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进程,认同科学社会 主义的科学性,以及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增强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必然 趋势的信心,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 自信。
2.科学精神:科学的理论才能正确指导实践。通过认识无产阶级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实 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弘扬科学精神;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只有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 能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具有生机与活力;辩证看待科学社会主义曾遭受的曲折,理解新事物的发展 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
3.公共参与: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实践和问题分析,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 展历程,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评价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懂得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阐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 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明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结合所学知识和课前资 料的搜集,阐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懂得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价值, 进一步明确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斗争实践中产生,又是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
2.通过一系列学生活动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的学习,明确没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践的伟大结合, 我们也无缘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引导学生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社会主义是如何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2.难点:(1)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
(2)当今时代,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依然具有真理的光芒和改造现实的力量 教法学法
1. 情境、议题、体验三位一体: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定位,本课尝试从三位一体的角 度去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首先创设本节课的大情境:看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根据教学内容 安排两个分议题进一步创设两组小情境: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创设第一组情境,即马克思、恩格斯 带我们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前世(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创设第二组情境,即我们 带马克思、恩格斯看科学社会主义的今生(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然后通过时间轴,将两组情境整 合在一起,体验“穿越”,营造学生“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之感。通过对话,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情境、 进入情境。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设置几组学生活动:课前的资料收集和问题整理,两组问卷调查;课中 的“故事分享”“我是朗读者”“观点碰撞”;课后的关于“遇见马克思”的小创作。通过议题引入、引导和 讨论,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催化学生的认知、情感、实践体验,促使学科素养目 标的达成。
2.合作探究、读写结合法:通过布置“遇见马克思”的“微作业”和课前调查、课前课中合作探究的“微 活动”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 教师的理论准备:需要认真研究教材、2017版课程标准,使用好教学参考,进行《共产党宣言》等相
关理论的学习;分析学情并根据学情进行情境、议题、活动的设计。 2.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将学生分成四组:
一组:进行两项问卷调查。
一是古今中外人类纪元的千年思想家是谁
二是你了解马克思主义吗 你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吗
(1)你知道科学社会主义是谁创立的吗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马克思、恩格斯
(2)你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什么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不知道
(3)你知道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吗 ()
A.知道 B.不知道
(4)你感觉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发展重要吗 ()
A. 很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5)如果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你更喜欢哪一种途径 ()
A.电视节目 B.找百度 C.读书 D.听故事 E.校园宣传 F. 实践活动
二组:了解空想社会主义,重点了解欧文和他创立的“新和谐公社”的故事,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在课堂上 与同学们分享。
三组:了解《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原文,并找出最具有感染力的句子在课堂上以朗诵的方式与同学 们分享。
四组:针对辨题“科学社会主义过时了吗”,结合所学知识并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辨析。(可从四个方面 着手准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原因;资本主义改良措施与马克 思主义“西方热”;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剖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一组同学课前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古今中外人类纪元的千年思想家是谁 数据显示,孔子占44%, 马克思占54%,爱因斯坦占2%。
教师:从饼状图 (PPT 展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既有中华根基也有国际视野。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发起“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评选活动,马克思位居第一。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 司 (BBC)又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 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 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中国找到了自己的时空坐 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书写了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今天,让我们走近马克思主义,了解科学社会 主义。
本节课的总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教师:让我们跟随马克思、恩格斯一起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前世。
二、讲授新课
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走上科学的
恩格斯曾说:“科学社会主义永远不能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
1.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社会主义已经发展了300多年,但一直都停留在空想的阶段,请二组同学带我们 走进他们的理想世界。
学生活动-故事分享
学生甲:1824年,一位雄心勃勃的中年绅士,从欧洲来到了北美大陆。他带着四个儿子和一批信徒,在美 国的印第安纳州买了一块移民区,在这里聚集了一千多人,进行一个名叫“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 实验。这个人就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欧文。在这里,儿童免费接受教育,社员享受免费医疗,商 店为社员提供一切生活必需品;欧文根据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规定公社是根据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 合保有财产等原则建立起来的。创办之初,公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欧文也为此心花怒放。但好 景不长,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公社最终陷入一片混乱中。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试验“当然不会成 功”。1828年,几乎耗尽了欧文全部资产的“新和谐公社”孤岛湮没在了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
学生乙:空想社会主义的大门是在16世纪初由英国人托马斯 ·莫尔开启的。1516年,他发表了《乌托邦》 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书中他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国奇乡的旅行见闻的故事。他 用文字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描述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到了18世纪,随着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有了新的发展,以摩莱里和马布利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
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之母”,开始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到了圣西门、簿立叶、欧文这里,空 想社会主义已经发展到最高阶段。这一时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马克思的评价和课本知识思考,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试验“当然不会成功”。 (师生以谈话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马克思研究之后作了深刻批判:“在他们的心目中,无产阶级只是作为这个受苦最深的阶级才存在的…… ” 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
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而是从外部或者上面去寻找拯救无产阶级的力量。
“他们总是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甚至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根据他们的意见,人们只要理解他 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建设最美好社会的最优良的计划。”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之所以认为资本主义 是罪恶社会,是因为它违背人类理性,他们还把无产阶级的解放寄托于出现更多像他们这样的天才人物身 上。这说明他们仅从理性出发设计美好蓝图。
“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的注意力
集中在对模范社会的憧憬上,没打算用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变革。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学生丙:虽然是“空想”,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出现于工业革命兴起之际,反映了现代工人的一些利益和要求。 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材料,为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
教师: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2.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教师:历史的车轮带我们来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斗争尖锐化,这时“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自己帮助自己的”。当时 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 亚纺织工人起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找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哪三种形式 其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 用的是哪种形式
学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是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其中政 治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 最高方式。
教师:马克思告诉我们,这三种斗争形式要结合在一起,以政治斗争为中心,才能最终取得胜利。以三大 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
阶级基础。
3.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播放视频《工人运动》,通过观看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简要回顾,感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 阶级斗争的高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土壤。
教师:时代,呼唤伟大的思想家!他就是马克思!他之所以成为“千年思想家”,是因为他积极参加了当时 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他博采众长,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空想 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4.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教师: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马克思的两大发现。请同学们观看之后概括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什么规律。 播放视频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内涵。
学生: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教师:这两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旷世宣言惊风雨。1848年2月,整个欧洲被一本只有一万多字的小册子的问世所震动。它的问世无异于一 声惊雷,使欧洲革命的火焰烧得更旺了。
议题(二):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无产阶级的指路明灯
170多年来,这本小册子被翻译成了200多种文字,有数千个版本,在世界各地传颂。它的名字,就是《共 产党宣言》。它的发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文字有怎样的感召力呢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国 际歌伴奏)
学生活动-我是朗读者(三组同学代表依次朗读自已课前搜集的部分宣言内容)。
展示《共产党宣言》原文,师生共同总结《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其发表的意义:
1.《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 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鼓舞了无产阶级的信心。)这说明《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的理论。 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 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找到了无产阶级的领导者。)这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是 实践的理论。
3.《共产党宣言》是人民的理论,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轮廓和
原则进行了大致描绘。这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
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教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影响了无数后来人。 许多有志青年就是通过这篇《共产党宣言》走上了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 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小百科全书,是马克思主义诞 生的重要标志。
知识拓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

克思主

)
议题(三);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的
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 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最先进的理论体系,在于 它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
1.最初的尝试:巴黎公社
第一国际精神的产物,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民族矛盾
和阶级斗争激化。当时的法国军队面对战争腐败无能,资产阶级政客对外屈膝卖国。为了保卫巴黎,巴黎 人民行动起来,在1871年3月18日举行武装起义,并取得起义的胜利,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公社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建立革命秩序、恢复生产、实行政教分离和男女平等。然而,在国内外敌 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宣告失败。马克思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马克思、恩格 斯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并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的武装等一系 列理论。
2.伟大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建立
1917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又让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 类历史的新纪元。
播放视频《十月革命》,了解十月革命的起因和过程。
结合视频,师生共同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概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
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灭剥削、互助合作。
③产品如何分配:按劳分配。
(2)意义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曾高度评价十月革命的意义,“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马克思创立的两大发现使社 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的历史性飞跃。
议题(四):在当代,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依然具有真理的光芒和改造现实的力量 教师:尽管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国家大量减少,陆地面积 由占全球的24%缩小为占7%,共产党数量由180多个减少为130多个,党员人数也相应减少。东欧剧变 之后,这些国家大致都转向了资本主义,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明显减弱。物转星移几 度秋,一时间,社会主义“崩溃论”“终结论”甚嚣尘上,人们不禁要问:科学社会主义是否依然具有真理 的光芒和改造现实的力量
学生活动-观点碰撞(四组同学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对观点进行评析) 1.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过时了吗
学生甲: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科学,而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在指导思 想和理论实践方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加上西方势力的介入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垮台。 相反,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不仅经受住了东欧剧变和西方围剿的“双重打击”,而且以自身发展 扭转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持续衰弱的颓势。我们要吸取东欧剧变的教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迷 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坚定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的信念不动摇。所以,科学社会主 义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
学生乙: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 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创造了中国奇迹。
如果能邀请马克思来中国旅游,来到新时代的中国。他会看到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体验中国的高铁、网购、共享单车。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 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立足世界上 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实际,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将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
科学水平,还为发展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思想理论贡献。可以说,没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 国实践的伟大结合,我们也无缘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学生丙: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无产阶级是未来世界的主人”。马克思也曾高度评价资产阶级:在它100多年的阶级统治当中,所创造的生 产力比历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上节课老师给我们分析过,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 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根本动因。从资本主义目前的发展来看,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他们也在借鉴社会主 义的很多办法,如缩短工人工作时间,加强政府干预等。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并没有解决,最终会导致 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显示,今天的西方,很多人都在关注马克思主义,美国著名经济学 家罗伯特 ·海尔布隆纳曾说:“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主义求救。”记得2008年的国际金 融危机之后,
《共产党宣言风资本论》在全球热销。虽然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马 克思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并没有减退,反而与时俱增。所以,我坚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学生丁:我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一段讲话来辨析这个观点,“马克思主义 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 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 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 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 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永恒思想价值,在于它有力指导了以往的历史运动和社会实践,更在于不断为寻求真 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 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2.真理之光:社会主义的发展
结合学生的精彩发言,师生得出以下两条结论: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教师: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 力。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指引人们洞悉时代精神、解决时代问题、引领时代进步,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 规律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
三 、课堂小结
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 四 、评价反馈
见学案设计(二)核心素养专练。
五、布置作业
课下通过多种形式了解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以“遇见马克思”为题进行微创作,形式可以是写作、微视 频、书画等。优秀作品以教学主题活动的形式在校园范围内进行展示,营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校园氛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