀,排除B项正确;政府对物价干预日渐严格,而不是松弛,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晚唐五代的藩镇体制中,涉及经贸文化的职务和机构较多,联系时代特征,可知作为一种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地方治理体系,藩镇体制采取的这些举措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出地方治理的多元化,A项正确;藩镇的这些举措体现出地方治理的多元化,没有扭转封建王朝的走向,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藩镇的这些举措体现出地方治理的多元化,C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藩镇的这些举措体现出地方治理的多元化,D项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A。10.答案:(1)特点:灾害种类多;波及地域广;造成损失重;带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带有周期群发性。(2)措施:提出“夜火坑埋法”灭蝗;强化政府灭蝗的行政职能;通过奖励调动民力;注重灾后抚恤,积极恢复生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蝗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心理恐慌;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作出了贡献;为后世的蝗灾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破坏性最强的是旱灾、水灾和蝗灾”,得出特点一灾害种类多;根据材料一“幽、并、司、冀、秦、雍等六州大蝗”,可以得出特点二波及地域广;根据材料一“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可以得出特点三造成损失重;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水旱灾害频繁,分布的地域也极广泛,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时期内,北方旱灾爆发频率高于南方,西部高于东部”,可得出特点四带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区域性;根据材料一“我国古代水旱灾害的发生在时空分布上有着一定的规律”,可以得出特点五带有周期群发性。(2)措施:根据材料二“姚崇提出“夜火坑埋法”灭蝗”,得出措施一提出“夜火坑埋法”灭蝗;根据材料二“派出御史担任捕蝗使,分道指挥山东等地的除蝗工作,并将灭蝗成效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标准。”,可以得出措施二强化政府灭蝗的行政职能;根据材料二“蝗区还采取了捕蝗给粟的奖励办法”,可以得出措施三通过奖励调动民力;根据材料二“还积极开展灾后抚恤工作,如放贷、蠲免钱粮等”措施四,可以得出注重灾后抚恤,积极恢复生产。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二“姚崇治蝗是唐朝乃至我国古代灾害治理的成功典范,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的突出表现,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蝗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心理恐慌;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作出了贡献;为后世的蝗灾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