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基本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学段 高中 展示教学设计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1.教学内容分析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是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第二框题的教学 内容。该框题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两个 目题,主要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形成、特点及当代价值,从而引导学生从唯物主义辩 证法的角度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 . 学 情 分 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能够对一些事件进行简单分析, 但没能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学生求知欲强,对书本知识易接受和掌握,也愿意通过一些活动的 方式获取知识。本堂课就根据他们这个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对第七课第一框的学习,同学们已经 从一般意义上认识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明确了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许多同学对个别意义上的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刻,尤其不能挖掘优秀传统文 化的当代价值,缺乏高度的文化自信。本节课将从内容、特点、形成和当代价值等角度,帮助同学们 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3 . 目 标 确 定 课程标准: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弘扬民族精神。 (1)、通过学习,能够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 信 ; (2)、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3)、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体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教师活动 总议题:从故宫的文化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吗 你了解故宫吗 阎崇年先生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在故宫,这里不仅有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 学生活动 1.学生课前在 教师的引导下分5 个小组,搜集、整
筑群,有中国最重要的藏品,还有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历史与人生,故宫能带给 我们人生各个阶段所需的各类启发。”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故宫,认识我国的 传统文化吧! 议题一:中华传统文化有何内容 议学情境:宫廷匾额 镜头一:太和殿的“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大意为:天子承担上对皇 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帝 王要建立好的统治,对天下百姓负责。 镜头二:中和殿的“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大意:舜帝告诫大禹说, 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 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镜头三:养心殿的“中正仁和”匾,为雍正所书,大意:帝王要中庸正直, 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 镜头四:交泰殿的“无为”扁,为康熙所题,老子云:“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康熙之所以题“无为”,意在告诫君主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换 在今天,即构建和谐社会之意。 议学问题:这些宫廷匾额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内容 议学总结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2.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议学情境:宫廷人物 戚继光(1528—1587年),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民族英雄。自幼立志疆场,保国卫民,曾挥笔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的名句。经过严格训练,戚家军威振中国海疆,危害已久的倭患终于被荡平。 张英(1637—1708年)清朝著名文人、大臣。六尺巷故事,张英收张家人的 千里传书后批诗一首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 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张英60岁大寿时,他的夫人计划专门雇一个戏班子唱一场“堂会”,并设 宴款待那些前来贺寿的亲朋好友。张英得知后,坚决不同意,他劝说夫人放弃这 一计划,并用这笔钱做成了100件丝绵衣裤,施舍给行走在路上的穷人们。 议学问题:从宫廷人物身上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内容 议学总结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3.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建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理关于故宫的摄影 作品、人物故事、 文物和历史文化等 资源,并通过手抄 报进行展示,在其 中选取代表在课堂 进行展示,相关展 示分享小组提前完 成PPT嵌入到教师 的PPT里,为课堂 活动做好充分的准 备。 任务一:展示 故宫优秀的文化 2.小组代表 上台展示关于故宫 的摄影作品宫廷匾 额和人物故事,并 说明其中体现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什么内容 3.学生在教师 的引导下积极归纳 总结并理解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主要 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课前搜集、整理的关于故宫的宫廷匾额和宫廷人物故事的活动,激
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情境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积极的感知和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 容,达成学习的目标。
环节二:
教师活动 议题二:中华传统文化来自何方 议学情境:宫廷文物 镜头一:播放视频《数字故宫》。 镜头二:文物藏品——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共珍藏180多万件文物,包括陶 瓷、玉石、青铜、碑帖、法书、绘画、珍宝、漆器、珐琅、雕塑、铭刻、家具、 古籍善本、文房用具、帝后玺册、钟表仪器、武备仪仗、宗教文物等,共25大 类69小项(不包括建筑)。收藏的文物涵盖了新石器时代以来,跨越了夏、商、 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元、 明、清等中国古代王朝近8000年的历史岁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郑欣淼先 生说:“故宫是一部浓缩的中华8000年文明史。”北京故宫博物院在1987年被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镜头三:播放视频《从文物看中国的极简史》。 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 华优秀文明资源。 议学问题:1.这些宫廷文物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2.从视频中你能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议学活动,讨论、交流分享并总结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特点、地位和形成。 议学结论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地位、形成 1.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体现在: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2.地位: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3.形成: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是各民族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共同熔铸而成的。是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 的。注重吸收和借鉴,不断增强包容性。 学生活动 任务二:探寻 故宫的文化来自何 方 有何特点 4.小组代表上 台展示搜集的资 料:视频《数字故 宫》和关于故宫文 物藏品的材料介 绍,并分享交流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特点。 5.小组代表展 示视频《从文物看 中国的极简史》, 并讨论交流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怎样 形成的 6.学生在教师 的引导下归纳总 结、理解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特点、 地位和形成。
设计意图 通过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课前搜集、整理的视频《数字故宫》、文物藏品的介绍、视频《从 文物看中国的极简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等故宫文物资源,并设置议学 活动,让学生讨论交流,分享代表的观点,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特点、 地位和形成,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环节三
教师活动 议题三:中华传统文化去向何处 议学情境:宫廷历史文化 镜头一: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权、 皇宫为核心的皇家文化,包括封建特权思想、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 问题,同时它又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 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 镜头二:新时代讲好故宫故事,历史保护和现代传承协调发展 图1:策划举办“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主题大展。 图2.推出“藏品有话说”等系列线上音视频课程。 图3.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一汽红旗品牌的战略合作,助力中国国家品牌建设; 图4.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跨界联名合作,用高科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连接起过 去、现在和未来,将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让文物活起来。 议学问题:如何辨别故宫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 化 教师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议学结论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 出新、革故鼎新。 议学情境:故宫匾额、宫廷人物、宫廷文物藏品、建筑、历史文化等 镜头一:学生归纳总结今天课堂上展示的故宫文化的关键词: 故宫匾额:建极绥猷、允执厥中、中正仁和、无为 宫廷人物:戚继光、张英 宫廷文物藏品、建筑、历史文化 镜头二: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议学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当代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小组代表 分享观点时注意适时点拨,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 价值。 议学结论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2).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生活动 任务三:如何 辨别故宫文化的精 华和糟粕 7 . 小组代表 展示并讲解宫廷历 史文化和新时代讲 好故宫故事,分享 交流如何正确认识 和对待中华传统文 化 任务四:从我 们今天课堂上展示 的故宫优秀传统文 化中,感悟优秀传 统文化的当代价 值。 8 . 学 生 归 纳 总结今天课堂上展 示的故宫文化的关 键词。在教师的引 导下小组合作探 究、交流分享并归 纳总结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当代价 值。 9.学生上台自 主构建知识网络
(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惑,有助于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筑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能够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课堂小结构建知识网络图。 学生上台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师生共同点评。 课后任务: 请以“文明古国,强国有我”为主题,结合故宫等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中学 生应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撰写一份演讲稿。 要求:字数150字左右。 图。课后撰写并分 享交流演讲稿。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宫廷历史文化和新时代讲好故宫故事,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 华传统文化,再请学生归纳总结今天课堂上展示的故宫文化的关键词,以这些熟悉的情境素材为载体, 设置议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并归纳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6.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主要内容 形成特点 当代价值 核心思想 传统美德 人文精神 形成:自己创造、共同熔铸、交流借鉴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地位:突出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如何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柏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提供有益指导 当代价值 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引领风尚、教育人民
7.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课前预习问题: (1).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2).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地位和形成。(3). 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4).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2).课前准备:搜集故宫文化。课前分5个小组,搜集、整理关于故宫的摄影作品、人物故事、 文物和历史文化等资源,并通过手抄报进行展示,在其中选取代表在课堂进行展示,相关展示分享小 组提前完成PPT嵌入到教师的PPT里,或为课后续写演讲稿准备素材。 2.拓展知识方面: (1).学习学习强国平台的文献资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2019年 到2022年的讲话。 (2).在腾讯或百度查阅或观看《数字故宫》、《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学术书籍、 期刊等线上资源,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观看“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何以中国”等主题 展览。 3. 梳理本课知识,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构建多种样式的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等。 4.课后练习: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惜食节俭始终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传统与习惯。古人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倡俭戒奢的诗词名句, 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如今,虽然不再缺衣少食,但土地资源始终有限,“厉行节约、反对 浪费”的传统不能忘。重温这些诗词名句,有利于() ①彰显中华民族文化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②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 ③创新文化表现方式,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④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高人的科学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1年,央视再次推出爆款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主创团队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手 法,在一部典籍、一个人物、条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用时空对 话营造“故事讲述场”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的传承, 目光之深邃,格局之远大,让人抚今追昔,胸怀天下。《典籍里的中国》大获成功,是因为() ①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文化创新强大基因 ②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对待传统文化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分别取名“琮琮” “莲莲”、“宸宸”。“琮琮”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莲莲”名字源于西
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宸宸”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亚运会吉祥物 的命名体现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老北京,井水是居民的日常饮用水。由于水井多,北京城市出现了许多带“井”字的地名,最 著名的莫过于王府井。清朝年间,北京开始有了自来水,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水井结束了它们的 历史使命,而“井”字地名却作为城市的记忆一代代传了下来,“井”字地名() A.说明文化根源于人们的情感需要 B.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C.能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D.融合了城市发展新理念与民族精神 二、主观题 5.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命名“嫦娥”,富有浪漫主义气息,寄托着探月团队永驻月宫的理想;华为的 操作系统取名“鸿蒙”,展现了一种宏阔的宇宙观,意在为后人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暗物质粒 子探测卫星名曰“悟空”,寓指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此外,量子实验卫星起名“墨子” 航天飞船取名“神舟”,太阳监测卫星计划用名“夸父”,汽车领域采用“唐”、“宋”、“元”系 列车标……探索与追求,既是基本的科学精神,是对科技兴国理想的薪火相传,也是基本的人文精神, 包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科技 领域的当代价值。 6.寻找并感悟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搜集素材相互交流并举办一期黑板报。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①中华人文精神如人文气息与浪漫情怀等,涵养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激发科研工作者 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核心思想理念如天人合一、实事求是等,能够为当代科技发展提供方向与精神指引,助推科技 进步。
8.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本堂课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课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发挥学习小组的力量,充 分地运用自媒体和信息技术,对故宫的文化进行搜集、整合,以故宫的文化为主题,制作成各小组展 示的PPT, 嵌入到教师的PPT中,便于课堂活动的开展。因为课前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学生在课堂 上 的 学 习 才 能 真 正 做 到 “ 我 的 课 堂 我 做 主 ” , 达 成 教 学 的 目 标 。
9.教学反思与改进
这堂课我为了贴近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前要求学生查阅并收集资料,课中予以展示、创设了一些真实的情境,设置议学任务,并引导和鼓 励学生分小组来探究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习自然发生,知识自然生成,避免了简单地向 学生照本宣科式的灌输理论,同时注意在学生发表看法的过程中捕捉模糊的认识,予以正面的引导,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不足的是未能在 课堂上让学生书写和宣读自己的演讲稿,那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更大的提高,课堂也得到了更大的升
华 。
10.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与设计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议题一 议题二 议题三 合计
学习态度与方法(20) 内容认可(10)
学法认可(10)
学习行为与 表现(80) 课堂表现 (60) 搜集整理(10)
交流合作(10)
表达展示(10)
学习理解(10)
实践运用(10)
创新迁移(10)
课外学习 (20) 阅读分享(10)
展示制作(10)
小组长签名: 科任教师签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