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措施。2. 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3. 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4.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学科核心素养1. 政治认同: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和培育中华 民族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科学精神:科学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阐 述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 内涵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懂得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作 用,以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公共参与: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措施;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作用。 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教师准备指导学生查阅反映民族精神的相关文献资料,搜集爱国主义的事例,搜集整合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案例。精选素材,科学设置情境,精 心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查阅反映民族精神的相关文献资料,搜集爱国主义的事例,搜集整合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案例。情景导入 导入一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坚定历 史自信、文化自信,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 大文明,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导入二视频导入:超燃国风MV《 大运会遇上三星堆》我听过三千年前蚕 从鱼凫唱的歌 也看过金杖刻下古蜀更迭里的梦 西南边神鸟鸣日神树通天许下愿纵目面立人间展开了画卷我看过堆列三星闪耀显古蜀之眼 也听过激扬青春向上唱诵的赞歌2023年7月27日,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2023年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举行。 当大运会遇上三星堆会发生些什么 精彩课堂总议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子议题一:“大运会遇上三星堆”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发展情景材料一 视频:《三星堆亮相大运会开幕式》。成都大运会的吉祥物-神鸟。大运会现场,一场光影秀让观众为之惊叹。应用高 科技投影技术,金沙遗址馆原状保留的考古现场,化身时空穿越的背景和起点。 在光影的投射下,神鸟翩翩起舞,将圣火洒向大地。太阳神鸟、大运会运动形象, 古今文化信物交替出现,人类璀璨的文明成果在蓉城交汇,让世界见证天府文化 与大运精神的交汇融合。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来助阵!开幕式上的表演环节,舞蹈演员的造型,来源于三 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演员们戴的面具,原型是青铜纵目面具,同样来自三 星堆遗址。情景材料二 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踏访广元市 翠云廊,看“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古道古柏群落;走进德阳市三星堆,看“沉睡 数千年,一 醒惊天下”的古城遗址。7月29日,在返京途中,习近平总书记来 到陕西省汉中市考察,在汉中市博物馆,观看历史文物展陈,强调守护好中华文 脉。总书记的川陕之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也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 现代文明的宣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 荣光。议题探究: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学生互动1:观看三星堆亮相大运会开幕式相关视频,谈谈你的感想。 学生互动2:大运会还有哪些“三星”元素 学生互动3:“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到底因何被人称为奇迹 教师点拨:三星堆遗址所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反映了与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 区文明的紧密联系,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总体特征的 有力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乃至世界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学生互动4:以大运会中的“三 星”元素为例,讨论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 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教师“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文物,在大运会上以生动活泼的形式 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形式的 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 批判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是发 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 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批 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时代内涵,体现时代精神是 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大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环节,舞蹈演员的造型、戴的面具 都来源于三星堆遗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成都大运会的吉祥物-神鸟及其展 示出的寓意和精神,这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 晶。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文化创 新的源泉和动力。当然,文化创新还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需要坚持正确方 向和克服错误倾向。我们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 育人。学生互动5: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区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呢 交流分享。教师精讲: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 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 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 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教师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中国延续五千多年的历史与传承,更要展示当下中 国的无限活力与勃勃生机。在五千年前的蛮荒时代中国就能创造出璀璨的文化, 五千年后,正在大步迈进现代化的中国必能赓续千年荣光,再现并超越历史上的 每一次辉煌,一个更加繁荣、强大、充满无限可能的中国必将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子议题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践行民族使命情景材料一个个响亮的“两弹一星”元勋的名字,一个个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钱三强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彭桓武说:“回国不需要理 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王淦昌说:“愿以身许国 · …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为了国家需要,几番变更研究方向,隐姓埋名30载,磨砺出“国之锋芒”。他喜爱古典文学,一言一行深深积淀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精 神与风骨。报效祖国,不忘初心,立鸿鹄之志;个人修身,谦虚持守,行淡泊之 道。独立自主,用轰动世界的“于敏方案”为中国研制氢弹打开了一扇大门。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于敏, 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一个绝密了30年的名字,一个铸核卫盾一甲子的传奇, 一辈子为国家为民族保驾护航的民族脊梁!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少年勤学,青年担纲,成了国家的栋梁。导弹、 卫星、嫦娥、北斗都是属于他的传奇。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 星,42年为中国造34颗卫星,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他始终坚持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 斗导航”,背后都有他筹谋、忙碌的身影;他将6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中国的航 天事业;如今,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他仍然在呕心沥血、奋斗不息。议题探究: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学生互动1:结合情景材料,“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从“两弹一星”精神中,你能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吗 学生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 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学生互动2:钱三强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于敏-“中国氢 弹之父”,为了国家需要,几番变更研究方向,隐姓埋名30载,磨砺出“国之锋芒”。 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些伟大的科学精神共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对你有何启示 教师精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 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 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从“两弹一星”元勋身上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 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 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 的精神火炬。学生互动3:结合情景材料,谈谈“两弹一星”精神是怎样铸就的以及中华民族 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在那火热的建设年代,钱三强、于敏、孙家栋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汗水和热血 洒在茫茫戈壁,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铸就了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铸就了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 神等。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它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它们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丰富和发展,都是重要内容。中华民族 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薪火相传,越燃越旺。学生互动4:结合情景材料,谈谈“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价值。交流如何弘扬 民族精神。教师精讲:“两弹一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 远的精神火炬,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向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堂小结本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阐明我们应该坚持古为 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学生懂 得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的人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本课的教学,让 学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教学研讨本课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学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 眼点,强化政治认同,坚定爱国主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此,精选素材,科学设置教学情境,以中华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让学生理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解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将爱国 主义的教育落到实处。本课教学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堂生动的德 育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 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