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学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 历史导学案(04)纲要上 1.4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2024级)高一上 历史 导学案(04) 纲要上 1.4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设计:历史组 审阅:历史组
教风:敦爱精研 求真善喻 学风:笃学践行 求智善思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通过了解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两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
难点: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基础知识】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建立:B.C.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汉初治国政策:
(1)政策、措施:黄老无为思想、“ ”
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原因:汉初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吸取秦亡教训。
(3)结果: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
3.汉初政治制度——“汉承秦制”
中央( )
地方( )→分封诸侯王(王国问题)→汉景帝平定
△汉朝削藩——汉高祖:诛异姓,封同姓;汉景帝:晁错削藩;汉武帝:
“汉承秦制” 
汉朝基本上承袭秦朝制度,但对秦制又有所损益。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创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但又在地方推行封国制。汉朝承袭了秦朝的法律制度,在秦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删减。汉朝承袭了秦朝的赋税、徭役、兵役制度,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秦制” “汉承”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监察制 中央继续设御史大夫。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时实施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郡县制 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 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上
1.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十余里”)
“左官律”:凡在诸侯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限制诸侯国网罗人才,防止他们从事非法活动)
“附益法”:朝廷大臣结交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至于弃市(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削弱诸侯国与其他官员的勾结。
“酎金夺爵”: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至此,王侯虽然还存在,但只能“衣食租税”,不得过问封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
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2. (内外朝)制度
中朝(内朝):皇帝亲信组成,皇帝直接掌控的决策机构
外朝: (汉承秦制)——和秦相比,尚书令作用开始提升
3.官吏选拔制度:
(1)推选标准:“孝”和“廉”
(2)选官过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经考核再任命。
(3)制度利弊:
利: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拔任用官员的唯一依据,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提高官员质量。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
弊: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地方官员往往推荐名门望族的子弟,而不问学识品格,被察举者名不副实。
4.完备监察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分设 ,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 。
5.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经济上
1.改革币制,将 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上林三官钱)
2. ,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3.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4.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算缗:向大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征收的财产税
告缗:鼓励知情者告发,属实者没收被告发者全部财产,惩罚戍边一岁,奖励告发者没收财产的一半。
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①汉初,遭秦始皇“焚书坑儒 ”政策摧残的儒学逐渐抬头
②汉武帝时期,边境不宁、王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能满足国家统治需要。
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汉武帝开拓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内容:强化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缓和矛盾——“施行仁政”“德刑并用”;维护统治——“三纲五常”
影响:
积极①思想: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文化,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②政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增强民族的统一认知感和凝聚力
③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
消极:不利于思想多样化,钳制了思想,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总结】
领域 措施 目的或作用
政治 颁布“推恩令” 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设置中朝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实行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选拔更为优秀的人才
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分设刺史,对辖区内部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监察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和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经济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盐铁官营
推行均输平准
抑制工商业者
思想 尊崇儒学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
开拓疆域
措施 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 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 ②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③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 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④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
影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三、东汉的兴衰
1.王莽政权
背景 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 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
建立 公元9年,外戚 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改制 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灭亡 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2.“光武中兴”
建立与统一 25年, 重建汉朝,定都洛阳。随后,刘秀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政治 加强皇权,增强 的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抑制豪强势力
释放奴婢 缓和社会矛盾
思想 重视儒学 儒学继续得到发展
3.政权衰亡
政治腐朽 中期以后,出现 交替专权的局面
党锢之祸 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通过品评人物而抨击时政,称为“ ”。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
矛盾尖锐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起义 184年,张角发动起义,后被官兵各个击破,最终失败,但 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主要因素]
(1)匈奴问题: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又趁机发展起来,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
(2)豪强地主: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而建立,东汉建国后,豪强势力进一步膨胀,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东汉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4)土地兼并严重:东汉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或依附于豪强地主,或成为流民,阶级矛盾尖锐,这是造成张角黄巾军起义的最主要原因。
四、两汉的文化
领域 时期 代表性成就 特点或历史地位(意义)
史学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首创 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东汉 班固《汉书》 我国第一部 体 史
文学 汉代 汉赋 讲究 ,辞藻华丽
乐府诗 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五言诗 东汉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科技 战国至西汉 《 》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西汉初期 《周髀算经》 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最早引用勾股定理中的特例商高定理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 专著
《 》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张衡 候风地动仪,检测地震方位;《灵宪》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医圣”
华佗 麻沸散
蔡伦改进造纸术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农学 《汜胜之书》《四民月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