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4.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
(一 )在政治认同方面:通过让学生感受图片了解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取得 的重要成就,帮助学生读懂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展示改革开放 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巨大变化领会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提升民族 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
(二)在科学精神方面:根据中国进入新时代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让学 生根据自身知识积累发表看法阐释理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之“变”与基本国情,国际地位之“不变”的内在关系,用实事求是、发 展、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培养科学精神。
(三)在公共参与方面:通过观看视频体会新时代是劳动者们奋斗出来的, 未来更需要大家接续奋斗,引导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 奉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性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以贯之地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之力,坚定政 治认同,培育公共参与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正确认识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二)难点:1.辩证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与基本国情、国际地位“不 变”的关系;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三、教学方法
(一)情景探究教学法
本课教学内容政策性强,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培育政治认同、科 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过程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主题情境探究 教学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探究、碰撞,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 的积极性,激发思维,获得新知并提升能力。
(二)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本课知识表面上看来通俗易懂,有些甚至在学生初中时已经涉及,但是学生 要想真正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其中的知识逻辑,还是要下真功夫的。 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教学过程可以从学生心理和认知规律出发,遵循“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常用逻辑,针对性地设计如“请你简单形 容一下我们的新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青年学生, 我们能为新时代做些什么呢 ”等问题链,开展深度教学,启发学生,提高课堂 实效。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本科教学内容“主旋律”色彩浓厚,为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 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丰富养料。素养不是靠简单记忆获取,而是在实践、 活动中孕育和养成。本课以活动为载体,将“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 化”,如:展示新时代的材料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实现,这也是素质教育和未 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开展、任务引领,在合作探究中交流、分 享、相互帮助、良性竞争、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助力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 、教材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第四课的第一框题的知识。讲述了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与意义、我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学习本框有助于进 一步了解新时代,了解新时代青年如何大有可为,更有助于把爱国情、强国志、 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去。
五 、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上,在学习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至第三课时,摸 清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深化了对改革开放 进程、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理解,增强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这些前期知识积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 一定的准备,为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在认知规律上,刚人学的高一新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轨阶段,本
课材料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但又不那么直接,加之“00后”学生活跃、具有批 判意识、个性特征突出,喜欢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局限于“看过听过”,缺乏 透过现象抓本质的主动性和思维力,要想真正理解和接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六、教学环节
(一 )时政导入
教师: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 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如今距离十九大的召开已经过去了五年的时间,但伴随十 九大诞生的热词“新时代”却依然热度不减,新时代热词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会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关于新时代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那么到底 什么是新时代呢,怎么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呢 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时代共同见证我们的新时代。(设计意图:时政导入作为上 课前的预热,内容贴合本课主题,具有时效性,同时通过问题导入更能吸引学生 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讲授
议题一 认识新时代:“新”在哪里
教师:同学们,非凡中国,非凡十年,如你所见这就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也 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地方,无数个你我,凝集成非凡的中国,当所有目光向这里聚 集我们更加笃定只因心有所向。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实际,用2—3 个关键词描述你眼中的今日中国之成就。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谈感受。
教师总结:回顾这十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每一瞬间都在创造奇迹、书写 历史,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一道道“无解题”得到破解。经济实力迈 上大台阶;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共享水平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司法公开走在时 代前列……(十年来,洱源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71亿 元,是2012年的2.3倍,2017年洱源县成功脱贫摘帽,创建为了全国生态文明 示范县等。十年砥砺前行,化作惊艳跨步,跨出新的跨度,如你所见,这就是我 们的新时代。)
议学小结:1.新时代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 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新时代的科学内涵:(1)历史脉络: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回顾新中国历史)(2)奋
斗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两
步走战略)(3)人民期待: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举例:近年来,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居住着7
个少数民族,村民之间团结互助、和谐共处、共同富裕,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 殊荣。)(4)历史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国梦的时代;(5)国际地位: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举例:中 国累计派出维和部队超五万;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坚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念,积极向老挝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援建核酸检测实验室、援助大批防控物资, 以实际行动不断充实中老抗疫国际合作内涵,为促进中老交流互鉴作出中国贡献; 洱海论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通过洱海论坛讲好生态文 明建设中国故事,为全球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议学情境:1901年,李鸿章颤颤巍巍的走进东郊民巷西班牙使馆,法国公 使甩出严惩战犯,战争赔偿等六条索赔方案,称这是和谈的基础,李鸿章只能全 盘接受。九个月谈判的结果是清政府向列强赔偿4.5亿两白银。
2021年,美方邀请中方赴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美方代表 趾高气昂的对中国内外政策攻击指责,中方代表王毅严正回应,中方过去、现在、 将来绝不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杨洁篪更是当场回击,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 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议学任务:“新时代”是十九大以来的一个流行词、高频词。结合材料和所 学知识,谈谈“新时代”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学生活动:四人为一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就中华民族发展史而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 景。(回顾新中国历史)(2)就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而言: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3)就人类社会发展史而言:意味着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
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 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举例:2020年3月 27日,中国专家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信息通报会会场参加世卫组织新冠肺炎信 息通报会,分享防控经验;在乌干达东部城市金贾举办的乌干达第二十九届全国 农业展上,中国专家向参观者介绍优质农作物品种。)
议题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教师: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青年 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 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 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课堂活动:在新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请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学生活动:自主分享。
教师总结:刚刚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梦想,有些同学想变的有钱,有些同学 想有一个大房子,有些同学想考上一个好大学,这些都是新时代我们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需要,就包括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但是 当前我们要实现这些梦想仍然有一些阻力,有一些问题,这就体现出我们进入新 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展之间的矛盾。(设计意图:学生自我分享梦想这一课堂活动,更贴思政课作为 活动课程的特点,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主要矛盾,调 动学生积极性。)
过渡语:今天,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一定满足后,必然要追求更美好的 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社会主要矛盾随之也就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本并分享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 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需求 角度)(2)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社 会生产角度)。(3)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突出问题)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变与不变是什么
一个“变”主要矛盾变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发展之间的矛盾。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如何解决
(1)针对“变”的角度解决: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 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 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针对“不变”的角度解 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 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 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议题三引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议学情境:观看视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桂科》
议学任务:结合洱源县疾控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先进事迹分析新时代我们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因 结合模范人物分析,共产党人应该怎样做
学生活动:同桌两人一组讨论并选出发言人分享。
教师活动:李桂科把最好的青春、最好的自己,都奉献给了山石屏村,奉献 给了云南省的麻风病防治事业。“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干吧,能干多少是多少。”他 的想法依旧简单而纯粹,犹如40多年前他刚刚来到山石屏村,为村民们医治麻 风病时一样。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 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时代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 是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议学小结:1.为什么要一以贯之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 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2) 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 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3)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2.怎样坚持一以贯之
(1)共产党人要做到: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
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 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 中国人民要做到:①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需要新时代 劳动者的持续奋斗。②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 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 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 斗的历史新篇章。
教师活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能为新时代做些什 么呢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分享。
教师总结:老师最后用一句鲁迅的话送给各位同学:“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 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 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齐读)(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学生生 活实际贴近的人物,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更加理解知识点。)
(三)巩固提升 PPT当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板书总结,师生来共同复习今天的知识点,强调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
(五)课后作业
运用所学知识,列一份梦想清单,并且给出实现梦想的措施。
(六)板书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
(
内涵
意义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不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评委点评:
这节课有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知识点的分析讲解和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 研究程度很到位,课堂节奏把控也比较好,时间安排合理,板书设计详细恰当; 讲解过程中很注重细节,比如“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一个中心两 个基本点”中“两个基本点”如何把握,细节把控娓娓道来,很沉着,非常稳重。 第二个亮点,课堂举例很用心,来到洱源一中授课,选取了很多关于洱源县情的 一些案例,比如说到了“洱源县郑家庄”、“洱源脱贫攻坚成功的时间”、“洱源创 建生态文明示范县”、视频材料“洱源县疾控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等,对于调 动学生学习兴趣来讲效果是比较好的,这也是他的一大特色。第三个亮点,对学 生知识点的把握点拨上做的比较好,尤其是在小结的时候强调这一节课哪些重点 是要掌握的,哪些是难点,学生知道哪些需要背记,需要重点掌握。
稍显不足的地方就是他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课堂气氛 上有些许不足,学生参与度上稍微逊色一点。
教学反思:
(一)特色
1.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选择典型案例,展开探究。 2.设计有思维力度,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生成结论。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
(二)不足
在于有些语言用的不够简练和艺术,课堂气氛有些不足,学生积极性调动有 所欠缺。
2023.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