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讲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1.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1.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政治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坚持唯物史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政治认同:确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历史趋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考情考向分析】
从2022、2023年山东、北京、辽宁等省(市)新高考真题、2024年吉林、辽宁、黑龙江等高考真题,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拟题来看,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材料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共产党宣言 2024年辽宁卷1题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2023新课标卷1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成就
伟大的改革开放 2023湖北卷1、2022.辽宁卷2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习近平中特思想 2024年辽宁卷2题;2023新课标卷2题 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
资本主义社会 2023浙江卷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4年辽宁卷2题;2022.山东卷1题 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
空想社会主义 2022海南卷1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特征 2022.辽宁卷1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山东卷19题、2022北京卷1题、2022.辽宁卷3题、2022海南卷2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中国青年与中国梦
【思维体系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本专题脉络
【核心考点突破】
第一部分:必备知识
考点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知识体系
原始社会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提示与拓展
1. 地位 原始社会又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 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是人类的童年。 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社会,不是黄金时代。
2. 两个阶段 (1)旧石器时代(绝大部分时间) ; (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 生产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从新石器时代进入到旧石器时代标志着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但并不是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标志。
3. 生产力发展状况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具体表现为生产工具是石器。①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打制石器为生产工具,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②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工具,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4.生产关系特点 (1)共同劳动(劳动方式)(2)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3)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4)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5.社会组织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1)氏族的管理方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①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成年人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 ②氏族长和军事首领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的。(2)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6、解体 (1)时间:原始社会末期。(2)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3)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4)私有制带来的影响(原始社会逐渐解体)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不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突破提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奴隶社会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提示与拓展
1、阶级出现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在一个社会中,会存在不同阶级。其中一个阶级由于经济上有主导地位从而有社会地位,因而位居其他阶级之上,被称为统治阶级;其他阶级则被统称为被统治阶级。(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矛盾就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
2、国家产生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先有阶级,后有国家。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2)阶级和国家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3、生产关系特点: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生产资料所有制)。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③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时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4、迈入文明时代: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②由此可见,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突破提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异同点
三、封建社会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生产关系 (1)原因: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有到了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才出现了封建社会生产关系 )(2)特点: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③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3)作用: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放生产力,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反作用)——历史的进步。
2、残酷统治(局限性) (1)生产关系的基础::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③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追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2)显著特征::封建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 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3)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矛盾外在表现:小规模:抗租抗税运动;大规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封建社会制度必将走向没落。
突破提升:比较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
四、资本主义社会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生产关系: (1)萌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封建社会衰亡)(2)特点: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归谁所有)。②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成的相互关系)。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产品如何分配)。(3)条件:①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②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条件形成:依靠暴力、通过掠夺)(4)秘密:资本家在商品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们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这表明,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刺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所以说资本生义社会有一条看不见的锁链。
2、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1)爆发的原因:封建制度的存在是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阶级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2)爆发的思想条件::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3)革命依靠的力量:劳动人民(4)开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5)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经济危机 (1)基本特征: 生产过剩(2)本质:生产相对过剩。 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3)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4)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基本矛盾 (1)内容: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在阶级上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3)性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4)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5)解决:资产阶级所采取的各种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突破提升:比较四种社会形态
考点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地位: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2)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以简单协作的家庭手工业为主。 莫尔的《乌托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②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已经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③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已经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存机器在生产发展(3)失败原因: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主张阶级调和,及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4)意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兴起: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2)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3)结果:三大工人运动因为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都以失败而告终。(4)需要: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①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②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2)剩余价值学说:①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②意义——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3)进步性: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②一个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③一个目标——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2)马克思主义及其鲜明特点:《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突破提升: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突破提升: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
第二部分:精析突破
1、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2、历史的进步与飞跃
3、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1)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3)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4、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易混易错辨析】
【典例精析】
1.(2024·江西·模拟预测)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殷墟,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甲骨文字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出彩时代;灿烂精美的青铜器皿、琳琅华贵的玉石雕刻、装饰精美的马车,是3300多年前殷商文明的生动诠释。下列对商文明的推断正确的是( )
①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管理集体事务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②: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劳动共享成果、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管理集体事务,这是对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描述,①②不选。
③④:从殷墟中城市文明、礼乐文明、甲骨文、青铜器皿、玉石雕刻、马车等因素,可以推断商文明属于奴隶社会,在这一时期,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024·湖北武汉·二模)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文明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形成时期
②“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发展
③“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
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只有阶级斗争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故①错误。
②:马克思认为,社会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矛盾和对抗中发展起来的,“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发展,故②正确。
③:直接劳动是劳动者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而积累劳动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故③正确。
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唯一动力,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2024·甘肃张掖·模拟预测)《共产党选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这一论述说明(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用生产力的变化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并没有改变阶级的对立和剥削的本质
③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纯粹的经济利益,其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资产阶级在其取得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关系都破坏了,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变化,①符合题意。
②: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说明资产阶级虽然取代了封建统治,但只是以一种新的剥削取代了原有的剥削,并没有改变阶级对立和剥削的本质,②说法正确。
③: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③不符合题意。
④: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2024·河南郑州·三模)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经济范畴是要消灭私有制,但并非要消除一切形式的私人占有,而是要消除一种体现着剥削关系的私人占有,从而克服个人与劳动的分离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盘否定
②私人占有社会产品决定着剥削关系的必然存在
③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④共产主义剥夺的是利用私人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盘否定,而是辩证否定,①错误。
②:消除一种体现着剥削关系的私人占有,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私人占有社会产品决定着剥削关系的存在,②错误。
③: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经济范畴是要消灭私有制,要消除一种体现着剥削关系的私人占有,因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③正确。
④: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经济范畴是要消灭私有制,但并非要消除一切形式的私人占有,而是要克服个人与劳动的分离状态。共产主义剥夺的是利用私人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2024·山西阳泉·三模)近年来,英国各地罢工活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这场危机表面上由通胀高企导致的实际工资缩水引起,实际上却是英国社会不平等持续加剧的结果折射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严酷社会现实。这场危机( )
①总根源在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②要想被彻底破解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的表现
④预示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指日可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①说法错误。
②③:这场危机表面上由通胀高企导致的实际工资缩水引起,实际上却是英国社会不平等持续加剧的结果折射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严酷社会现实。这场危机要想被彻底破解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的表现,②③符合题意。
④: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2024·全国·模拟预测)李剑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中指出:“(晋代)‘佃谷皆与大家(庇护农奴佃客之豪强)量分’ 农奴所耕之田,大都本为大家受自上层贵族者;佃客其名虽注于大家之家籍,而其所耕之田 或本属佃客所自有,但为避免国家繁苛之赋役计,以之附于大家耳。”据此可知( )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下部分农民仍保留土地所有权
②地主豪强通过收取高额地租实现对土地的集中
③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导致农民遭受了剥削和压迫
④收取地租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佃谷皆与大家(庇护农奴佃客之豪强)量分’……农奴所耕之田,大都本为大家受自上层贵族者;佃客其名虽注于大家之家籍,而其所耕之田……或本属佃客所自有,但为避免国家繁苛之赋役计,以之附于大家耳。这说明封建土地私有制下部分农民仍保留土地所有权,晋代封建国家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导致农民遭受了剥削和压迫,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体现地主豪强通过收取高额地租实现对土地的集中,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没有体现收取地租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2024·河北邢台·二模)马克思说:“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成果,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生产关系具有暂时性和历史性,必然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
②要从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实践的理论出发来观察和认识人类社会和历史
③这为我们分析和解决中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提供了具体方法
④由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造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中才能真正消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材料中指出当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这表明生产关系具有暂时性和历史性,必然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故①正确。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坚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来观察和认识人类社会和历史,故②错误。
③:这为我们分析和解决中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提供了科学指引,但没有提供具体方法,故③不选。
④:材料中指出为了保留创造的成果,人们不得不改变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由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造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中才能真正消灭,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B。
8.(23-24高二下·浙江·期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这表明( )
A.资产阶级对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占有具有较强隐蔽性
B.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痼疾
C.阶级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D.雇佣工人铸造的金锁链成了无产阶级掌握的生产资料
【答案】A
【详解】A:材料表明,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其剥削具有隐蔽性,A正确。
B:材料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关,B不符合题意。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C不符合题意。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9.(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受劳工短缺加剧、工作条件恶化、物价持续上涨等因素刺激,2023年全年,美国发生了约400次罢工。仅仅7月份的美国影视演员协会罢工就持续了118天,10月份的美国凯撒医疗集团工会联盟的医护举行罢工人数达7.5万余名。美国的一系列罢工行动( )
①说明资本主义的福利政策逐步缓和阶级矛盾
②揭示了美国劳工权益和劳动关系的紧张局势
③体现了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剥削有了新的认识
④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频繁爆发罢工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体现而不是缓和的体现,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罢工次数多、时间长、规模大,是劳工权益和劳动关系紧张的体现,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②④正确。
③:“受劳工短缺加剧、工作条件恶化、物价持续上涨等因素刺激”,说明美国的罢工主要是因经济因素,材料没有体现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剥削有了新的认识,排除③。
故本题选C。
10.(2024·广东茂名·三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问题出发,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材料表明(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生产力快速发展
B.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
C.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答案】D
【详解】A:该选项说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进步性,而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问题,故该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A不选。
B:该选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C错误。
D: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D正确。
故本题选D。
11.(2024·广西柳州·三模)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据此判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部分,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实践
③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④吸收和改造了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部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①正确。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由理论变成了实践,②错误。
③: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体现在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解释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正确。
④: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与现实不符,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2.(2024·河北沧州·模拟预测)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深邃的理论体系,由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缔造。它不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精准剖析,更是契合对人民利益的坚守。自其诞生至今,科学社会主义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据此,其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于( )
①对人民群众的福祉与利益的捍卫 ②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③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科学社会主义契合对人民利益的坚守,表明强调人民的利益,捍卫人民的生活和权益,这种对人民利益的坚守是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之一,①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未体现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和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②③不合题意。
④:科学社会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精准剖析,表明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性,这种深刻的理论洞察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2024·云南曲靖·二模)百年来,《共产党宣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这是基于《共产党宣言》( )
①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②从理想和正义的原则出发提出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④阐明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的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共产党宣言》,①不选。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想和正义的原则出发提出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而不是《共产党宣言》,②不选。
③④:“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这是基于《共产党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阐明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和现实道路,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2024·吉林·模拟预测)莫尔在《乌托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那时起,贪馋无厌的人,一下把几千英亩的土地,用一条篱栅圈起来。佃农从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他们受尽折磨,被迫卖掉自己的家业……他们在流浪中把钱花的一干二净。”据此可知《乌托邦》( )
①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③主张阶级斗争,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
④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掠夺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贪无厌的人,一下把几千英亩的土地,用一条篱栅圈起来。佃农从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是空想主义思想,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①正确。
②:题干涉及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不涉及对未来理想社会诉求的话题,②不符合题意。
③:《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人物莫尔的代表作,空想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③错误。
④:“佃农从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是充满掠夺的过程,是非正义的,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5.(2024·湖南永州·三模)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在论述到无产阶级的斗争时强调:“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培养无产阶级为自己的“掘墓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都是围绕国家政权展开的
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说明资产阶级培养无产阶级为自己的“掘墓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①符合题意。
②: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都强调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所以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都是围绕国家政权展开的,都是围绕国家政权展开,②说法正确。
③:阶级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不能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③说法错误。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6.(23-24高三下·河南·阶段练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今天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才有资格才有底气说,这是一部能够启示未来、永放光芒的理论经典,它值得我们“多看几遍”,常看常新。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②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社会发展的道路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它值得我们“多看几遍”,常看常新,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①④正确。
②: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社会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共产党宣言》,②排除。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7.(23-24高三下·安徽·阶段练习)2023年11月8日,“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对公众开放。展出河姆渡等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贝器等324件(组)文物,涵盖丰富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考古成果生动呈现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
②此展引领观众走进河姆渡,直观感受饭稻羹鱼的远古江南风情
③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④看到被打磨过的石器,推知当时已经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丰富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生动呈现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引领观众走进河姆渡,直观感受饭稻羹鱼的远古江南风情,①②符合题意。
③:互助合作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③排除。
④:打磨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当时并没有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奴隶社会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8.(2024·浙江金华·三模)2023年9月,美国汽车工人罢工;11月亚马逊全球罢工危机;2024年2月,德国公共交通工人罢工……这些罢工事件( )
①总根源就在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固有的弊端
③表明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
④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被剥削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这些罢工事件总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不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①错误。
②:美国汽车工人罢工;11月亚马逊全球罢工危机;2024年2月,德国公共交通工人罢工……这些罢工事件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固有的弊端,②正确。
③: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表明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③错误。
④:这些罢工事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被剥削的地位,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9.(2024·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地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今天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才有资格才有底气说,这是一部能够启示未来、永放光芒的理论经典,它值得我们“多看几遍”,常看常新。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②第一次创立了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社会发展的道路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地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今天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才有资格才有底气说,这是一部能够启示未来、永放光芒的理论经典,它值得我们“多看几遍”,常看常新。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是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①正确。
②: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社会发展的道路,不是《共产党宣言》,②错误。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错误。
④:《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0.(2024·广西河池·二模)《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②工人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贯穿并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统治的根基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行摧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句话强调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统治的根基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行摧毁,①④正确。
②:工人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不是对材料观点的解读,②不符合题意。
③:社会基本矛盾贯穿并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程标准要求】
1.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1.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政治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坚持唯物史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政治认同:确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历史趋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考情考向分析】
从2022、2023年山东、北京、辽宁等省(市)新高考真题、2024年吉林、辽宁、黑龙江等高考真题,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拟题来看,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材料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共产党宣言 2024年辽宁卷1题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2023新课标卷1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成就
伟大的改革开放 2023湖北卷1、2022.辽宁卷2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习近平中特思想 2024年辽宁卷2题;2023新课标卷2题 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
资本主义社会 2023浙江卷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4年辽宁卷2题;2022.山东卷1题 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
空想社会主义 2022海南卷1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特征 2022.辽宁卷1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山东卷19题、2022北京卷1题、2022.辽宁卷3题、2022海南卷2题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中国青年与中国梦
【思维体系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本专题脉络
【核心考点突破】
第一部分:必备知识
考点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知识体系
原始社会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提示与拓展
1. 地位 原始社会又称“原始公社”、“原始共产 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也是 ,是 。 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社会,不是黄金时代。
2. 两个阶段 (1) (绝大部分时间) ; (2) (距今约一万年前) 生产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从新石器时代进入到旧石器时代标志着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但并不是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标志。
3. 生产力发展状况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具体表现为生产工具是石器。①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 为生产工具,主要以 为生。②新石器时代,出现了 , 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得益于 而使人类实现了 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4.生产关系特点 (1) (劳动方式)(2) (生产资料所有制)(3)在生产中结成 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4) 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5.社会组织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 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 。(1)氏族的管理方式:人们通过 管理集体事务。 ①氏族议事会是氏族 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 ② 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的。(2)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 ,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
6、解体 (1)时间:原始社会末期。(2)原因:随着 的发展, 逐渐盛行。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 ,逐渐被以 为单位的 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 。(3)标志: 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 的确立。(4)私有制带来的影响(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不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突破提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奴隶社会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提示与拓展
1、阶级出现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 (人类社会 的两大对立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阶级就是在一定 中处于不同地位的 。 在一个社会中,会存在不同阶级。其中一个阶级由于经济上有主导地位从而有社会地位,因而位居其他阶级之上,被称为统治阶级;其他阶级则被统称为被统治阶级。(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矛盾就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
2、国家产生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 ,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 。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 产生了。 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国家是 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 。 (1)先有阶级,后有国家。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2)阶级和国家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3、生产关系特点: ①奴隶主 (生产资料所有制)。②奴隶 ,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③奴隶的 ,奴隶主只给奴隶 (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时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4、迈入文明时代: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的广泛使用、 的出现、 的发明和应用、 等,促进了 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②由此可见,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 。
突破提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异同点
三、封建社会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生产关系 (1)原因: 发展到新的水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有到了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才出现了封建社会生产关系 )(2)特点:①地主占有 ,通过 等方式,占有农民 。②相对于奴隶,农民 ,有 甚至 ,劳动成果 。③农民能够比较 ,有了 ,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3)作用: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 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放生产力,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反作用)——历史的进步。
2、残酷统治(局限性) (1)生产关系的基础::①封建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②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③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 ,强追农民缴纳 、从事 来剥削农民。(2)显著特征::封建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 、 。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 、鼓吹“ ”, 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3)主要矛盾: 。矛盾外在表现:小规模:抗租抗税运动;大规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封建社会制度必将走向没落。
突破提升:比较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
四、资本主义社会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生产关系: (1)萌芽:封建社会后期,随着 的发展和 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封建社会衰亡)(2)特点:①资本家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②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 ,受雇于资本家,成为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成的相互关系)。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 (产品如何分配)。(3)条件:①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 。②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 。(条件形成:依靠暴力、通过掠夺)(4)秘密:资本家在商品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 ,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们 ,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 ,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这表明,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刺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所以说资本生义社会有一条 。
2、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1)爆发的原因:封建制度的存在是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阶级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2)爆发的思想条件::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 、 、 ”等口号。(3)革命依靠的力量: (4)开始的标志:: ,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5)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 的巨大飞跃,促进了 的解放,使 、 、 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经济危机 (1)基本特征: (2)本质: 。 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 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 相比的绝对过剩。(3)表现:大量商品 ,大量生产资料被 ,大批生产企业、银行 ,大批工人 ,生产迅速 ,信用关系被 ,整个社会生活陷入 。(4)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 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 与整个社会生产的 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 和生产资料 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基本矛盾 (1)内容: 生产 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 之间的矛盾(2)在阶级上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 。(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3)性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4)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 (5)解决:资产阶级所采取的各种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终究要被 ,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突破提升:比较四种社会形态
考点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地位: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 (2)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以简单协作的家庭手工业为主。 莫尔的《乌托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② :资本主义已经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③1 :资本主义已经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存机器在生产发展(3)失败原因:①设想的 不匹配;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 、 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主张阶级调和,及对阶级斗争,看不到 特别是 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4)意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揭露批判了 ,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兴起: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 。(2)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 。(3)结果:三大工人运动因为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都以 。(4)需要:无产阶级的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①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 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 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②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 的,揭示了 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 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2)剩余价值学说:①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 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②意义——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 、 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 指明了方向。(3)进步性: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 的一般规律,揭示了 运行的特殊规律,为 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②一个政党—— 是无产阶级的政党。③一个目标——未来 的理想目标(2)马克思主义及其鲜明特点:《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的诞生①马克思主义是 ,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 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马克思主义是 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 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突破提升: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突破提升: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
第二部分:精析突破
1、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2、历史的进步与飞跃
3、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1)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3)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4、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易混易错辨析】
1.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
2、在奴隶社会,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
3、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
4、 地租是农民受苦、地主发财的基础。 (  )
5、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
6、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
7.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
8、在奴隶社会,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
9、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
10、 地租是农民受苦、地主发财的基础。 (  )
11、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
12、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
13、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的劳动。(  )
14、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获取劳动报酬,不存在剥削关系。(  )
1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16、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痼疾。(  )
17、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
18、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1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
20、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
21、原始社会无剥削、无压迫,是理想的社会状态。(  )
22、奴隶社会存在着残酷的剥削,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一种社会的倒退(  )
23、在阶级社会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体现了社会不同分工之间的对立(  )
24、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25、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空想社会主义。
26、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缓和。
27、剩余价值学说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典例精析】
1.(2024·江西·模拟预测)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殷墟,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甲骨文字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出彩时代;灿烂精美的青铜器皿、琳琅华贵的玉石雕刻、装饰精美的马车,是3300多年前殷商文明的生动诠释。下列对商文明的推断正确的是( )
①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管理集体事务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湖北武汉·二模)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文明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形成时期
②“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发展
③“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
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只有阶级斗争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甘肃张掖·模拟预测)《共产党选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这一论述说明(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用生产力的变化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并没有改变阶级的对立和剥削的本质
③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纯粹的经济利益,其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24·河南郑州·三模)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经济范畴是要消灭私有制,但并非要消除一切形式的私人占有,而是要消除一种体现着剥削关系的私人占有,从而克服个人与劳动的分离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盘否定
②私人占有社会产品决定着剥削关系的必然存在
③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④共产主义剥夺的是利用私人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山西阳泉·三模)近年来,英国各地罢工活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这场危机表面上由通胀高企导致的实际工资缩水引起,实际上却是英国社会不平等持续加剧的结果折射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严酷社会现实。这场危机( )
①总根源在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②要想被彻底破解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的表现
④预示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指日可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全国·模拟预测)李剑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中指出:“(晋代)‘佃谷皆与大家(庇护农奴佃客之豪强)量分’ 农奴所耕之田,大都本为大家受自上层贵族者;佃客其名虽注于大家之家籍,而其所耕之田 或本属佃客所自有,但为避免国家繁苛之赋役计,以之附于大家耳。”据此可知( )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下部分农民仍保留土地所有权
②地主豪强通过收取高额地租实现对土地的集中
③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导致农民遭受了剥削和压迫
④收取地租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河北邢台·二模)马克思说:“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成果,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生产关系具有暂时性和历史性,必然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
②要从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实践的理论出发来观察和认识人类社会和历史
③这为我们分析和解决中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提供了具体方法
④由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造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中才能真正消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3-24高二下·浙江·期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这表明( )
A.资产阶级对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占有具有较强隐蔽性
B.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痼疾
C.阶级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D.雇佣工人铸造的金锁链成了无产阶级掌握的生产资料
9.(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受劳工短缺加剧、工作条件恶化、物价持续上涨等因素刺激,2023年全年,美国发生了约400次罢工。仅仅7月份的美国影视演员协会罢工就持续了118天,10月份的美国凯撒医疗集团工会联盟的医护举行罢工人数达7.5万余名。美国的一系列罢工行动( )
①说明资本主义的福利政策逐步缓和阶级矛盾
②揭示了美国劳工权益和劳动关系的紧张局势
③体现了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剥削有了新的认识
④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广东茂名·三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问题出发,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材料表明(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生产力快速发展
B.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
C.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11.(2024·广西柳州·三模)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据此判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部分,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实践
③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④吸收和改造了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河北沧州·模拟预测)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深邃的理论体系,由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缔造。它不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精准剖析,更是契合对人民利益的坚守。自其诞生至今,科学社会主义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据此,其具有强大生命力在于( )
①对人民群众的福祉与利益的捍卫 ②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③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云南曲靖·二模)百年来,《共产党宣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这是基于《共产党宣言》( )
①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②从理想和正义的原则出发提出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④阐明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4·吉林·模拟预测)莫尔在《乌托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那时起,贪馋无厌的人,一下把几千英亩的土地,用一条篱栅圈起来。佃农从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他们受尽折磨,被迫卖掉自己的家业……他们在流浪中把钱花的一干二净。”据此可知《乌托邦》( )
①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③主张阶级斗争,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
④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掠夺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4·湖南永州·三模)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在论述到无产阶级的斗争时强调:“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培养无产阶级为自己的“掘墓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都是围绕国家政权展开的
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3-24高三下·河南·阶段练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今天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才有资格才有底气说,这是一部能够启示未来、永放光芒的理论经典,它值得我们“多看几遍”,常看常新。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②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社会发展的道路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3-24高三下·安徽·阶段练习)2023年11月8日,“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对公众开放。展出河姆渡等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贝器等324件(组)文物,涵盖丰富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独特的夹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标志性考古成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考古成果生动呈现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
②此展引领观众走进河姆渡,直观感受饭稻羹鱼的远古江南风情
③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④看到被打磨过的石器,推知当时已经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4·浙江金华·三模)2023年9月,美国汽车工人罢工;11月亚马逊全球罢工危机;2024年2月,德国公共交通工人罢工……这些罢工事件( )
①总根源就在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固有的弊端
③表明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
④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被剥削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4·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地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今天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才有资格才有底气说,这是一部能够启示未来、永放光芒的理论经典,它值得我们“多看几遍”,常看常新。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②第一次创立了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社会发展的道路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24·广西河池·二模)《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②工人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贯穿并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统治的根基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行摧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