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第四课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1.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与合法途径;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 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材内容分析:“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是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 阐述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意义及措施。本框包括两目,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阐述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意义、我国居民获取收入 的途径;第二目“完善收入分配”,阐述现阶段我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举措。2.学情分析: 从知识经验上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初步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 按劳分配为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学习本框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能够懂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有制决定分配制的道理。这 些都为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知识经验基础。 从学生心理特征上看,高一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行为方式具有多样性、可塑性,教师创设真实情境, 设计有梯度的学习任务,组织有效的学生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全方位、多角度给予学生参与学习的 机会,让学生在探究、发现、创新、协作中自主建构知识,获得新知识,落实核心素养。3. 目标确定 结合现实国情,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 重要意义,坚定制度自信。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和意义,阐释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收人分配的必要性和意义。 正确辨析对待劳动的不同态度,懂得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理解和认同完善个人收人分配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提高社会责任感。4.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内容及意义。 理解完善个人收人分配的具体措施。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1、单元知识体系展示与概述。 2、视频导入。播放视频“数读2021经济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收入分 配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生活动 1、回顾旧知,明 确本课在单元知识体 系中的地位。 2、观看视频,思 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 配的关系。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知识体系,理解本课在单元知识体系中的地位。通过视频引入收入 分配的内容。议题一:小吕一家人的收入分配方式教师活动 1、展示探究材料: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 妈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总经理,除年新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 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农民,除了转让自 家承包地的经营权获得的一定收入,还自己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 小吕是私营企业的普通员工,除了工资,,课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 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小吕大伯父是残疾人,无法务工,家 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补贴。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探究 材料。 2、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P45相关内容。 3、学习小组交流 与共享,完成议题一 “探究与共享”任务, 小组代表回答探究问2、布置学习任务:小吕一家人的收入分别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 题。3、布置学习任务:分学习小组总结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 4、学习小组分组4、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并简要总结。 (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含义及其根本原因。 (2)按劳分配的地位、内容、原因及意义。 (3)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内容及意义。 展示学习成果。5、知识拓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几种形式。(劳动要素、资本要素、 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土地要素、信息要素等)设计意图 一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总结知识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认识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理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必然性;三是引导学 生认识在初次分配中要坚持提高效率和坚持公平相统一,理解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内容及意义。议题二: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1、展示探究材料。 2、布置学习任务: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3、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 4、总结:居民收入来源多种多样 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和奖金。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P46相关内容。 2、学习小组交流 与共享,完成议题二 “探究与共享”任务,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探②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人,包括银行存 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③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网店、个体工商户。 ④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 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人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 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教灾款等。 5、知识补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1)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 劳动创造。 (2)个人获取收入的要求:①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 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②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究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小吕一家人获取收入的途径,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现阶段具体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培养学 生联系实际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议题三: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教师活动 1、播放视频:《中国的全面小康——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视频。2、布置学习任务: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2、学生自主学习3、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并简要总结。 (1)要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 进公平的分配制度。 (2)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 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3)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策,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4)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5)坚持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教材P47-49相关内容。 3、学习小组交流 与共享,完成议题三 “探究与共享”任务。 4、学习小组展示 学习成果。4、知识拓展: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设计意图: 一是帮助学生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优化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具体举措;二是引导学生分析 这些举措是如何优化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三是引导学生 感悟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练习与课堂小结教师活动 1、布置课堂练习。 2、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 1、完成课堂练习。 2、整理本节课课 堂笔记,理清知识脉络。设计意图:一是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二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 体系,深化教材理解。6.板书设计(按劳分配经济增长与居民方式收入同步增长按生产要素分配财产性收入入分配同步提高途径完善初次分配个人收和再分配机制入分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消除贫困个人收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劳动性收入的完善)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李先生是某国有企业职工,月收入7300元,其中工资6000元、自有房屋出租1000元和银行 存款利息300元。李先生月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6000元 B.1000元 C.300元 D.7300元 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 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增列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这 一变化有利于( ) ①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制度优势 ②引导企业重视数据要素,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③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④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六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某私 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 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A.1.55万元 B.1.74万元 C.2.4万元 D.4.85万元4.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国家将更注重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薪酬向高强度岗 位、高层次人才、作出突出业绩的科研人员倾斜,经单位同意,还可以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 会组织等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甚至可以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创业活动。此项改革旨在( ) ①彰显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 ③贯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原则,缩小收入差距 ④保障科研人员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才储备数量巨大,但由于人才信息不畅通以及一些人才不愿去生产部门, 存在着“人才错配”现象,抑制了人才创新活力的激发和人才红利的释放。通过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的 改革,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实行劳动、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 充分发挥技术和数据的引领作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推动我国成为技术强国 和要素强国。 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知识,分析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革对推动我国成为技术强国和要素强国 的合理性。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9.教学反思与改进10.学习评价设计评价对象: 班级: 时间:评价项 目 评价参考项 分类评价得分自评(25% 组评(25%) 师评(50%)学习态 度与方 法 ( 3 0 分 ) 1、对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有清晰认识, 学习保持持续热情;2、努力寻找与自己适 应的学习方法;3、做好课前预习及上课准 备工作;4、课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5、 认真完成课后复习及作业(每条6分)合作学 习情况 (20) 1、与小组同学的合作主动、积极、互动充 分;(6分)2、善于倾听,能够尊重和恰 当回应其他同学的观点;(6分)3、流利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为观点提供论证(8 分 )课 堂 发 言或小 组汇报 情况(20) 1、主题鲜明,有学科特色;2、有理有据, 重分析与体悟;3、注重资料引用;4、有条 理性、逻辑性;5、语言、形象、时间把控 等(每条4分)能 力 素 养提升 情况(30) 1、能完成复杂问题情境中教师设置的问题 或任务;2、能绘制并不断修改完善单元学 习结构图,不断发现和总结自己的认知问题, 修改完善自己的想法;3、结合问题解决, 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每条10分)其 他 加 分(20) 1、能关注时事并做简单的时事小论文;2、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前的实际写一篇小论 文;3、参加演讲;4、参加社会实践或走访 活动,做好记录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5、 其他可加分的。(每条5分,不超过20分)给该同 学建议 本 次 评 价 总 分 自评分小组评分教师评分最后等级组长签 名 任课老 师签名4.1参考答案: 1-4 AACB5.参考答案:“人才错配”现象抑制人才创新活力的激发和人才红利的释放,通过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科 学设置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有利于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的机制,使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和尊重,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 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我国成为技术强国和要素强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