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运动的小车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 运动的小车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资源简介

课题 《运动的小车》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理解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学会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通过观察具有能量的物体所产生的现象来认识、理解能量。 通过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二)教学难点 理解能量的概念,以及能量与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分析实验结果中的误差来源,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和建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图片、视频、实验演示等内容。 准备一些与能量相关的拓展资料,如各种能量的形式、能量的转化等知识。 设计并打印好学生活动手册和实验记录表格,用于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准备一些奖品,如小实验器材、科学书籍等,用于奖励积极参与的学生。 复备课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情境引入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视频,如赛车飞驰、子弹击穿物体、风吹树动等。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思考运动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看到了赛车跑得很快;有的学生说子弹能把物体打破;有的学生说风可以把树吹弯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这些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它们可以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那么,我们身边的小车或其他物体具有能量吗?今天,我们就以运动的小车为载体来认识能量。” 教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运动的小车。 引发思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呢?能量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概念,回忆生活中见过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汽车有能量,可以跑得快;有的学生说风有能量,可以吹倒东西;有的学生说太阳能有能量,可以发电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能量是物体能够做功的能力,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因为它们可以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吧!” (二)认识实验器材 教师展示实验器材 教师将实验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运动的小车是否具有能量的实验,需要用到一些实验器材。这些实验器材分别是实验用玩具小车、音叉、橡皮锤、斜面和长条木板、木块、软卷尺等。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 教师拿起玩具小车,说:“这是玩具小车,它可以在斜面上滑下,撞击木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来判断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 教师拿起音叉和橡皮锤,说:“这是音叉和橡皮锤,我们可以用橡皮锤敲击音叉,通过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声音来判断橡皮锤具有的能量大小。” 教师拿起斜面和长条木板,说:“这是斜面和长条木板,我们可以把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滑下,增加小车的速度。” 教师拿起木块,说:“这是木块,它可以被小车撞击,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来判断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 教师拿起软卷尺,说:“这是软卷尺,我们可以用它来测量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从而判断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 学生观察实验器材 学生们认真观察实验器材,了解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些实验器材,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思考实验器材的特点和用途。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玩具小车很轻,可以跑得很快;有的学生说音叉很细,可以发出声音;有的学生说斜面和长条木板可以让小车滑下;有的学生说木块可以被小车撞击;有的学生说软卷尺可以测量距离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实验器材都有各自的作用,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它们,确保实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猜想假设 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实验器材,现在我们来猜想一下,运动的小车或其他物体具有能量吗?如果具有能量,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呢?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猜想和想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吗?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小车是否具有能量,进行猜想假设。 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进行猜想。有的学生说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因为它可以撞击木块;有的学生说运动的小车没有能量,因为它只是一个玩具;有的学生说可以通过观察小车的速度和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来判断小车是否具有能量等。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挥想象力。 学生们完成猜想后,教师让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猜想结果,并进行简单的解释。教师对学生的猜想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的猜想都很有创意。那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四)设计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要进行运动的小车是否具有能量的实验,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用什么实验器材来验证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呢? 第二,我们如何操作实验器材来验证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呢? 第三,我们如何观察实验现象来验证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呢? 第四,我们如何记录实验数据来验证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呢?”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可以用哪些实验器材来验证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呢?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器材的选择,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进行设计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进行设计。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玩具小车、斜面、木块、软卷尺等实验器材来验证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有的学生说可以把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滑下,撞击木块,然后用软卷尺测量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从而判断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有的学生说可以记录下每次实验中小车的速度和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从而判断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等。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发挥创造力。 学生们完成设计后,教师让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简单的解释。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现在,我们就来选择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吧!” (五)实验操作 敲击实验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敲击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用到音叉和橡皮锤。我们要用不同速度挥动橡皮锤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声音,从而判断橡皮锤具有的能量大小。请大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小组交流,比划并感受缓慢地敲和快速地敲手部的力度,建立起缓慢地敲就是轻轻地敲,快速地敲就是重重地敲的认识。 第二步,不要太用力敲击音叉,以免损坏音叉。 第三步,分组研究,用不同速度挥动橡皮锤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声音,有什么现象? 第四步,交流讨论,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橡皮锤具有能量?”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步骤,学生们认真观察,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实验操作的方法吗?请大家说一说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印象。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要先感受手部的力度;有的学生说不要太用力敲击音叉;有的学生说要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声音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对。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对待,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敲击实验,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声音,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橡皮锤具有能量呢?” 引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学生们积极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有的学生说缓慢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小,振动幅度小;有的学生说快速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大,振动幅度大等。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要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以便我们进行分析和总结。” 撞击实验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完成了敲击实验,现在我们来进行撞击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玩具小车、斜面、木块、软卷尺等实验器材。我们要用不同速度的小车撞击木块,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从而判断小车具有的能量大小。请大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分组讨论,有了这些材料,可以怎么做这个实验? 第二步,交流实验方法,完善实验过程。确定木块被撞击滑行后的终点位置,可以将木块被撞击滑行后离起始位置最近的一点确定为终点位置。 第三步,观看实验视频,了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步,温馨提示,在木块的起始位置摆放小旗或其他标记,释放小车去撞击木块;用小旗或其他标志标记木块被撞后的位置;测量距离,记录数据。 第五步,解读记录表,指导记录。 第六步,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及我的发现。”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步骤,学生们认真观察,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实验操作的方法吗?请大家说一说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印象。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要先讨论实验方法;有的学生说要确定终点位置;有的学生说要摆放小旗或其他标记;有的学生说要测量距离,记录数据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对。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对待,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撞击实验,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与小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学生们积极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有的学生说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小,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小;有的学生说坡度越大,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大,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大等。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要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以便我们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分析结果 组织整理实验记录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完成了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现在我们要组织整理实验记录,进行分析总结。请大家把自己的实验记录整理好,准备进行分析。” 学生们整理自己的实验记录,准备进行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哪些现象和数据?请大家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整理实验记录。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记录了音叉的振动和声音;有的学生说记录了木块被撞击后的距离;有的学生说记录了小车的速度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记录得很详细。我们要根据这些记录,分析运动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以及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能量大小的关系。”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整理好了实验记录,现在我们来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橡皮槌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第二,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第三,实验中有没有误差?误差的来源是什么?如何减小误差?”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请大家说一说。”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挥动着的橡皮槌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从橡皮槌敲击音叉时声音的大小和音叉振动强度大小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从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的滑行距离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有的学生说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缓慢挥动橡皮槌时,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小,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小,快速挥动橡皮槌时,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大,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大,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小,具有的能量越小,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小,坡度越大,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大;有的学生说实验中可能有误差,误差的来源可能是测量不准确、实验器材不精确、操作不规范等,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测量精度、选择精确的实验器材、规范操作等方法来减小误差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用图片和动画演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原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实验结果。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实验观察和讨论分析,我们发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具有能量的物体所产生的现象来认识、理解能量。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分析实验结果中的误差来源,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和建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