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学目标
1. 政治认同:回溯历史,能够讲述人类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过程, 分析这种社会的发展进
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到社 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 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 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辩证地看待原始社 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培养学生用全面的、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评价目标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逐步形成对人类社会基 本规律的认识。
2.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确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阶级和 国家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2.难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教法学法
本框题采用议题式教学,设计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提出恰当的探究问题,提供表达和解释 的机会,使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这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自主选择 形成小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共同完 成本框题的教学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课时安排
从封建社会到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特点以及统治阶级剥削被统治阶级的方 式,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过
程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讲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实质。 教学准备
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搜集相关材料预习教材内容 2.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内涵。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境导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本所在。当今世界,社会 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发达资本主义仍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为什么我们 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让我们回首不同社会形态演进的过程,探寻人 类社会发展的奥秘。
总议题: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
二 、讲授新课
环节一:【创境激趣走进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哪个民族没有经历 过原始社会。原始社会距离今天的我们到底有多久 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背后的原因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 下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
播放视频:《你知道原始社会的人类都在干什么吗 》。
合作探究:结合视频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原始社会为什么是人类社会的最初、最低阶段。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分享观点,交流意见,教师引导,适当引领。小组合作探究结束 后,找1-2个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教师及时点拨提升。
环节二:【引思明理探秘原始社会】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漫长童年,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而原始社会之所以漫长是和当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 息息相关的,加之恶劣的生存环境,就形成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 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使得他们按照血缘关系结成氏族,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 务,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一些部落联盟。
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个体劳动盛行,代替氏族集体劳动-生产资料由氏 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私有制确立-贫富差距拉大-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加剧-原始社会解体,
形成奴隶主得出结论: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环节三【体验践行走进奴隶社会】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是奴隶制社会,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 品,没有任何权利,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过着悲惨的生活。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 解一下。
播放视频:《罗马奴隶的悲惨生活》。
合作探究:分析古罗马奴隶悲惨生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教师个别指导。合作探究结束后,找1-2个同学 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及时点拨提升。
教师总结:奴隶的悲惨生活和当时社会的生产关系息息相关。结合课本,我们可以从三个方 面理解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回归课本)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2.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3.产品分配方式
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教师过渡:在奴隶社会,因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产生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对 立阶级。阶级对立,就会有新的矛盾产生。假如你穿越回奴隶社会,作为奴隶主,你该怎么
处理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 级的利益,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奴隶制国家产生
升华结论:阶级形成后,当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 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建立的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属于上 层建筑,而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教师过渡:结合刚才所学的知识,我们一起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社会被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代替是历史的进步吗 为 什么
2.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判断的主要标准是什 么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分享观点,交流意见,教师引导,适当引领。小组合作探究结束 后,找1-2个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教师及时点拨提升。
教师总结: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 泛使用、城市的出阶级和奴隶阶级-进入奴隶社会。
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 蒙味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 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不能单单看生产力的发展,还要看生产关系是否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教师过渡: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人类社会 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小组展示:结合所学知识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任选一个角度,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封建社会。
-学生分组展示在课前搜集的关于封建社会的材料。可采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
教师总结:在封建制生产关系中,农民阶级有了少量的工具和劳动产品,生产积极性提高, 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升华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教师过渡: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旧没有改变与地主阶级的对 立关系,所以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首先,以封建土地所 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等级从属关系,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工具,其最显著的特 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 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封建制度必将 走向没落。但农民起义不可能建立起一种比封建制度更进步的社会制度。只有当出现新的生 产力,封建制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封建社会才会走向灭亡。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封建制度越来越成为生产 力发展的障碍、新兴资产阶级发起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推动 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 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各种社会问 题也接踵而来。(视频:《经济危机》)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你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分享观点,交流意见,教师引导,适当引领。小组合作探究结束 后,找1-2个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教师及时点拨提升。
教师总结: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 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 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人混乱。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 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 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最终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冲突日益严重,客观上要求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也推动了资本关系的社会化,为向社会主 义转变准备了日趋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另外,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也为社会制度的转 变准备了社会力量。所以,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评价反馈
见学案设计(二)核心素养专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明确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了解了奴隶社 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结果:知道了从奴隶社会开始,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之一。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还明确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明确了资本主义生产力 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痼疾, 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明确了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基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五、布置作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各地各部门 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全国各地大批医务人员迅速集结、驰援武汉; 建设者们日夜奋战,短短时间内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一座座“方舱”;人民军队高 效投送疫情防控物资,抽组医护人员参加医疗救治;企业加班加点生产,疫情防控物资全国 统一调度……中国奇迹、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再一次让世界瞩目!
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