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重难点
了解社会保障的构成及主要内容。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和运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明确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认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国家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2. 科学精神: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根据我国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3. 公共参与:运用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知识,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重点:理解我国社会保障发挥的作用;明晰各种社会保障形式的作用;理解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难点:区分各种社会保障形式的作用;理解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一、知识梳理
要求:课前自主阅读、标划课本,根据学案理清知识脉络,把握本课逻辑思路,完成学案。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含义: 依法建立起由 和 承担主要责任的 “安全网”。
原因
(1)必要性: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 、 , 、灾害、生活贫困等 ,需形式日益多样的 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重要性
①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 ,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 ,保障他们的 ,能够有效维护 的稳定。
②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 ,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 ,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 。
③社会保障通过 与 ,充分发挥 功能,同时通过杜会成员的 ,推动 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主要由 、 、 、 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 。
(2)比较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种形式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地位
资金来源
对象
作用
特点
(二)完善社会保障
1.要求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 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①要建立起 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 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 ,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 相适应。
(3)完善社会保障要做到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2.目标
总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 ,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 、 、可持续的 社会保障体系。
二、情境探究
【阅读与思考1】
国新办8月25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与成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这十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显著增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围绕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思考:结合上述情境分析我国完善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你知道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都包括哪些吗?
【阅读与思考2】
思考:下面这些脱贫案例分别是哪种社会保障形式?体现出社会保障具有哪些作用?
A.安奶奶有残疾,不能走路,老伴有眼疾,看不清东西,老两口每天炖一锅白菜帮子,配上玉米糊糊。扶贫小组了解到这一情况,为他家申请了低保,接受社会救助,每个月可以从政府领取低保金。
B.杨叔叔,住在山上,因为意外滚落瘫痪,为了治疗家里十几口人倾家荡产,短短几年时间负债十几万。扶贫小组帮其申请了医保,可以报销70%的治疗费用,极大地减轻了家庭负担。
C.小罗,父母离婚之后跟随奶奶生活,父亲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到达上学年龄也没有去上学。扶贫小组为其申请助学金,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并联系最近的学校使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D.韦叔叔几年前入伍当兵,退伍后被安置在了县里的某单位工作,短短几年就有了不少的积蓄,摆脱了贫困。
【阅读与思考3】
某县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某县是贵州最后一批深度脱贫的一个县,虽然实现了脱贫,但是在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由于多山、交通不便的特点,依旧存在着没有参与到社会保障中的群众,同时已经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城、乡群众也存在着保障不均的现象;此外,社会保障的普及激起了一些群众的懒惰之心,部分群众不顾该县刚刚脱贫的现实状况,要求实行更大力度的社会保障;最后,在该县社会保障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社会保障主体(企业、个人)互相推卸,不认真履行责任的状况。因此,采取措施实现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完善刻不容缓!
思考:假如你是该县社会保障工作的负责人,根据该县的问题,思考你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知识总结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必要性: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 害、生活贫困等问题。
2、社会保障的含义: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1)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2)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5、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比较
基本形式 地位 保障对象 作用 实施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社会救助 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最后一道防线”。 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保障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社会福利 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政府实施
社会优抚 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 有利于社会稳定;鼓舞士气,提振民族精神。 政府实施
知识拓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比较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性质 自愿的市场行为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经营目标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经营方式 保险公司经营 由国家经办
费用来源 全部由个人承担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担
保障对象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缴费的人 法律规定有权享受社会保险的人
保障水平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社会保障,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1)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2)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3、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1)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总之,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等、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习题检测
(一)易混易错辨析(判断对错并将错误表述改正)
1.国家依法建立起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
2.社会保险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
3.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4.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均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  )
5.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
6.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人身保险、意外险、财产保险。(  )
7.社会救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
8.社会优抚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
9.政治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  )
10.享受社会互助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二)基础达标(限时训练并要有做题痕迹)
1.近年来,济宁市不断创新医保举措,优化医保服务,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对下列相关举措产生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
①提高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减轻就医经济负担→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②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为失能群众提供社会救助→保障人民生存权利
③推出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居民多层次保障需求
④实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账户制,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个人可以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
①有利于引导居民稳健投资,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②有助于补齐养老保险短板,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
③作为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有利于实现我国居民老有所养
④能够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9月15日,省民政厅、人社厅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其中规定,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人员可申请评定初、中、高级职称,对应名称分别为养老护理师、主管养老护理师、副主任养老护理师。该省此举( )
①标志着养老护理业走向合法化的发展通道
②表明养老业将开启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模式
③说明养老护理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④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现代养老保障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针对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增多,强化基本民生保障。阶段性扩大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将更多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关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社会优抚的对象是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
③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④社会保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23年4月1日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各统筹区参保人员,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等,均视同备案,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取消异地就医备案这一政策将会( )
①提高医保报销比率,扩大商业保险的范围
②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改善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③医保服务更便捷,更好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④方便患者异地就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而社会保障亦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发展。其中,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社会保障超前发展可能构成经济发展的负担
②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可能会挫伤劳动者积极性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能降低居民的消费预期
④社会保障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机构范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相比,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最滞后,迫切需要加快速度。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可能有( )
①现有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种类不够丰富,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养老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③居民收入水平直线下降,购买第三支柱保险心有余而力不足
④居民保险意识不够,对保险产品及相关风险的专业知识不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妈妈岗”即专为“妈妈员工”特设的岗位,是在政府鼓励引导下由企业等用工主体开发设置,主要用于吸纳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一些地方开始出台保障措施,通过税收减免、岗位补贴等方式,推动企业主动设置“妈妈岗”。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有利于( )
①回应市场合理需求,促进供求有效对接
②拓展妇女就业空间,落实劳动保护制度
③加强就业服务供给,发展公共托育服务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民政部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规范完善低保准入条件,加强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孤儿、残疾人等群体保障政策,继续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上述举措( )
①体现协调发展理念,使救助标准与物价同步上涨
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
③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有效规避生活中的风险
④有利于织密兜底保障网,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之一,下表内容节选自某市《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救助对象 一类 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二类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和纳入监测范围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三类 不符合一类、二类救助对象条件,但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因病致贫大病患者
救助方式 “一站式”结算 符合条件可凭本人身份证和相关资料,直接享受医疗救助待遇。
事后救助程序 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发放——公示
据此,可以推断出该市的医疗救助( )
①坚持分类施策,助推社会救助能力提升
②健全社会保险,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③做到量力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体现社会公平,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能力提升(限时训练并要有做题痕迹)
11.甘肃省“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开展以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结合全年重点工作,进一步坚定加压奋进、比学赶超的信心决心,秉承“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多元施策、多措并举,在全面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证质效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有利于( )
①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②织牢织密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提高社会优抚的质效,保障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
④促进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落实,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我们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抓好贯彻落实。为此要( )
①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加快覆盖全民
②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③发挥市场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深化养老保险改革,筑牢最后防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4月,天津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不得随意附加非必要限制性条件,不得以特定职业、特殊身份等为由,或者未经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直接认定申请家庭符合或者不符合条件。此举旨在( )
①增加低收入者的劳动性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②有利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③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简称:税延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税款,它实质上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个人的税收优惠。2023年9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对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过程中的工作要求、业务调整、产品管理、保单转移等进行明确,推动个人养老金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可见( )
①税延养老保险能够满足投保人较低层次的养老保险需求
②我国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养老服务需求
③我国充分发挥税延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做到应保尽保
④税延养老保险可以在缴费时享受税前扣除,有效地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7月28日公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为1020元。根据新规,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与此同时,个人缴费标准也同步提高,每人每年380元。这决定( )
①体现了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明确
②旨在进一步提升居民医保的可负担性和保障水平
③能够在完善初次分配基础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多元化保障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五、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请书写本课的知识框架
【参考答案及解析】
【易错易混辨析参考答案】
1.错误【详解】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2.错误【详解】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3.错误【详解】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错误【详解】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
5.错误【详解】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6.错误【详解】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7.错误【详解】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化的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8.错误【详解】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9.错误【详解】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
10.错误【详解】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基础达标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①:提高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能减轻就医经济负担有利于缓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①正确。②: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这不属于社会救助②错误。③:推出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有利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居民多层次保障需求,③正确。④:实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利于异地就医,并没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④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可以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这说明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助于补齐养老保险短板,引导居民稳健投资,从而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①②符合题意。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个人养老金制度不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③错误。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个人养老金不属于第三次分配④错误。
3.答案:D
解析:③④:某省政府相关部门发布职称体系,表明养老护理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也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③④正确。①:养老护理业一直是合法化的,①说法错误。②:材料与养老业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无关,②排除。
4.答案:A
解析:①②正确,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优抚的对象是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③错误,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但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④错误,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5.答案:D
解析:①:医保属于社会保险,不是商业保险的范围,故①错误。②:医保属于社会保险,不属于社会救助范畴,故②不选。③④: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医保服务将更方便快捷,方便患者异地就医,更好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故③④正确。
6.答案:A
解析:①②: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包括社会保障超前发展可能构成经济发展的负担,也包括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可能会挫伤劳动者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经济发展,①②正确。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会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强居民的消费预期,③排除。④:该项是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7.答案:B
解析:①:材料中指出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滞后,这可能因为现有商业保险产品种类不够丰富,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故①正确。②: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会使得养老市场的需求量增加,这可能使得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需求增加,这不是发展滞缓的原因,故②不选。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步上升,故本题肢与事实不符,故③不选。④:居民保险意识不够,保险相关知识欠缺,不愿或没想到购买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故④入选。
8.答案:A
解析: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有利于回应市场合理需求,促进供求有效对接,同时也能拓展妇女就业空间,落实劳动保护制度。这是因为“妈妈岗”是针对有抚养义务的妇女特设的岗位,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她们的需求,同时也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选项A中的①和②都是正确的。选项③中的加强就业服务供给、发展公共托育服务与“妈妈岗”就业模式无直接关联;选项④中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虽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主要目的。因此,选项B、C、D都是错误的。
9.答案:C
解析:①错误,政部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规范完善低保准入条件,加强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上述举措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实现救助标准与物价同步上涨”错误;②正确,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③错误,④正确,社会救助不属于第三次分配,属于再分配(二次分配),商业保险是个人规避生活风险的有效方式。
10.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该市医疗救助对象和方式都进行了分类,有助于社会救助能力的提升,有效施策;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救助标准,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②错误,医疗救助属于社会救助的一种,不属于社会保险;③不合题意,从表格内容无法推断出该市的医疗救助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能力提升参考答案】
11.D
【详解】①:材料未涉及社会保险的内容,是提高社会优抚的质量和效益,①不符合题意。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指的是社会救助,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救助工作,②不符合题意。③④:多元施策、多措并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优抚的质效,保障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也有利于促进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落实,维护社会稳定,③④符合题意。
12.A
【详解】①②: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要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到应保尽保,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共享发展理念,①②符合题意。③:发挥市场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说法错误,③排除。④:社会救助是最后一道防线。④说法错误。
13.C
【详解】②④:天津市印发通知,明确不得随意附加非必要限制性条件,不得以特定职业、特殊身份等为由,或者未经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直接认定申请家庭符合或者不符合条件,此举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旨在更好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促进社会和谐,②④正确。①: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不能直接增加低收入者的劳动性收入,①排除。③:天津市的做法是为了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不是为了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③排除。
14.D
【详解】①③:税延养老保险属于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满足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险需求,不属于社会保障政策,①③说法错误。②④:人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税款,它实质上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个人的税收优惠。该通知对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过程中的工作要求、业务调整、产品管理、保单转移等进行明确,推动个人养老金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养老服务需求,税延养老保险可以在缴费时享受税前扣除,有效地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②④符合题意。
15.A
【详解】①②:根据新规,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与此同时,个人缴费标准也同步提高,每人每年380元。这说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这一决定旨在进一步提升居民医保的可负担性和保障水平,①②符合题意。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在完善再分配基础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错误。④:材料强调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没有涉及推动形成多元化保障格局,④排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