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1.光源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比较常见的有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等。3.人造光源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等。4.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5.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是月光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它们是反光物体6.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热能转化为光能7.像蜡烛那样通过燃烧发光的光源:油灯、木材、篝火、酒精灯、火把等等。8.细钢丝发光现象: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9.像钢丝那样通过通电发光的光源:白炽灯光、激光、白炽灯、日光灯、高压钠灯、霓虹灯、发光的二极管、手电筒等。10.闪电是碰撞摩擦发光。烟花、炸药是爆炸发光。11.学生活动手册:给这些光源分类,是自然光源的在( )里写“1”,是人造光源的写“2”。太阳( 1 ) 火炬( 2 ) 闪电( 1 ) 激光( 2 )篝火( 2 ) 极光( 1 ) 油灯( 2 ) 霓虹灯( 2 )白炽灯( 2 ) 手电筒( 2 ) 萤火虫( 1 ) 发光水母( 1 )12.学生活动手册:是光源的在“□”里画“√”,不是光源的画“○”。反光板 发光水母 广告牌彩虹 发光二极管 油灯13.实验一:点燃蜡烛,观察它燃烧发光的过程实验要求:动手点燃一支蜡烛,并且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发光的过程,想一想蜡烛究竟是怎样发光的。实验现象: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实验结论:蜡烛是通过燃烧发光的。14.实验二:给细钢丝通电,观察钢丝发光的过程。实验要求:给钢丝通电,仔细观察钢丝发光的过程,看看钢丝是怎样发光的。实验材料:钢丝球、带导线的鳄鱼夹、沙盘、电池等等。实验方法:1.从钢丝球中抽出一根细钢丝,将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分别夹在细钢丝的两端。2.将两个鳄鱼夹立在沙盘中,把其中一根导线固定在电池的电极上。3.用另一根导线碰触电池的另一极,观察细钢丝发光的现象。实验现象:细钢丝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实验注意点:整个过程中细钢丝处于高温状态,所以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触碰它。两节电池最好放置在电池盒中。实验结论:细钢丝是通过通电发光的。2.光的传播1.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或云间空隙、汽车远光灯、激光灯都有光束射出的光线都是直的,说明光的传播路线是一条直线2.关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这个实验,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就已经做过类似的实验。这个实验我们称之为小孔成像实验。3.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4.实验一:探究光在烟雾中的传播实验材料:线香、透明的玻璃容器、激光笔、打火机等等。实验方法:①把几支点燃的线香放入透明的玻璃容器内,盖上盖子。②待充满烟雾后,打开激光笔,并使光束从各个方向射入玻璃容器,观察光束在烟雾中传播的现象。实验现象:光不管从哪个方向射入玻璃容器中,都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没有拐弯。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5.实验二:探究光在空气的传播实验材料:手电筒、硬卡纸、橡皮泥等等。实验方法:①剪三张同样大小的硬卡纸,在每张硬卡纸中间挖个小孔。②用橡皮泥固定硬卡纸,使它们保持直立。③左右移动硬卡纸,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实验现象: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只有当所有硬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为什么只有在所有硬卡纸的小孔处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只有所有硬卡纸的小孔处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光才不会被遮挡住,我们才能够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6.图片上的学生排整齐了吗?你是如何判断的?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光线遇到物体阻挡后会在物体后方形成影子。在阳光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 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一排的影子都重合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可以判断他们排整齐了。7.两千多年前,古代学者墨子做的小孔成像实验实验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沿着直线传播。8.模拟小孔成像实验实验材料: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蜡烛、剪刀、笔等等。实验方法:(1)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纸杯口,(2)用笔尖在纸杯的底部扎一个小孔。(3)点上蜡烛,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见清晰的图像为止。实验注意点:一定要慢慢的耐心的调整调整纸杯与蜡烛之间的距离,一直到能够看到清晰的蜡烛图像为止。实验现象:在实验中看到了清晰的蜡烛图像,蜡烛图像是倒立的。9.为什么蜡烛图像是倒立的呢?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0.学生活动手册: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选择正确答案。1.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B )。A.人眼→准星→靶标 B.靶标→准星→人眼 C.人眼←准星→靶标2.皮影表演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C )。A.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B.光源→皮影人偶→幕布 C.光源→皮影人偶→幕布→人眼分别从蜡烛火焰顶端A和底端B画直线至小孔并延伸,解释小孔成像为什么是倒立的。我的解释: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3.光的反射1.镜子中的小姑娘脸看起来黑黑的,我们怎样才能用镜子让她的左脸亮起来?我们可以用一面或几面镜子将阳光或者其他光线照射到她的左脸上。2.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3.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白天看清楚路面,是因为路面反射太阳光。在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倒影,因为水反射太阳光。夜晚我们能看见月亮,因为月亮反射太阳光。我们能看清楚书上的字,也是因为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照镜子就是利用镜子反光的原理。“阳光接力打靶”游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用一面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4.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好,在众多的物体当中,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因为镜子表面非常光滑。5.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月光是从哪里来的?月球本身既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所谓的月光不是月亮发出来的,而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6.潜望镜就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7.制作潜望镜所需材料:硬纸盒、镜子、剪刀等等。制作方法:①再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一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②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一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斜线与纸盒底面保持45°。③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④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⑤像图中那样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⑥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8.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光沿着直线传播,经过两个反射镜,使光经两次反射之后而折向眼中。9.潜望镜的工作原理示意图:10.人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当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或者不发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通过眼睛的折光部分,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图像,然后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产生视觉,人就看到了物体。11.学生活动手册:下面情形中,哪些属于光的反射 在“□”里画“√”。4.七色光1.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彩虹?夏天雨后,背对太阳,常常会看见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又称为彩虹。彩虹的颜色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红色在上,紫色在下,依次排列。另外,瀑布附近也常出现彩虹,晴朗的天气里向空中洒水或喷水雾,亦可以出现彩虹。其实只要空气中有小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彩虹通常在下午,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2.阳光明媚且光线具有一定的角度是形成“彩虹”的必要条件。3.制造彩虹方法1:用镜子制造彩虹所需材料:镜子、一盆水、小石块、白卡纸等等。制造方法:①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用小石块固定,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②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彩虹”。制造出来的彩虹的颜色:赤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方法2:用水雾制造彩虹制造方法: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观察在水雾中出现的彩虹。制造出来的彩虹的颜色:赤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方法3:用三棱镜制造彩虹所需材料:三棱镜。制造方法:①手持三棱镜,让阳光能照射到三棱镜上。②调整三棱镜的角度,使透过三棱镜的阳光投射到地面上。制造出来的彩虹的颜色:赤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4.三棱镜的特点:三棱镜有三条棱,横截面为三角形,是透明的。5.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成7种颜色的光。6.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7.用镜子制造彩虹,是利用水将阳光分解成了七色光。用水雾制造彩虹,是利用水雾将阳光分解成了七色光。用三棱镜制造彩虹,是利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成了七色光。8.实验一:用手电筒做色光混合实验所需材料: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三只手电筒、白纸等等。实验方法:①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分别蒙在三只手电筒上,打开手电筒,在白纸上照出光斑,观察光斑的颜色。②将任意两种光斑重叠,观察重叠光斑的颜色。③将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观察重叠光斑的颜色。实验要求:将任意两种光斑重叠,观察重叠光斑的颜色。再将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观察重叠光斑的颜色。实验现象:将任意两种光斑重叠,观察到的光斑是什么颜色?红绿混合成黄色,红蓝混合成紫色,蓝绿混合成青色。将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观察重叠的光斑是什么颜色的?红绿蓝混合后就成为白色。实验结论: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9.实验二:用圆盘做色光混合实验实验材料:圆盘、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等等。实验方法:①将圆盘三等分,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②快速旋转圆盘,观察出现的现象。实验现象:快速旋转圆盘的时候,红绿蓝三种颜色不见了,看到的是白色。实验结论: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10.如果在圆盘上涂七种颜色,快速旋转时你会看到什么 如果在圆盘上涂七种颜色,快速旋转时你会看到各种颜色的光混合成了白光。11.学生活动手册:写出彩虹的颜色和出现的方向。从内圈至外圈按顺序写出彩虹的颜色:紫、靛、蓝、绿、黄、橙、红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东方。第二单元 热传递5.热传导1.冬天天气很冷,我们怎样才能使身体温暖起来呢?用暖手宝焐一焐,身体就暖和起来了。暖手宝传热让手暖和是固体与固体接触。对着自己的双手哈一口热气,双手就会暖和起来。哈气使手暖和是气体与固体接触。到温泉中泡一泡,身体就会暖和起来。泡温泉使身体暖和是液体与固体接触。喝一杯热茶,热茶会让身体暖和起来。喝热水使身体暖和也是液体与固体接触。2.热是怎么传递到衣物和板栗上的?用熨斗熨烫衣服,热通过熨斗传递到衣服上。熨衣服时,加热电熨斗的金属底板,金属底板的热量传递给与其接触的衣服,使衣服变热,变得平整。利用沙子炒板栗,热通过沙子传到板栗上。炒板栗时,沙子吸收大量的热量,再把热均匀地传给板栗,板栗很快就被炒熟了。3.生活中热传导的例子:用电饭锅煮饭,热由电饭锅传给了米饭。用炒锅炒菜,热由铁锅传给了蔬菜。热水器,热通过热水器中的镁棒传给了水,使水变得温暖。北方人冬天用的热炕,热由炕面传给了人。4.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5.解释生活中热传导的现象烙饼。烙饼时,火的热传递给锅面,饼与锅面接触,热传递给饼,饼受热变熟了。量体温。测量体温时,人体将热传给体温计的感温探头,感温探头变热,直到与人体温度相同,热传导就会停止。此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温度就是人体的温度。冷敷或者热敷。冷敷是皮肤的热传递给布包里的冰块,皮肤的温度降低,达到减慢血液循环的目的;热敷是布包里的热传递给皮肤,皮肤温度变高,以加快血液循环。吹头发。使用电吹风吹湿头发时,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另外电吹风吹出气体,加速空气流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头发上的水快速蒸发。电烙铁作画。电烙铁通电后被加热,烙铁把热传递给与其接触的木板,接触点的木板受热颜色发生改变,利用这种颜色变化完成作品。6.实验一: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探究的问题: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材料:凡士林、金属片、试管夹、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等。实验方法:①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②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另一端,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③加热另一块金属片的中心,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实验现象:在一侧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加热的地方向另一侧慢慢熔化。在中间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中间向四周扩散熔化。实验结论:无论加热金属片的中间还是边缘,金属片都会变热,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7.实验二: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探究的问题: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材料:铁架台、水槽、冷水、烧杯、热水、温度计等等。实验方法:①在烧杯中到一杯热水,并且放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②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热水和水槽中的冷水的温度。③5分钟后,再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热水和水槽中的冷水的温度,并比较两测量的温度。实验现象:烧杯中的热水温度会越来越低,水槽中的冷水温度会升高,一直到水槽中的冷水和烧杯中的热水温度相近或相同。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热在水中传递时,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说明温度不同的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热传导。8.学生活动手册:在下图中画箭头表示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情况。实验发现:无论是加热金属片的中央还是边缘,凡士林都会熔化,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热总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做与教材上相反的实验,将盛有冷水的烧杯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里,记录你的发现。实验发现:在相互接触的冷热不同的物体之间,热可以传递。热从水槽里的热水传到烧杯上,再传到烧杯中的冷水,最后烧杯里的水也慢慢变热。也就是说,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6.热对流1.把一小瓶红色热水放入冷水槽中,会看到的现象是:红色的热水会上升,到达冷水顶部会向四周流动,然后沿着水槽壁向下流动。2.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3.制作简易走马灯制作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剪刀、蜡烛、火柴、一根细绳、牙签、双面胶等等。制作方法:①在一个纸杯的侧面开两个口,将蜡烛固定在杯底。②在另一个纸杯的侧面开多个直角扇叶窗。③在杯底穿一根细绳,用牙签固定。④将两个纸杯口对口用双面胶黏合。⑤点燃蜡烛,手提细绳,走马灯就转起来了。简易走马灯的使用方法:当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我们会发现这个简易的走马灯转动起来了。简易走马灯转动原理:当我们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4.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粮食仓库中的对流现象。粮食仓库都装有天窗和地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仓库内的热空气上升后从天窗排出去,外面的冷空气从地窗进来,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所以仓库内能保持恒温,以免粮食受热生虫或者发霉变质。电冰箱中的对流现象。烧开水就是利用了水的对流。自然界中的风是依靠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的。冬天暖气片表面附近受热空气会向上流动。空调也是利用热对流的原理。5.实验一: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实验探究的问题: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材料:木头屑子、烧杯、冷水、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等等。实验方法:①把木屑放入水中。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③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实验注意点: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小心烫手。实验现象:烧杯底部中间位置的木屑会上升,到达水面处会向四周扩散,然后沿着杯壁附近下降,到达杯底附近会再次聚向中间并上升,如此循环流动。实验结论:水受热之后会上升,遇冷会下降。6.实验二: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实验探究的问题: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材料:玻璃罩、线香、火柴等等。实验方法:①固定一支线香,点燃。②用玻璃罩倒扣住线香。③观察线香冒出的烟是怎样飘动的。实验现象:线香的烟会直立向上直到瓶底,然后四散向下,接近线香燃烧处时,又向上流动。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之后会上升,遇冷会下降。7.学生活动手册:在下图中画出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用蓝色箭头表示冷水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水的传递方向)在下图中画出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情况。(用蓝色箭头表示冷空气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空气的传递方向)实验发现:从木屑与烟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热水还是热空气都会向上流动,冷水或冷空气则会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使得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从而使全部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趋于均匀。这种传热方式叫热对流。7.热辐射1.站在烈日下,站在炉火、篝火边,会有非常炎热的感觉,是因为热辐射的原因。2.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没有任何物质,但是太阳仍然能够将热传递给地球。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3.热辐射特点: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4.太阳是利用热辐射的传递方式将热传递到地球上的。5.做一个简易太阳灶制作材料:纸板、锡纸、剪刀、美工刀、热熔胶枪、玻璃管或透明塑料管等。制作方法:①用纸板做一个支架。②用热熔胶把锡纸固定在支架上。③将玻璃管灌满水,并封好玻璃管口,固定在支架上后,调整锡纸凹陷的位置,使反射的阳光汇聚在玻璃管上。简易太阳灶的原理:利用的是太阳的热辐射原理。太阳灶的受光面是一个凹型面,太阳光照射到凹型的面上,会聚焦于玻璃管上,能够将反射的光最大限度的转化成热能,传递给位于焦点的玻璃管上,然后传递到玻璃管中的水中。6.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的方法通过制作对比让学生发现影响热辐射效果的主要条件有受热物体颜色的深浅,太阳灶的材料、形状、大小,反光板聚焦的位置等。可以将凡是不是吸热的地方,只要有温度的部位,用保温材料保温起来,防止热量的散失。调整好最佳的日照角度,可以让太阳灶最大限度的接收热量。可以增大受热的面积,这样就可以更多的吸收热量。7.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电烙铁是运用热传导的方式传热。电水壶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两种方式传热。烤箱、电暖器是运用热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传热。太阳能热水器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传热。8.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插图,想一想这两幅插图中有哪些热的传递方式?他们分别是什么?左图,用火焰加热的炉子烧热水。火炉和水壶外壁的传热方式是热传导;壶中的水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火炉向周围空气传热的方式是热辐射。右图,厨师用铁锅炒菜。锅的外壁和铲子的导热方式是热传导;菜汤的导热方式是热对流;锅、菜等向周围空气导热的方式是热辐射。9.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热的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相同之处:这三种都是热传递方式,都是从温度较高之处传到温度较低之处。不同之处:一是热传递的过程不同。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热对流是循环传递;热辐射是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直线传递。二是热传递的媒介不同。热传导在固体中传递能力最强,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弱;热对流只在气体和液体中存在;热辐射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10.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这三种方式又有什么关系呢?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方式。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11.学生活动手册: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热的传递方式。写出三种传热方式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传热方式 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热传导 1.直接接触.2.固体传热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 都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热量。热对流 1.循环传递。2.只在液体和气体中存在。热辐射 1.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传递。2.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8.物体的传热本领1.实验一:比较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实验探究的问题: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哪种传热最快,哪种传热最慢 实验材料: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棒、凡士林、珠子、热水、烧杯等等。实验方法:①用凡士林分别在5种材料棒上粘一颗珠子,珠子与材料棒远端的距离须一致。②把5种材料棒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③观察5种材料棒上珠子脱落的先后顺序。实验现象:将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棒上粘一颗珠子,然后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五种材料上的珠子脱落的先后顺序为:铜——铝——钢——塑料——木头。实验结论:在这5种材料中,铜的传热最快,木头传热最慢,这5种材料的传热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为铜、铝、钢、木头、塑料。这个实验也说明了不同材料导热性能不同。2.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3.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举例说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例子: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是因为蓬松的棉被中含有大量的空气,空气是不良导体,所以热量不容易散失,因此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暖,是因为双层窗户中间有空气,空气是不良导体,有了空气这个不良导体的保护,房间中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才会感觉很温暖。冬天穿羽绒服比较暖和,是因为羽绒服中羽绒蓬松,有很多空气,空气是不良导体,所以热量不容易散失。4.赤脚分别站在地板、地毯、瓷砖上,感觉是不一样的,地砖上非常凉,地板上比较温暖,站在地毯上感觉非常暖和。因为瓷砖、地板和地毯三种物体的传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光脚站在瓷砖上感觉最凉,因为瓷砖是热的良导体,脚的热量通过瓷砖迅速散发,造成脚底温度降低,感觉很凉。光脚站在地毯上不会觉得凉,因为地毯是热的不良导体,脚底温度不容易散发,不觉得凉。5.物体的导热性能在生活中的运用炒菜用的铲子,铲子头和铲子杆是不锈钢材料,不锈钢虽然是热的良导体,但坚固、耐用;手柄是塑料的,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防止烫伤。高压锅的锅体是钢制的,导热性能好,手柄是塑料制的,是热的不良导体,以免烫伤。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小树保温,以抵御严寒。岩棉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帮助墙体保温。保温瓶的瓶塞选用导热性能较差的非金属,如木头、塑料等制成。电饭锅的锅胆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利用棉花制作棉衣、防寒服等等。冬天人们喜欢使用双层的保温玻璃杯,可以防止杯子中的热水很快冷却。6.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选择什么材料制作保温盒才能够让保温盒的保温效果更好?可以选择木头、塑料、硬纸板等一些热的不良导体材料制作保温盒,保温效果会更好,尽量避免使用钢铁与铝、铜这些热的良导体材料。除了在材料方面考虑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考虑保温盒的保温效果?我们可以把保温盒设计成双层的,这样可以利用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一原理使保温盒的效果更好。7.学生活动手册:对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传热的快慢进行排序。我最初的预测:最慢 塑料勺 木勺 铜勺 铝勺 钢勺 最快实验结果:最慢 木勺 塑料勺 钢勺 铝勺 铜勺 最快根据物体的导热性能给下面物体分类。铜、铁、铝、塑料、空气、木块、陶瓷、泡沫、锡纸热的良导体——铜、铁、铝、锡纸热的不良导体——塑料、空气、木块、陶瓷、泡沫板第三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9.地球的表面1.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2.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有什么不同之处?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块,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表国家,相邻国家的颜色不同。地形地球仪表面高低不平,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陆地海拔高度。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也就是说,这两种地球仪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颜色的含义不同,地球仪上的文字注释也不同。3.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4.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的主要特点。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山地一般呈脉状分布。平原地势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视野开阔。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丘陵地势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丘陵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一般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与澡盆相似。盆地一般被山地或丘陵包围。高原的地形特点是地势高,起伏小。5.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想一想,这两幅图片上展示的是哪两种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左边的立体模型用纸板堆叠而成,表现了丘陵和平原,是等高线地形表达法的立体呈现方式。右边的立体模型采用覆盖式方法制作,表现的是山地和盆地,侧重表现地表轮廓。6.学生活动手册:填写常见陆地地形的名称,概括它们的主要特点。地形名称 图片 特点平原 地势低地表起伏小高原 地势高地表起伏小山地 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大丘陵 地势中地表起伏较大盆地 地势高地表起伏低画出你制作的立体地形模型示意图。10.火山和地震1.火山喷发的场景是什么样的 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气体从火山口冒出来,弥漫空中。会有大量温度很高的红色岩浆从火山口喷溅或溢出。岩浆有的浓稠,有的稀薄,流速也不同。被抛到空中的岩浆落地时会形成火山弹。岩浆会向下流动,会覆盖周边的物体。2.火山喷发后又是什么样的 红色岩浆会慢慢冷却变成岩石。灰尘、有毒气体和熔岩会严重影响火山周围居民的生活,如飞机停航、庄稼死亡……当然火山物质也为人类提供了有益资源。3.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4.实验一: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土豆泥、铁盒、番茄酱、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等等。实验方法:①在铁盒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②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再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③将铁盒放到三角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番茄酱、土豆泥、酒精灯分别模拟的是什么?番茄酱模拟岩浆,土豆泥模拟火山,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巨大能量。实验注意点:正确使用酒精灯,并且在使用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触碰铁盒、三脚架、石棉网等,以免烫伤。实验现象:用酒精灯给铁盒中的土豆泥加热时会发现一开始,土豆泥出现小裂缝,有白气冒出,土豆泥中的番茄酱冲破土豆泥,不断上涌,最后冒着热气并伴随着大量气泡,从薄弱的火山口喷涌而出。实验结论:地球内部充满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之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从而造成火山喷发。5.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地震也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6.地震造成的巨大危害有:房屋倒塌、铁路变形、海啸冲毁港口、公路毁坏等。7.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在地球上从未间断。90% 的地震是由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所引发的构造地震。8.地震的能量大小用震级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烈度来表示。9.实验二:模拟岩层褶皱和地震的形成实验材料:多层海绵、木片、泡沫板。实验方法:①挤压多层海绵,观察“岩层”褶皱的产生。②掰断木片,体验“岩层”断裂的感觉。③用力挤压挨在一起的泡沫板,观察“地球板块”的错动、抬升。实验现象:挤压多层海绵时,海绵会因为挤压而产生褶皱。用力掰木片时,木片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断裂的现象。用力挤压挨在一起的泡沫板时,两块泡沫板的连接处会发生错动、抬升的现象。实验结论: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自然现象,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因为地壳板块运动。岩石层因过度挤压会形成褶皱,承受不了作用力时便会发生断裂、错动与抬升,从而导致地震。10.地震中逃生的最佳时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从地面开始震动到房屋倒塌,一般仅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时间也是采取正确逃生措施的最佳时机。11.《地震逃生口诀》震来莫慌张,就近藏一藏。厨房有危险,厕所把身藏。就近三角地,护头要牢记。高楼遇地震,电梯不能乘。楼梯要通畅,沿墙安全撤。阳台不能站,顶层可上房。切忌胡乱跑,目标是广场。12.认真观察这些插图,说一说图中的这些人物在地震中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地震来临时,乘坐电梯和站在阳台上大声呼救是错误的。因为在地震发生时,乘坐电梯容易被困在电梯中。在地震中阳台也是一个危险的地带,地震容易使阳台断裂塌陷,因此站在阳台上呼救也是错误的。其他的三种做法都是正确的,在地震中,如果在楼上就要选择走楼梯下楼,如果来不及下楼,就要在家中选择比较安全的地方,护住头部蹲下来,等待救援。13.学生活动手册: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形成,用文字或图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名称 实验图片 实验现象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土豆泥会出现小裂缝,有白气冒出来;盖在上面的土豆泥会被顶起来;番茄酱沸腾并向外溢出。模拟地震实验1 多层海绵从中间向上隆起,产生了褶皱。模拟地震实验2 木片断裂,产生震动,发出断裂声,两手有震感。模拟地震实验3 泡沫板产生错动,一块在下托起另一块。14.比较火山和地震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比较对象 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火山 形成原因不同,主要表现不同,危害方式不同。 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危害程度高,会释放出地球内部力量。地震11.地球的内部1.试着根据火山、地震、地热这些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根据火山喷发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不是空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存在炙热的岩浆。根据地震能推测出地球内部是不稳定的,会运动和变化,岩层会承受很大压力,所积聚的能量需要释放。根据地热可以推测地球内部有大量的热能,可能比地表温度高。2.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3.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4.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相对于地球半径只是一层很薄的岩石圈。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的平均厚度约为3400千米。5.地震学家是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这两个分界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的。6.鸡蛋和地球的相似之处:鸡蛋和地球从外到内都有三个圈层组成。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鸡蛋的蛋白部分相当于地球的地幔,鸡蛋的蛋黄部分则相当于地球的地核部分。7.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认为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8.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9.科学家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10.实验一: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实验材料:水、烧杯、泡沫块、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粘稠的液体如牛奶等。实验方法:在盛有水的烧杯里放一些泡沫块,给水加热,仔细观察泡沫块的运动。实验注意点: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要触碰加热中的烧杯,以免烫伤。实验现象:当加热时,水的热对流运动会更显著,泡沫块会随着下方水的热对流运动从温度高的地方向四周温度较低的地方移动,呈现出或分离或靠近的现象。把水换成牛奶加热,因为牛奶比较粘稠,因此泡沫块运动速度较缓,但是在加热的过程中,泡沫块仍然会移动,并且在移动中泡沫块之间还会发生碰撞。有的是轻微的碰撞,有的碰撞比较激烈。实验总结:在这个实验中,水和牛奶、泡沫块就相当于地球内部的什么?水和牛奶相当于地球内部的岩浆,而泡沫块相当于地球内部的板块。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实验说明地球内部岩浆在不停的运动,从而使地球的板块不停的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会发生碰撞,这些碰撞有的比较轻微,有的比较剧烈,正是因为这些板块的碰撞和漂移,才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11.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采集到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些生物原本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但是现如今却出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上,可以推测出喜马拉雅山脉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是由于地壳的运动才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12.科学家推测,早在4000万-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13.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比较今天的地球与两亿年前的有什么不同?可以说明什么?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是相互分离的,地球上分成了7个大陆板块,而在2亿年前,地球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14.今天地球大陆板块分离的样子是由于地球板块不停的运动的结果,地球的板块在移动的过程中,要么向两边张裂,要么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今天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15.1912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16.学生活动手册:查阅资料,整理地球圈层信息,填写下表。圈层名称 平均厚度 已知特点地壳 有厚有薄 平均厚度仅17千米,均为坚硬的岩石。地幔 厚约2900千米 为不同形态的岩浆。地核 厚约3400千米 高温高压。记录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实验中泡沫块的运动情况,分析并填写。泡沫块的运动情况:泡沫块先从加热点上方向四周移动,继续加热,泡沫块在烧杯的边缘相互碰撞、挤压。密度不同的泡沫块之间甚至还会产生交错现象。泡沫块运动的力量来自:水的对流运动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的运动。地球板块运动引发的自然现象有:火山喷发、地震、海陆变迁、大陆漂移等。12.地表雕刻师1.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之外,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他们就像一个个雕刻师一样,不停的雕刻着地表的形态。2.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变化有大有小、有快有慢。相较于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地球内部力量带来的地动山摇、大地裂变,风、流水、冰、温度变化等自然力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小,速度缓慢得多。3.地表雕刻师有风、流水、冰、温度变化等。太阳代表温度变化这种自然力量,内外温差会导致岩石各部分膨胀不同,形成裂隙。风有力量,既能携带沙砾磨蚀大岩石的底部,也能将小的碎石、沙砾、土壤颗粒搬离原来的地方。流水和海浪都有力量,一方面能携带水中沙砾持续磨蚀、切割、冲击大岩石的水下部分,改变河道形状,另一方面能利用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分解岩石。冰川在岩石表面移动的过程中,会磨蚀岩石,破碎岩石的表层。4.实验一: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实验材料:坩埚钳夹、薄片页岩、酒精灯、火柴、冷水、水槽等等。实验方法:用坩埚钳夹住一小薄片页岩,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迅速浸入冷水中,接着再加热,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页岩薄片的变化。实验注意点:正确使用酒精灯,同时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小心烫手。实验现象:页岩薄片在冷和热的不断作用下逐渐碎裂。实验结论:自然界中的岩石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会发生碎裂的现象。5.模拟二:风对地表的影响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等。实验方法:①在托盘里放几块小石头。②铺上1-2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③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④观察托盘里的情况。实验现象:当我们用吸管轻轻的吹托盘里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小石头的时候,首先被吹走的是玉米粉,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玉米碎粒,最后剩下来的是小石头。实验结论:风具有搬运作用。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6.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风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极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7.观察下面6幅图片,说一说这些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图1,破碎的岩石,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开裂。图2,岩石女王头像,风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蚀石。图3,海边沙丘,海风搬运沙子堆积成沙丘。图4,亚马孙河,流水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图5,海蚀拱桥,海浪不断冲刷侵蚀而成海蚀石。图6,溶洞,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8.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9.岩浆岩构成岩石的主体,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约占整个地壳体积的65%。10.有无层理、有无条纹、有无晶体斑点是区分岩石成因的关键特征。11.地球内部的岩浆有时会在地下深处慢慢冷却,有时又会从地表喷发出来后冷却,这些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常见的岩浆岩有玄武岩、花岗岩、橄榄岩、安山岩、正长岩。12.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泥岩。13.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因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片麻岩、板岩、片岩、石英岩。14.实验三:模拟变质岩的形成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塑料垫板两块等等。实验方法:①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块塑料垫板上。②用另一块塑料垫板放在橡皮泥上,不断加压。③观察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实验现象:大小不等的橡皮泥圆球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挤压,形状完全发生了改变,并且各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完全混合在了一起。实验结论:因为压力,小块橡皮泥都融合在了一起,橡皮泥的形状、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实验体现了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性质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变质岩。15.学生活动手册:整理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填入框内。导致地表变迁的力量 内部力量 火山喷发、地震、造山外部力量 风、流水、冰川、温度变化、海浪、陨石撞击、植物生长、动物生命活动、人类活动。阅读教材P36《岩石的生成方式》,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岩石名称。地幔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如玄武岩、花岗岩。岩石的碎屑沉积下来,经过几百万年,逐渐加厚,在压力作用下变成坚硬的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很多岩浆岩和沉积岩都变成了另一种岩石:变质岩,如石灰岩变成了大理岩。第四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3.云和雾1.实验一:人造雾所需材料:量筒、温水、线香、冰袋、冷水等等。制造方法: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1、2,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实验说明:造雾的时候,在量筒中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颗粒。实验现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中有雾产生。实验总结:在造雾的活动中,在量筒中倒温水,而不是热水,也不是冷水的原因是:如果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气,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如果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内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便于观察。用冰袋的目的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这是雾形成的条件之一。实验结论:雾是水蒸气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的。2.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空气中的水汽过于饱和,遇到温度较低时,这些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漂浮在低空,这就是雾。3.云是怎么形成的?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4.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5.云和雾的区别是:漂浮在高空的就是云,接近地面的就是雾。云和雾的位置不一样。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在山上我们时常说云雾缭绕,其实就是很难区分云与雾。6.学生活动手册:记录人造雾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量筒中有线香燃烧的烟弥漫。 观察到的现象:量筒中有雾产生。用冷水代替温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用冷水代替温水后,量筒里水蒸气很少,造雾效果不明显。根据以上实验,推测出大自然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14.露和霜1.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他们漂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2.了解露和霜的样子,体会他们的不同之处。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3.实验一:人造露所需材料:杯子、碎冰块、湿毛巾、冷水、温度计等。制造方法:①在杯中放入碎冰,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②将冷水倒入碎冰中,测量冰水的温度。③观察杯子的外壁。实验现象:杯子的外壁有一颗颗的小水珠。小水珠越聚越多,越聚越大。然后沿着杯壁流下去。实验结论: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表物体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的空气层随之降温。当地面或地物表面温度降到露点(0°C以上),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就会有水汽凝结,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4.实验二:人造霜所需材料:杯子、碎冰块、冷水、湿毛巾、食用盐、温度计等等。制造方法:①在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②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③观察杯子的外壁。实验现象:加入食用盐之前,杯子外壁凝结有许多的小水珠。加入食用盐之后,杯子外面凝结的小水珠变成了白色的霜花。在实验中,如果我们将杯子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当我们将杯子中的冰水倒掉,杯子的温度回升,过一会儿就会发现杯子外壁的霜花慢慢融化成小水珠。实验结论: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5.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6.露和霜的区别:形成条件不同。露水的形成是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就可以,而霜的形成是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形状不同。露水是小水滴,霜是冰晶。7.《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花草树木上,形成密布的小水珠。早晨,经阳光照射,这些小水珠看上去晶莹剔透,因而得“白露”之美名。白露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霜降为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8.学生活动手册:比较露和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露 液体、无色、小水珠,多形成于春夏以及初秋的夜晚。 都是在夜晚形成的。都是由水蒸气在遇到冷的情况下形成。一般都附着在地表的花草树木或是建筑物上。霜 固体、白色、冰晶,多形成于深秋及冬天的夜晚。记录人造露和霜实验。当冰水的温度是( )°C时,杯子的外壁有小水珠。这是模拟露珠的形成。 当加盐后的冰水温度是( )°C时,杯子的外壁有白色的冰晶。这是模拟霜的形成。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温度。15.雨和雪1.雨和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不同之处: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雨是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形成雪的气温要更低,所以一般是在冬季,而雨水春夏秋冬都有。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2.实验一:模拟雨的形成所需材料: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自来水、培养皿、冰块等等。实验方法:①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②用一个热培养皿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③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变化。实验要求: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然后在培养皿中加进冰块,再观察培养皿底部有什么变化。实验注意点:使用酒精灯时要按照正确步骤进行操作,同时在加热过程中不要用手触摸这些器皿,防止烫伤。实验现象:在加热的过程中,用一个热的培养皿盖住烧杯,培养皿底部没有水珠。在培养皿中加进冰块,发现培养器皿底部有水珠,出现这些水珠越聚越多,最终会滴落下来。3.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小水珠?因为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沸腾,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烧杯上面的培养皿中加进冰块,这些水蒸气遇到冰块,就会迅速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培养皿底部。4.在培养皿中放进冰块起什么作用?在培养皿中放进冰块是为了降低温度,使水蒸气迅速凝结。5.雨雪形成示意图6.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7.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边形。雪花之所以多呈六边形,是因为水分子形成冰的过程中是按六方晶系排列的。8.雨夹雪、冰雹和冻雨是不同类型的降水形式。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多发生在夏季或春夏之交。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0°C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雨夹雪是雨水与部分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降水现象。这种天气现象的发生过程是比较短暂的,常处于由雨转变为雪的阶段,或者是相反的阶段。9.学生活动手册:比较雨和雪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雨 液体,四季都有降雨,形成时的温度不一定低于0°C。 本质都是水,都是从云中降下来的。雪 固体,一般降雪发生在冬季,形成时的气温要低于0°C。记录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小水珠。在培养皿中加冰块,是为了使温度降低,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变大,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这是模拟雨的形成。16.水滴的“旅行”1.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一种化合物,全球约有3/4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立方千米,其中96.5%布在海洋。还有一些分布在江河湖海、冰川、高山以及地下。2.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3.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哪里去了?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一部分直接落入江河湖海;一部分到达陆地后流入江河湖海,或到达陆地后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还有的直接蒸发形成水蒸气,又跑到空中。4.水蒸气又是来自哪里?空气中的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地表上层的水也会蒸发进入大气层,另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5.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这幅示意图中,红色箭头表示地表的水(包括各种水体、陆地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一个向上的过程。蓝色箭头表示降水,以及水从高山流向平原最后注入海洋的过程,还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是一个向下的过程。红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太阳,蓝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地球引力。6.实验一: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所需材料:水循环模型、自来水、小草、双层罩子、冰块、营养土和蛭石等等。活动方法:①组装好水循环模型。②在“小池”内注入水,四周种上小草。③盖好罩子,放上冰块,观察模型内的水循环。实验说明:注水是为了形成充足的水蒸气。放入冰决是为了让水蒸气在中层罩下方凝成小水滴,形成“降水”。实验结论:注入小池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飘散在透明的罩子中,遇到冰块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越聚越多,变成雨水落在小池内和花草上。落在小池内和花草上的水又蒸发成水蒸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水循环。7.学生活动手册:在图中画箭头解释“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文字说明: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创作一首科学小诗或一篇童话《水滴的旅行》。我的家,在海洋,太阳一晒暖洋洋。我会变轻飞上天,钻到云里去旅行。我会变脸不一样,有时结成小水点,有时凝成小雪花,穿上晶莹是露珠,披上洁白成霜花。清晨醒来,我又成了旅行的水娃娃。第五单元 人体“司令部”17.刺激与反应1.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刺激。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反应。2.观察48页上面的4幅图片,分别说一说这4幅图片中的刺激和反应是什么?刺激 反应早晨被闹钟叫醒 闹钟声 起床动作因便急赶往洗手间排便 体内的腹涨感或腹痛感 赶往洗手间的行为学生在绿灯亮时过马路 绿灯亮 过马路的行为学生听到老师宣布明天秋游 教师的话语 学生欢呼的行为3.玩翻转打手游戏时,被打到的次数少说明这个同学的反应比较快;被打到的次数多说明这个同学的反应比较慢。4.玩快速抓尺子游戏时,如果抓到尺子下端的长度长,说明在这个游戏中反应比较慢;抓到尺子下端的长度短,说明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反应比较快。5.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因为一些不同的因素,反应快慢是不一样的。人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性。6.人的起跑反应时间有快有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反应时间通常在0.2-0.3秒;而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反应时间通常在0.1-0.2秒。如果一名运动员在听到枪响后的0.11秒起跑,说明他的反应速度极快。7.人的反应时间是有快有慢的,而经过专门的训练,人们在某一些事情上面可以提高反应速度。8.有些时候,人体会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9.举例人的本能反应:听到放鞭炮,连忙捂起耳朵。要踩到钉子,急忙缩回脚。手指刚一触碰到仙人掌的刺,就缩了回来。手被烫到之后,首先的反应是拿开手而不是感觉到疼。饥饿的人看到食物会流口水。晚上走夜路本能的感到害怕,心跳加快。当身体失去平衡时,两手会伸开晃动。10.体验人的本能反应所需的材料:一个棉球、一个护目镜。活动方法:①两人一组,相距1米左右面对面站立。②一人出其不意地向对方面部投棉球,一次投一个,一共投10次,记下对方眨眼的次数。③交换角色,重复游戏。活动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游戏,记下对方眨眼的次数,比一比谁眨眼的次数少。实验结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飞向眼睛的物体时,人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做出保护动作。人的意志很难控制此反应,因为这是一种人的本能反应。11.学生活动手册:将人体接受的刺激与相应的反应连线。刺激 反应胳膊有处地方有点痒 避开它们,绕着走闻到香味 迅速将手握起吃到苦的花生 深呼吸,感到满足抓尺子时看到同伴松手 抬起另一只手抓挠那里看到路上有碎玻璃 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听到一声巨大声响 找地方吐掉记录在“快速抓尺子”游戏中抓到的尺子下端的长度。尺子下端的长度 比试结果第一次 我抓到( )厘米 我抓到尺子下端的平均长度是( )厘米;同伴抓到尺子下端的平均长度是( )厘米;( )的反应速度快。同伴抓到( )厘米第二次 我抓到( )厘米同伴抓到( )厘米第三次 我抓到( )厘米同伴抓到( )厘米第四次 我抓到( )厘米同伴抓到( )厘米根据实际情况填写。18.从刺激到反应1.官兵们是通过分工合作,进行抢险救灾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气象报告员和部队情况。报告员收集并报告信息。司令员接受信息,进行思考,做出决策,下达命令。传令兵传达指令。2.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3.脑和脊髓是身体的控制中心,脑负责存储和加工信息。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既要负责收集各种感官信号,又要把大脑的指令传送到肌肉,使其作出反应。4.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是协同工作的,他们共同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人体的从刺激到反应的整个过程。5.小女孩通过眼睛看到收到的短信内容,眼睛会将这个信号通过周围神经传到脊髓和大脑,大脑存储和加工信息,然后发出回复短信的指令,并通过脊髓传到周围神经,周围神经又把大脑的指令传送到手指的肌肉,使其作出回复短信的反应。6.守门员的眼睛看到球飞过来,迅速的通过周围神经将这个信息传递给脊髓和大脑,大脑通过分析信息,下达指令,这个指令又通过脊髓传递到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把大脑的指令传送到肌肉,命令守门员做出扑球的动作。7.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测试要求:把眼睛闭起来,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身体的不同部位。体会哪些部位可以感觉到有两个笔尖,哪些部位感觉只有一个笔尖。测试结论:人的皮肤各部分触觉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按敏感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指尖皮肤、手背皮肤、肘关节外侧皮肤、膝盖处皮肤。其中,只有指尖皮肤能感受到两个笔尖触点,其他三个部位的皮肤只能感受到一个触点。8.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测试要求:学生两人一组,避让从相同高度落下的橡皮,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看看身体哪个部位的反应最快,哪个部位的反应最慢。测试结果:手的反应比脚的反应快,因为手到大脑的距离比较近。9.人体的不同部位反应有快有慢。一般来讲,眼部肌肉是整个身体中反应最快的肌肉,收缩时间不到1%秒,眨眼睛通常只需要100-150毫秒,通常聊天时人们会更多地眨眼睛,但是在看书看报的时候,会减少眨眼睛的频率。10.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而人体不同部位的反应也有快有慢。因此我们身体各部位在应对外界刺激的时候。反应也各不相同。11.上面两幅图上每一幅图中的两条线段都是一样长,而我们看上去却是不一样长,是因为这两幅图片能够造成视觉上信号的模糊错觉,这样导致大脑判断出错。12.脊髓负责下达简单的命令,并把来自感官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传递给周围神经。13.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14.脊髓分布在能弯曲的脊柱中间,虽然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一旦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15.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例如,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16.学生活动手册:画出守门员扑球的信息传递流程图。守门员的眼睛看到球飞过来,迅速的通过周围神经将这个信息传递给脊髓和大脑,大脑通过分析信息,下达指令,这个指令又通过脊髓传递到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把大脑的指令传送到肌肉,命令守门员做出扑球的动作。用两支铅笔的笔尖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画“√”记录测试结果。触碰感觉 身体部位手指 手背 肘部 膝盖一个笔尖 1 1 1 1两个笔尖 2 1 1 1我的发现:按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指尖皮肤、手背皮肤、肘关节外侧皮肤、膝盖处皮肤。19.我们的大脑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三部分组成,其中脑负责存储和加工信息,是人体的“司令部”。2.我们的大脑被坚硬的颅骨包围着,它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3.成人脑的质量大约为1400克,其中大脑的质量约占人脑的80%。4.大脑表面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质的表面积。5.用手指摁一摁豆腐,感受到的软硬程度与大脑的差不多。大脑不是白色的,而是淡粉色的。6.大脑的基本特点。大脑的基本特点记录表方面 特点 相似物体轻重 1400克 相当于1400克的苹果大小和形状 两只手握成拳并拢大小 两只手握成拳并拢大脑的表面 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核桃仁软硬 比较软 豆腐颜色 淡粉色 桃花花瓣7.看图10秒,闭上眼,凭记忆说出图上有哪些物品,这一活动说明大脑具有记忆的功能。辨认图中恐惧、高兴、愤怒、悲伤的情绪,这一活动表现大脑具有识别的功能。弹棋子活动表现大脑具有控制的功能。根据图中前三个图形的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这一活动表现大脑具有推理的功能。用七巧板拼出不一样的图形,这一活动表现大脑具有创造的功能。8.一般来讲,大脑具有非常强大的记忆功能,普通人只使用到了大脑全部记忆的1/10左右。9.大脑控制着人们的情绪,控制着人们的喜怒哀乐。10.人的大脑负责各种认知和思维活动,还负责管理人的情绪和运动。拥有高度发达的大脑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11.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左脑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左脑偏重于数学、语言和书写等功能,右脑则偏重于音乐、绘画、情感等功能。12.科学家还发现,大脑在工作时,不是所有部分都参与同一件事情,它的各个部分是有不同分工的。13.学生活动手册:测一测大脑的记忆功能。记录记忆图片中有哪些物品时的表现。我记住了 ( )个小组同学中记得最多的是 ( )个班级同学中记得最多的是 ( )个两人一组,一名同学报一个6位数,让对方倒着顺序说出来,比一比谁说得准。这些现象说明记忆的特点是:记忆一开始记得快,但忘得也快。记忆图片比记忆文字内容更容易一些。把课堂上做的活动与大脑的功能连线。创造 记忆 控制 推理 识别20.大脑的开发与利用1.科学家一直在用多种方法研究大脑,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学习科学打下了基础。例如,脑科学发现了神经之间的联结方式,学习科学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图形表征是建立知识网络的有效方法,如气泡图、概念图、鱼骨图等。2.这幅图利用的是气泡图。展现了大脑的记忆功能、情绪功能、思考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以及书写功能等等。3.利用的是鱼骨图。把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展现了出来。4.人工智能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开发出的智能机器人不同于完成重复任务的简单机器人,在被植入学习程序后,智能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拥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人工智能未来可运用在生产、生活、军事、航空航天等各领域。6.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大脑?研究发现,大脑是消耗人体能量最多的器官。它虽然只占体重的2.5%,却消耗着身体20%的能量和25%的氧气。大脑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功能,一个区域长时间兴奋活跃,就会产生疲劳感,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7.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脑?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10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有利于大脑的健康,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8.观察下面这些图片,想一想这些做法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原因是什么?第1幅图,开窗通气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大脑的工作耗氧量大,开窗通气,有利于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大脑健康非常有帮助。第2幅图,戴头盔玩滑板车是正确的。因为大脑柔软,经不起撞击,戴头盔可以预防大脑受到撞击。第3幅图,不吃早饭是错误的。因为大脑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不吃早饭,身体的营养得不到保障,对大脑健康不利。9.学生活动手册:把蒸发、凝结、上升、下降等词语填到合适的圈里,用因果关系图表现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下面的做法,正确的在“( )”里画“√”,不正确的画“×”。轮换做不同学科的作业。( √ ) 吃完饭立即做作业。( × )边吃饭边看书。( × ) 考试前熬夜。( × )戴头盔坐在摩托车后座上。( √ ) 蒙头睡觉。( ×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总体上来讲课堂纪律比较好,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过,本班学生发展明显有不均衡的现象。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太积极,表现欲望差。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的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因此科学素养一般。在本学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这部分学生,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习惯。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为新修订的教材,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教材以主题为标准划分单元,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共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主题是“光与色彩”,本单元由四课组成:《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七色光》。前三课按递进关系设计,是对“光”的生成、传播、遇到不同物质时行进方向改变等光现象的认识。第四课将关注点放在了光本体的性质上,以太阳光为载体,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作为能量形式之一的光的种类及层次性。第二单元,主题是“热传递”,本单元共设计四节课,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物体的传热本领》。本单元四节课属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前三课分别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这三课之间是并列关系;第四课是从整体上认识影响热传递的因素以及三种传热方式在生产生活中的综合应用。第三单元,主题是“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本单元侧重认识地球的构造和地壳变化原因,由《地球的表面》《火山和地震》《地球的内部》《地表雕刻师》四课组成,按照从结果到原因、先现象后本质、由具体到宏观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观察描述地形、认识地质灾难延伸到理解导致地貌改变的内部和外部原因。第四单元,主题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本单元由四课组成:《云和雾》《露和霜》《雨和雪》《水滴的“旅行”》。前三课在内容上呈现并列的关系,分别从原理层面对这些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解析。最后一课是综合学习认知,将这些天气现象的形成与水的循环相结合。整个单元在结构上显现出分分总的关系。第五单元,主题是“人体“司令部””,本单元由《刺激与反应》《从刺激到反应》《我们的大脑》《大脑的开发与利用》四课组成,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围绕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展开,揭示神经系统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的过程。第二个层次围绕作为人体“司令部”的大脑展开。本册专项学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认识不同领域的工程师通力合作,才可能使一项工程圆满完成。第二部分从学生了解的救灾情境出发,将“定点投放物资”的情境带入课堂,提出了“设计并制作一个降落伞,保护鸡蛋平稳降落”的任务,通过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最终向同伴展示交流。教学目标 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知道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2.运用有关光现象的原理,列举、解释自然界与生活中的光现象事例。3.知道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及其特点,能运用热传递知识对生活、生产中传热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4.经历观察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的系列实验过程,归纳概括热传递规律。5.能使用科学语言描述地表陆地形态、地球内部圈层以及岩石成因。6.能较详细地说明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掌握一些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7.举例说明水、温度、风等自然力量会塑造地表形态。8.能够描述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9.能够借助模型图来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懂得大自然的水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10.能通过体验,感受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大脑的轻重、模样和功能。11.能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了解人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过程,知道脑的组成、大脑的分工和怎样保护大脑。12.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满足需求的降落伞,并向同伴展示交流。能够明确工程任务,经历工程实践活动的过程,重点领会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四个环节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 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2.知道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及其特点,归纳概括热传递规律,能运用热传递知识对生活、生产中传热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3.了解地表陆地形态、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知道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掌握一些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4.能够描述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5.感受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认识大脑以及人的神经系统的特点,了解人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过程。6.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满足需求的降落伞,并向同伴展示交流。教学措施 1.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2、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学科课依然要加强直观教学,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纵。3、重视指导学生熟悉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缘由。4.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加强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5.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教学时间安排周 次 单 元 课 题 课 时 备 注1 第一单元光与色彩 1.光源 1 机动1课时2 2.光的传播 23 3.光的反射 13 4.七色光 14 单元复习与检测 15 第二单元热传递 5.热传导 1 机动1课时5 6.热对流 16 7.热辐射 16-7 8.物体的传热本领 27-8 单元复习与检测 18 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 9.地球的表面 1 机动1课时9 10.火山和地震 210 11.地球的内部 110-11 12.地表雕刻师 211-12 单元复习与检测 112-13 阶段复习 阶段复习与检测 213 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3.云和雾 1 机动1课时14 14.露和霜 114 15.雨和雪 115 16.水滴的“旅行” 115-16 单元复习与检测 116 第五单元人体“司令部” 17.刺激与反应 1 机动1课时17 18.从刺激到反应 117 19.我们的大脑 118 20.大脑的开发与利用 118-19 单元复习与检测 119-20 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220-21 期末复习 总复习 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1单元《光与色彩》知识点梳理第1课光源1、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2、按照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比较常见的有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等。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人造光源有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等。4、判断某种光源是自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关键是判断某种发光体是否经过人类的加工与改良。5、可见的“发光体”分为两类:光原与反光物体。6、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是月光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7、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8、细钢丝发光现象: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9、光是一种能量。从蜡烛和细钢丝发光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第2课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第3课光的反射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2、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3、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有抛光的金属面等。4、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是镜子。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6、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第4课七色光1、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有关系。利用镜子、水雾和三楼镜可以制造“彩虹”3、光的色散原理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4、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红、橙、黄、缘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5、白光可以分散成不同色光,而且不同色光能混合成白光或其他颜色的光6、我们可以用彩光手电简和分色圆盘陀螺来认识不同色光能混合成白光或其他颜色的光。第2单元《热传递》知识点梳理第5课热传导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2、热传导时,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4、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有热传导的现象。也就是说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5、烙饼、量体温电烙铁作画、吹头发冷敷或热数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第6课热对流1、热在空气中的传递过程,发现气体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循环流动。2、热在水中传递的过程,发现液体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循环流动。3、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4、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5、我们可以借助染色法(色素)借助法(利用其他物体,如茶叶、木屑等)看到水受热后的运动。6、气体的传热方式与液体相同,都是对流。第7课热辐射1、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部分空间没有任何物质,但是太阳仍然能够梅热传递给地球。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2、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3、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方式。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4、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热量。不同点:一是热传递的过程不同。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热对流是循环传递;热辐射是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直线传递。二是热传递的媒介不同。热传导在固体中传递能力最强,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弱;热对流只在气体和液体中存在;热辐射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5、利用热传递工作的工具往往同时具备多种热传递方式。电烙铁是运用热传导的方式传热。电水壶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两种方式传热。烤箱、电暧器是运用热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传热。太阳能热水器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传热。(电烤箱、电暖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辐射,电烙铁热传递的方式是热传导,电水壶中热水的主要热传递方式是热对流。)第8课物体的传热本领1、像铜、租、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2、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险和,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温等事例,说明空是热的不良导体。3、冬季,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小树保温,以抵御严寒,在寒冷地区建造房子时,在外墙加一层岩棉板。是因为岩棉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帮助墙体保温。第3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梳理第9课地球的表面1、地球仪有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两种。2、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4、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平原地势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视于开阔。丘陵地势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与澡盆相似。高原地势高,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峭;山峦起伏,凹凸不平5、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 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6、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7、中国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8、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9、中国有大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10、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11、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第10课火山和地震1、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两种自然灾害。2、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3、火山根据活动状态,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三种类型。4、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但火山喷发也能为人类造福,为人类带来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有益的资源。5、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引起房摇地动,这就是地震。6、地震也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7、地震的能量大小用震级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烈度来表示。8、地霞发生时应保持镇定,采取正确的避震和逃生方法,避免错误的做法。就地避震时要选择安全场所、保护好头部逃生时要走安全通道,到空旷的广场。9、地震逃生口诀:震来莫慌张,就近藏藏。厨房有危险,厕所把身藏。就近三角地,护头要牢记。高楼遇地震,电梯不能乘。楼梯要通畅,沿墙安全撤。阳台不能站,顶层可上房。切忌胡乱跑,目标是广场。10、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唐山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伤亡。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刘川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第11课地到的内部1、我们可以根据火山喷发。地热和地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信息。2、科学家很早是通过钻孔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12千米。3、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4、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5、一些科学家认为,地幔和地核会进行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而最外层的地壳也就像浮在水面上的船只-样随之运动起来。6、地震是人们直接感知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则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7、科学家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8、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认为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9、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的运动。10、地球板块运动引发的自然现象有火山喷发、地震、海陆变迁、大陆漂移等。11、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雄伟、高大的山系。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科学家根据这些化石推测:早在4000万—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所处地区是片湛蓝的大海。第12课地表雕刻师1、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外部力量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2、风流水冰、温度变化等温度、风、水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3、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大类岩石构成。4、地球内部的岩浆有时会在地下深处慢慢冷却,有时又会从地表喷发出来后冷却,这些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常见的岩浆岩玄武岩、花岗岩、橄榄岩、安山岩、正长岩。5、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泥岩。6、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因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大理岩片、麻岩、板岩、片岩石英岩。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知识点梳理第13课云和雾1、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云。2、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3、在"人造雾”的实验中,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4、云和雾的异同:云和雾这两种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第14课 露和霜1、在天气晴明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2、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以下,接近地表的水热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3、露和霜的异同:露和霜这两种天现象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需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比形成露的天气冷。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要、大委、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第15课刚和雷1、雨和的不同之处:雨是液态水、贾是固态水;雨是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形成雪的气温要更低,所以一-般是在冬季,而雨水春夏秋冬都有。2、雨和雪的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3、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4、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降水的形式除了雨和雪外,还有冰雹、冻雨、雨夹雪等。5、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边形。第16课水滴的“旅行”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同断的循环过程。2、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因。3、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过程: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币、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