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课前准备教学分析1.遵守实验室规则,认识常用的仪器。学习目标2.正确进行药品的取用。3.知道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仪器的连接与玻璃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技能。4.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观察和描述的方法。5.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课前准备学习重点 进行药品的正确取用,知道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玻璃仪器等基本操作技能。学习难点 使学生掌握正确取用药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学习化学的能力。学习方法 学生动手独立操作,加强实验操作技能,认真体验实验过程。教具准备 试管架、试管、酒精灯、蜡烛、火柴梗、大理石、碳酸钠、镊子、量筒、胶头滴管、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教学内容01情境引入02互动新授03拓展提高04课堂小结点我喔情境引入拉瓦锡纪念馆一角情境引入2018年12月26日9时34分,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学校东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经查明,该起事故直接原因为:在使用搅拌机对镁粉和磷酸搅拌、反应过程中,料斗内产生的氢气被搅拌机转轴处金属摩擦、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爆炸,继而引发镁粉粉尘云爆炸,爆炸引起周边镁粉和其他可燃物燃烧。情境引入情境引入试管烧杯水槽镊子集气瓶【交流讨论】1、试剂使用的“五不”原则是什么?2、试剂取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探究活动】1、固体试剂的取用(1)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使用什么仪器?(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探究活动】1、固体试剂的取用【实验1-3】教师演示,学生进行以下操作练习:(1)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探究活动】1、固体试剂的取用【实验1-3】(1)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探究活动】2、液体试剂的取用(1)如果试剂是液态的,该如何取用?【学生活动】(1)认识取用液体的仪器,观察图示,找出取用液体时的“三个要点”:一倒、二向、三紧挨。(2)练习氯化钠溶液的取用。(3)教师演示错误操作,让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探究活动】3、液体试剂的量取(1)回忆八年级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要使视线与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学生活动】用10mL的量筒量取2mL的稀盐酸。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探究活动】3、液体试剂的量取(3)取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4)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小结】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垂直悬空“四不要”,即不伸入试管内、不碰试管内壁、不平放或倒置、不能未清洗就取另一种液体。垂直悬空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探究活动】4、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正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的实验事项是什么?(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3)如果试管外壁有水,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4、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实验1-5】用10mL量筒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向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用试管夹夹住该试管(夹在距试管口处),加热,观察现象。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4、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讨论】阅读教材18~19页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思考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加热?给物质加热一般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5、仪器装置的连接学生阅读教材第20页仪器装置的连接部分内容,归纳连接仪器装置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玻璃导管、橡胶塞、乳胶管等的连接操作,以及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互动新授(走进化学实验室)6、玻璃仪器的洗涤学生阅读教材第20页玻璃仪器的洗涤内容,归纳洗涤玻璃仪器的正确步骤及如何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涤干净。【学生活动】按照教师的示范方法,将实验中所用的试管、烧杯、量筒等仪器都洗干净,并一起动手整理桌面实验仪器及药品。互动新授(走进科学探究)【探究活动】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根据实验现象对石蜡的硬度和密度进行初步判断。蜡烛一般为乳白色的固体,具有轻微的气味,质软,密度比水小。互动新授(走进科学探究)【探究活动】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2】1、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部分,描述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变化、烛芯的变化、火焰的分层情况。2、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并描述烧杯中的现象。互动新授(走进科学探究)【探究活动】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2】【观察现象】1、火焰附近的石蜡逐渐熔化,火焰分成三层。2、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互动新授(走进科学探究)【探究活动】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3】熄灭蜡烛,观察并描述蜡烛熄灭时的现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蜡烛熄灭后,其颜色、长度等与点燃前相比有什么变化?【观察现象】蜡烛刚熄灭时,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互动新授(走进科学探究)【探究活动】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实验3】学生合作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交流与讨论】1、学生独立将教材第22页的表格填写完整。2、学生围绕蜡烛的燃烧,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3、探究(或实验)后,认真完成教材第23页的探究(或实验)报告。拓展提高【启示】通过今天的探究(或实验),可以总结出化学学习的一些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以及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例如,石蜡受热时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学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对物质在变化前、交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基于证据,经过分析和推理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课堂小结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走进化学实验室走进科学探究1、化学试剂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仪器装置的连接4、玻璃仪器的洗涤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1、探究步骤:点燃前—点燃时—熄灭后2、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