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前准备教学分析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习目标课前准备学习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学习难点 实验操作的规范。学习方法 直观教学,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引导观察和分析实验。教具准备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乳胶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升降台、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教学内容01情境引入02互动新授03拓展提高04课堂小结点我喔情境引入研磨高锰酸钾粉末生火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钾与有机物接触、摩擦、碰撞产生热量,释放出氧气引起燃烧。野外生火小技巧【思考】在野外利用研磨高锰酸钾粉末的方法,在30s内实现野外生火,其原理是什么?互动新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设计实验装置【学生活动】分小组设计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1)仪器应按什么顺序进行组装 先下后上,先左后右。(2)应按照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来选择。高锰酸钾为固体,需要加热,采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确定,氧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还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互动新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互动新授【小组讨论】通过观看实验视频,总结实验步骤。(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思考: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装置连接好,导管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或使用热毛巾捂住容器,使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水柱且长时间不回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互动新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2)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思考:试管口为什么放入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互动新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3)定—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思考:固定试管时试管口为什么向下倾斜?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互动新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试剂的底部加热。思考:先预热再均匀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先预热再均匀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试管因局部剧烈受热而破裂。互动新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5)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排水集气法思考: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氧气?刚开始排出的是管内的空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当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就可以收集了.互动新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6)离—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熄灭酒精灯。思考: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水槽内的水沿导管上升,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所以一定要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如何检验生成气体是氧气?如何验满?互动新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互动新授【学生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分组探究实验,小组两人先确定分工,带着问题和思考,亲自制取两瓶氧气。其中一瓶预留1/4左右的水,以做铁丝燃烧性质实验。互动新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步骤 注意事项(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原理:根据气体热胀冷缩操作: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再把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 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生成的气体把试管内的固体带到导管中,堵塞导管(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后的水倒流至受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4)点:先预热,后对药品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5)收:收集氧气 等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收集满的集气瓶瓶口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6)撤: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撤离水槽,最后熄灭酒精灯互动新授(氧气的性质)【探究活动1】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互动新授(氧气的性质)【思考】木炭插入集气瓶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的目的是什么?必须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若快速伸入瓶底,会把部分氧气从瓶口排出。互动新授(氧气的性质)【探究活动2】如图所示,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留少量水),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互动新授(氧气的性质)【思考】集气瓶中预留少量的水的目的是什么?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总结】通过以上两个探究实验,可得到什么结论?氧气具有助燃性拓展提高【练习】(1)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图中装置甲和乙也能收集氧气,其中进气端分别是 和 。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了得到更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填“甲”或“乙”)收集氧气。(2)老师给出一套更为复杂的收集装置丙,请你分析,该装置有哪些用途 ad可以收集并量取一定体积的氧气,可以更准确地比较产生氧气的快慢。课堂小结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氧化性、助燃性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步骤安全注意操作氧气的收集与检验实验误差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