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课件 (共47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人教版化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课件 (共47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人教版化学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1.1 物质的分类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物质分类标准
对物质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标准进行分类
(1)依据通常状况下物质的存在状态为标准
(2)依据物质的元素组成为标准
(3)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标准
【例】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①NaCl ②HCl ③CaCl2 ④CuO ⑤H2O ⑥Fe2O3
固体:①③④⑥、液体:⑤、气体:②
氯化物:①②③、氧化物:④⑤⑥
2、同一种元素是不是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思考
O2 O3
金刚石 石墨
红磷 白磷
2、同素异形体
(1)含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产生同素异形体的原因
①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2)和臭氧(O3)
②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研究对象
①同素异形体是指单质,不是指化合物
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不同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4)同素异形体的“同”“异”的含义
①“同”——指元素相同;
②“异”——指形成单质不同,结构不同,性质有差异
(5)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决定性质”(1)同素异形体的结构不同,性质存在差异(2)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的相似,有的相差较大
(6)相互转化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在转化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
1、清晨,松树林中的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有极少量的氧气变成了臭氧,反应的方程式为3O2 = 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由氧元素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C.产生的臭氧与氧气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这个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2、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一种新分子,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其化学式为C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70是一种化合物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C.它的化学性质和金刚石相似 D.C70和金刚石、石墨一样,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练一练】
C
A
放电
3、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标准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NaCl、HCl、CaCl2、CuO、H2O、 Fe2O3,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酸:HCl、盐:NaCl、CaCl2、氧化物:CuO、H2O、 Fe2O3;氧化物中的三种物质,能不能继续分类?
思考
非金属氧化物:H2O
金属氧化物:CuO、 Fe2O3
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3、树状分类法
(1)分类特点
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
Na
Na2O
NaOH
Na2CO3
S
SO2
H2SO3
K2SO3
SO3
K2SO4
H2SO4
NaCl
O2
Na
单质
金属
单质
非金属单质
Na2O
SO2、SO3
H2SO3
H2SO4
NaOH
NaCl
Na2CO3 K2SO3 K2SO4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
化物
氧化物



S、O2
化合物
按组成和性质分类
物 质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酸、碱、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
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
纯净物
混合物
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单 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根据组成特点和所具有的性质



氧化物
【注意】
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2、 用树状分类图将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进行分类
物 质
纯净物
混合物
空气
化合物
单质



非金属
金 属
氧化物
O2
Cu
H2SO4
Ba(OH)2
KNO3
CO2
【练一练】
姚明
刘翔
田亮
罗纳尔多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思考
4、请按要求将下列运动员进行分类?
同一种事物可以按不同标准(角度)进行分类。标准不同进行分类产生的分类结果就不同。
(1)分类特点:物质类别间有交叉的部分,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全面
单一分类标准有一定的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少,对同一事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4、交叉分类法
Na2SO4
Na2CO3
K2CO3
K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按阳离子分
按阴离子分
①单质一定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②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③纯净物是由一种成分(分子)组成的物质,有化学式,有固定熔、沸点
④混合物是由多种成分(分子)组成的物质,无化学式,无固定熔、沸点
【几点强调】
4、分类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重大的作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5、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练一练】
A
C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金刚石 水 硫酸 烧碱 胆矾
B 黄铜 NO2 盐酸 石灰水 FeSO4
C 碘酒 一氧化碳 磷酸 熟石灰 食盐
D H2 Fe3O4 HNO3 纯碱 小苏打
4、分类方法的运用——对氧化物的分类
按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按性质分为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物、特殊氧化物等
酸性氧化物
H2O,NO,CO,N2O,NO2,N2O4等
Na2O,K2O,CaO,BaO,MgO,Fe2O3,CuO等
CO2,SO2,SO3,P2O5,Mn2O7,SiO2,CrO3等
BeO,Al2O3,Cr2O3,ZnO等
Na2O2,H2O2等
Fe3O4等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能生成盐和水(产物只有两种)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又称酸酐(大多数);如:CO2是碳酸的酸酐,SO3是硫酸的酸酐
(2)碱性氧化物:
和酸反应只能生成盐和水(产物只有两种)的氧化物;例:CaO、Fe2O3均是碱性氧化物
(3)不成盐氧化物:
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反应前后价态不变)和水的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水、一氧化氮、一氧化碳、氧化二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等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KO2为超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④H2O,NO,CO,N2O,NO2,N2O4是不成盐氧化物.它们既不和酸反应又不和碱反应
【几点强调】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能正确,并说明理由。
(1)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练一练】
Mn2O7是酸性氧化物
CO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
正确
Mn2O7是酸性氧化物
7、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  )
①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⑤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练一练】
C
B
5、酸碱盐的分类
Ca(OH)2
(1)盐的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盐可分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①正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NH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盐。如:Na2SO4、NH4NO3
②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NH4+)外还有H+,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盐。如:NaHSO4、NaHCO3
③碱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NH4+),阴离子除酸根外还有OH-的盐。如: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
小组讨论
一、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通性 生成物 实例
酸与活泼金属单质
酸与碱性氧化物
酸与碱
酸与某些盐
1. 酸的通性:
盐和水
盐和氢气
盐和水
盐和酸
NaOH + HCl = NaCl + H2O
Fe + 2HCl = FeCl2+ H2↑
CaO + 2HCl = CaCl2+ H2O
Na2S+ 2HCl = 2NaCl +H2S
结合教材P10页“思考与讨论”,以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镁为例,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回答酸、碱、盐有哪些通性。完成下表内容。
教师点拨
碱的通性 生成物 实例
与酸反应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
盐和水
盐和水
盐和碱
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CO2= Na2CO3+ H2O
2NaOH + MgCl2= Mg(OH)2↓ + 2NaCl
2. 碱的通性:
盐的通性 生成物 实例
某些盐与酸反应
某些盐与碱反应
某些盐与某些盐反应
盐和碱
盐和酸
盐和盐
Na2CO3+ 2HCl = 2NaCl + CO2↑ + H2O
MgCl2+ 2NaOH = Mg(OH)2↓ + 2NaCl
Na2CO3+ CaCl2= 2NaCl + CaCO3↓
3. 盐的通性:
教师点拨
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或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宏观辨识
组成相似
微观探析
H+
HCl
H2SO4
HNO3
NaOH
KOH
Ba(OH)2
Na2CO3
K2CO3
(NH4)2CO3
OH-
CO32—
结构
决定
性质(四大反应类型)
思考?
二、物质的转化
当堂练习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请同学们完成P11思考与讨论。
① 2Ca+O2 = 2CaO
② CaO+H2O = Ca(OH)2
③ Ca(OH)2+SO3 =CaSO4↓+H2O
④C+O2 = CO2
⑤CO2+H2O = H2CO3
⑥Ca(OH)2+H2CO3 = CaCO3↓+2H2O
Ca CaO Ca(OH)2 CaSO4
C CO2 H2CO3 CaCO3
当堂练习
(1)写出金属单质到盐、非金属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Ca
CaO
Ca(OH)2
CaSO4
金属
碱性氧化物


H2O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O2
H2SO4
复分解反应
C
CO2
H2CO3
CaCO3
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H2O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O2
Ca(OH)2
复分解反应
(2)从物质分类角度,你发现什么转化规律?
当堂练习
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对于 而言
金属单质
O2
碱性氧化物
H2O

酸或
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单质
O2
酸性氧化物
H2O

碱或
碱性氧化物

归纳小结
三、物质的转化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除了要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原料来源、成本和设备要求等因素,以选取最恰当的方法。
氢氧化钠的制备
途径(方法)
选择因素
①氧化钠与水反应
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③电解饱和食盐水等
④盐 (如 Na2CO3)与 碱 [如 Ca(OH)2]反应
考虑成本
电解饱和食盐水
反应的可能性、原料来源、成本高低、设备要求等方面来选择物质制备的适宜方法。
教师点拨
【效果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2)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
(3)碱性氧化物都能直接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
(4)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

×
×
×
当堂练习
(5)能生成盐的化学反应可以是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
(6)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


优化p7
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简单表示。请从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作为反应物,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化关系(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当堂练习
优化p7
当堂练习
优化p7
探究任务1 从组成的相似性视角认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问题引领
1.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因为它们在组成上相似,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2.为什么不能说“不同的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如果组成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都不相同,则不能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如果不同的盐含有相同的阴离子或阳离子,如不同的碳酸盐,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优化p7
典型例题
【例题1】 在Zn、ZnO、ZnCO3、盐酸和CaCl2稀溶液五种物质中,每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的组合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当堂练习
优化p8
【变式训练1】 (双选)X、Y、Z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与Y能发生反应X+Y══Z+水,则X与Y之间不可能是(  )。
A.盐与盐的反应 B.盐与酸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答案:AB
当堂练习
优化p8
典型例题
【例题2】 给下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的物质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氧化铜、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
(1)①~⑤的化学式分别为:
①    ;②    ;
③    ;④    ;
⑤    。
当堂练习
答案:(1)Fe H2SO4 CO CuO Na2CO3
优化p9
(2)写出下列序号所示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②:               ,
②与④:               ,
②与⑤:               ,
③与④:               。
当堂练习
答案:(2)Fe+H2SO4══FeSO4+H2↑
CuO+H2SO4══CuSO4+H2O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CO+CuO Cu+CO2
优化p9
【变式训练2】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或其水溶液)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NaOH反应可得到B,B与C反应可得到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B     ;C     。
答案:(1)CO2 Na2CO3 HCl(答案合理即可,下同)
当堂练习
优化p9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由NaOH转化成B:          ;
②B与C反应:  。
答案:(2)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优化p9
感谢聆听
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努力不止一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