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导学案+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导学案+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千古一帝秦始皇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同学们已经完成了6-8课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用2分钟的时间,把下列这几个问题在脑海中再过一遍吧,待会学习新课时,这些都是我们理解新内容的基础哦。
1.还记得春秋争霸战争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吗?
2.还记得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严酷程度吗?
3.还记得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影响吗?
4.还记得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及其主张吗?
【任务一】温故知新
“经历”了春秋,“活过”了战国,扶着铁犁赶过耕牛,百家门下启蒙思想,无论有多么无奈,无论有多么不舍,历史长河总是滚滚向前,我们的学习也要继续进行。
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越过春秋、把脚步跨过战国,去看看诸子百家熏陶过的中华大地,会结出怎样的累累硕果吧!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4页,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导入——历史向前
请同学们首先阅读44页的红字部分——序言,完成导学案中的【任务二】,看看本节课的序言会给我们提出哪些问题,指引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吧!
【任务二】明确目标
现在,我们来请同学来分享一下,本节课的序言向我们提出了哪几个问题吧!
问题1: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
问题2: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问题3: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任务二】明确目标
这位同学找的非常准确,序言向我们提出了这三个问题。所以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是不是已经明确了呢?
1.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
2.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
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3.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
的措施?
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过程
掌握秦朝统一后建立起的
中央集权制度
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
措施及作用
重中之重与学习难点
【任务二】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之后,让我们正式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首先我们开始第一个问题的学习——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逐段阅读并分析课本44页“秦灭六国”这一内容下的部分内容和“相关史事”,了解秦统一的原因、过程。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秦统一的原因:首先阅读44页第一段内容,然后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反映了春秋战国战乱频繁,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难以安定生活,所以人民的渴望是结束 ,能够过上 的生活。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战乱
安定
这就是当时的时势:千万人民渴望安定的心愿,
共同创造出了渴望天下一统、结束战乱的时势。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这说明他们都认为天下应该 。
(选填“统一”还是“分裂”)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统一
这就是当时的思想:
无论诸子百家思想再怎么迥异,
他们都认为天下应该定于一
即由一个诸侯国来统一天下
人民创造时势,时势呼唤英雄,英雄推动时势。
当人民渴望天下一统、战乱终止的心愿,创造出了“天下定于一”的时势后,会是哪位英雄顺应时势,来最终完成天下一统呢?
同学们说的非常对,是秦始皇,也就是秦国的国君嬴政最终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天下。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上述这段话出自贾谊的《过秦论》,这是一篇专门描述秦国为何能够统一天下,以及秦朝为何有快速灭亡的古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找来读一读。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从这段话中,结合所学,你能说出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基础来自哪里吗?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是《汉书 食货志》中对商鞅变法的记载,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之一是为 奠定了基础。
秦国统一天下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然后我们再来通过44页的“相关史事了解秦王嬴政其人:
这里的内容表明
秦王嬴政的特点之一是
善于发现人才,用人不拘一格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经过了这么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现在,同学们明白秦国为何能统一六国了吗?
(1)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动荡,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时的人民渴望结束战争,过上安定生活;
(2)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3)秦王嬴政励精图治,为灭亡六国做了充分准备。
根本原因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现在我们都知道,秦国要在秦王嬴政的带领下,顺应民心与潮流地统一六国了。那么,这个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44页第2段内容,结合34页“战国形势图”和45页“秦朝形势图”,说说秦统一的过程。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任务三】秦王扫六合
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
公元前228年,赵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
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
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
通过前面的介绍,和图片的直观展示,想必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秦王扫六合”的“虎视何雄哉”!
那么,扫灭六合之后呢?这个时候的秦王会不会既幸福又烦恼呢?幸福于自己实现了大一统,烦恼于如何治理这个统一的王朝。
现在请同学阅读课本45页【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了解秦王扫六合之后的历史,为秦王嬴政出谋划策吧。
【任务四】中央集权
读过课本45页【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后,哪位同学能说说秦王扫六合之后的历史发展,为秦王“分忧”呢!
知新——中央集权称皇帝
创立了大一统的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
皇帝
中央机构
下设三公
秦王嬴政“升职进阶”为秦始皇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秦始皇为何要进行制度创新?
因为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段历史是不是启示我们,时移世易,制度是不是应该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改变呢?
知新——为何要制度创新?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一下,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服务谁?
(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皇帝之下,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统领。
(3)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知新——中央集权服务谁?
一切为皇帝服务!
对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改称秦始皇的嬴政很满意,所以决定任命你们班的班长为丞相,体育委员为太尉,副班长兼纪律委员为御史大夫。可是高兴是短暂的,烦恼是长久的,地方各自为政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可不能适应大一统的新的社会发展啊!
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6页内容,一探秦朝在地方上的制度创新。
知新——废分封后设郡县
想一想,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秦始皇,还会通过分封给地方分权吗?
不会。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简单概括一下,是不是就是废分封后设郡县呢?
知新——废分封后设郡县
知新——废分封后设郡县
秦朝
统一
之后
所设
郡县
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了分封制。而且西周也的确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取代了分封制的郡县制,又有哪些好处呢?
知新——设立郡县的好处
温故——西周分封制
知新——秦朝郡县制
郡县制的特点:
这样做的好处:
郡县制的影响:
知新——设立郡县的好处
长官由朝廷(中央)任免
皇帝和中央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
的权力,便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也
有利于制度的推广与政令的推行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
基本模式
如图所示,我们刚才所学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可以简单概括如此图
知新——中央集权大一统
对于郡县制的设计,秦始皇也很满意,所以他决定,任命你们班的每个学科的课代表和每个小组的组长为郡守,然后任命其他的同学为县令或县长,让你们协助他治理天下。
对不起,
搞错了,
再来!
看,这就是朕打下的万里江山!
经过同学们的“出谋划策”,秦始皇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同学们作为丞相、郡守、县令等也都准备开始治理国家了,然后,你们所有人都瞬间傻眼,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为啥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46-48页一探究竟吧。
【任务五】巩固统一
课本47页教材材料:
“马”字的7种写法
设想一下,陕西的你来到了山东当东明县县长,你居然不认识山东写法的文字,这可怎么行?
知新——书同文字功千古
陕西写法
山东写法
湖北写法
北京写法
河北写法
河南南部写法
河南北部写法
秦小篆
通过前面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战国时,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在七国出现了七种写法,即七国文字书写各异。这非常不利于交流,是不是?
所以呢,秦始皇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行文字
知新——书同文字功千古
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中的第一个重点:
文化上统一文字
秦始皇
统一文字
为小篆
如上所述,是课本49页【课后活动】中的第2题,想一想,秦始皇统一文字,对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政治:
文化:
知新——书同文字功千古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
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政令颁行全国,这是秦始皇当时的主要目的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是统一文字对后世的巨大贡献!
终于,你带着统一了文字的政令前往东昏县(东明县)赴任了,可是第一年的税收上来之后,你又欲哭无泪了,为啥呢?
知新——统一货币度量衡
秦半两
齐刀币
魏布币
楚盾钱
因为你受上来的赋税(货币),是右图的情况:你数了数,一种赋税,你收到了4类8种不同的货币,计算量剧增有木有。
你发现,战国时,各国不仅文字不同,货币也不一样,这是不是非常不方便?
为此,你决定向秦始皇建议,让他 。
最终,秦始皇采纳了你的建议,将秦国的 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知新——统一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中的第二个重点:
经济上统一货币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光明正大地缺斤短两
刚刚把收上来的货币统一铸造成圆形方孔半两钱,你又接到了手下的汇报,说收到的实物赋税也有大问题,明明应该统一标准的,结果有的交的多,有的交的少。
知新——统一货币度量衡
这种情况下,你出离愤怒了,决定好好惩治一下这群“刁民”,但了解完情况后,你才知道,这真不怪他们,而是怪你,因为你任职的东明县没有统一的称量标准。
半斤八两:
16两一斤制下半斤就是8两;
10两一斤制下半斤才5两啊。
这样一来,你一斤粮食整整少收了6两
上述情况看起来挺搞笑的,但是却极有可能出现秦统一之前的中华大地上,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古人民风不淳朴吗?当然不是了,这要怪都怪当时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度)、容量(量)和重量(衡)标准居然都不一样……
为此,你决定建议秦始皇
知新——统一货币度量衡
你说半斤是八两,可我们这里半斤是五两啊!
统一度量衡
思考一下,统一货币度量衡的好处?
至少没人能正大光明的占便宜了(笑)
统一货币度量衡后,以前币制混乱、度量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就改善了,各地经济交流便可以顺畅地进行了,自然也就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咯,同时更是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知新——统一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对,朕就在这等着你们呢?
要交税知道不?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后,你的仕途一路平顺,三年后直接高升,成为了菏泽郡的郡守。可是在赴任时,你却出行受阻,险些出了车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
知新——车同轨、修驰道
你站在东明县和牡丹县的交界处欲哭无泪,因为牡丹县的道路不仅比东明县的路窄,甚至比你的官车的车规还要窄,这样的路,根本没法行使你的车。为此,你也不急着赴任了,而是赶紧拿出竹简,给秦始皇上了一封奏折,就车辆和道路宽窄不一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统一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驰道,以使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统一车轨和
道路宽度
秦驰道假想复原图
修驰道的影响: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知新——车同轨、修驰道
上任菏泽郡郡守后,你继续兢兢业业治理地方,在这期间,你听说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的同时,还做了其他很多大事,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了开拓和经营,使秦朝的管辖范围大为扩展。
知新——秦朝大新闻
本来你也是挺高兴的,但是当你看到南下岭南要出动五十万大军时,你便觉得有点不对劲,当时你直接想到的便是,南方河流密布、山岭丛林众多,可怎么运送粮草物资了。
幸运的是,一个叫史禄的人主持设计并建造了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物资的运输,帮助朝廷顺利统一了岭南和东南沿海。
灵渠
接着你又看到,在北方,大将 领导了对匈奴的反击,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这个少数民族不敢南下而牧马。接着,朝廷又征伐40万人修筑了一条西起 ,东到 的万里长城,以防御游牧民族的袭扰。
知新——秦朝大新闻
蒙恬
临洮
辽东
南下岭南凿灵渠和北击匈奴筑长城离你还是太遥远了,爱好学习的你决定先把这两件让你有点不安的事情放一放,转而总结一下秦统一的意义和巩固统一的影响:
【任务六】总结巩固
总结1:秦统一的意义
六王毕,四海一,秦统一后春秋战国的战乱还存在吗?
既然战乱不存在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好的,现在我们已经总结出秦统一的第一个意义了。那就让我们再接再厉,思考一下,秦统一之后,建立起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呢?
秦统一的意义
秦统一之后,建立起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呢?
首先这个国家是分裂的还是统一的?
然后这个国家是单一民族还是多民族?
最后这个国家的性质是什么呢,还是奴隶制国家吗?
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秦朝是第一个封建制国家
所以,秦统一的第二个影响就是: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的
多民族的
秦统一的意义
总结1:秦统一的意义
西周以来的制度不适应时代了,改——于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出现了!
西周的分封制也out(过时)了,改——于是郡县制这个沿用千年的地方行政基本模式出现了!
这段历史启示我们,时移世易,制度应该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改变——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总结2:制度的变革
文字不统一,短期看影响政令颁布,长期看影响人民交流、文化认同、国家统一,改——于是统一文字——小篆(小篆)出现了!
货币度量衡都不一样,影响全国的经济交换,那就按照秦国的标准,继续改——于是统一货币度量衡!
车轨和道路的宽窄不统一,影响交通,那就改——车同轨,修驰道。
总结3:巩固大一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统一六国、巩固统一的同时,秦朝扩张的脚步也没有停下,北进南下,对边境地区进行了开拓和经营,扩大了统治范围。
看右图说说秦朝疆域四至
北至长城一带
西到陇西
东至东海
是当时世界上的
大国之一
击匈奴
取百越
开拓开发南方
长城护卫北疆
疆域大约340万km2
南达南海
总结4:秦朝的疆域
随着秦朝疆域的定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也接近了尾声。最后,让我们用下面这段话概括本节所学吧!
秦王嬴政扫六合,千古伟业自此传!
中央集权称皇帝,废分封后设郡县。
总结评价——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完成统一伟业后,此后的中国,统一都是大势所趋
秦始皇统一后,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
书同文字功千古,统一货币度量衡。
车同轨下修驰道,灵渠也是此时凿。
南取百越扩疆土,北却匈奴修长城。
祖龙魂死业犹在,百代犹行秦政制。
总结评价——千古一帝秦始皇
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还有车同轨的命令,驰道的修建与灵渠的开凿
北进南下,既是开拓边疆,也是维护统一
秦始皇虽然是古人,但他创下的伟业依然影响至今
秦始皇完成统一,
创立中央集权,
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车同轨,
修驰道,凿灵渠,
南下岭南,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可谓操碎了心!
秦始皇的愿望:万世为君
秦始皇:
朕的江山,
可能永固?!
下一课将揭晓
历史的回答!鉴往知来,读史明知——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任务及进度安排
1.正是开始上课之前,提前5-6分钟到15班,和这个班的学生说明这节课的情况,下发导学案,要求学生课桌上只保留历史课本、导学案和笔。这个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会专门播放一个4分钟的课前视频。
2.上课后首先开始的是【任务一】温故知新,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这个复习内容不做提问,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个预热,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也会在正式学习中用到温故知新的部分问题。这个过程争取3分钟之内完成。
3.接着快速进入【任务二】,引导学生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44页目录下的序言(红字部分),让学生找出序言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这么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问题和学习重点。其实初中历史教材,每一节课前面的序言部分,基本都会提出几个问题,而这几个问题基本和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吻合,所以与其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如引导学生这样自主发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算上和学生的互动,【任务二】实际上可能需要3-5分钟来完成。
4.接着进入正题,开始【任务三】的学习。我在设计【任务三】时对课本的内容安排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只准备首先学习秦统一的原因和过程,秦统一后北上南下的后续以及意义留在最后的总结中学习。
这里这样安排,一是为了节约时间,二是为了理顺历史学习的逻辑:首先了解背景原因,之后学习发展历程,最后掌握历史意义。所以,【任务三】只了解秦统一的原因和过程,把秦统一的意义直接放在最后的总结那里。这一过程的学习应该会花费5-8分钟。
5.接下来的【任务四】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从这里开始,为了吸引学生,所以开始创设情景,以“秦王嬴政的烦恼”(因为此时还没有学习秦始皇称皇帝,所以使用秦王嬴政),以学生帮忙出谋划策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学。老师讲述情景,学生阅读教材,师生互动问答,完成这个学习任务,花费时间应该也需要6-8分钟。
6.【任务五】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在这里,将承接学习任务四的情景创设,不过从秦始皇的烦恼变成了学生的烦恼——因为在情景中,学生被秦始皇安排为东明县的县令还有菏泽郡的郡守,他将遇到诸如文字、货币、度量衡、道路不统一等问题,感受这些不统一的危害,进而提出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道路的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通过这种有参与感的体验,切身理解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雄才大略。
不过因为时间考虑,所以南下岭南和北击匈奴,会以一种“听说”的方式简单提及。这么安排,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和第10课相互衔接,南下岭南凿灵渠,北击匈奴修长城功在千古,但因为徭役繁重,也是秦朝暴政的一部分,所以本节课这里略讲,下节课再次学习。
7.【任务六】总结这一学习任务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如果放在两课时时,则至少需要20分钟。接下来还剩最后的12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进行总结,来温故知新,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措施,掌握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试着理解秦统一的意义,各项巩固措施的作用和影响,培养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这个总结,赶进度的话可以直接5分钟速通,慢慢来的话,可能需要10分钟左右。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后,七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基本就学习完成了。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任务单(导学案)
【任务一】温故知新:同学们已经完成了 6-8 课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那么现在就让我
们来用 1 分钟的时间,把下列这几个问题在脑海中再过一遍吧,待会学习新课时,这些都是
我们理解新内容的基础哦。
1.还记得春秋争霸战争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吗?
2.还记得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严酷程度吗?
3.还记得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影响吗?
4.还记得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及其主张吗?
【任务二】明确目标:阅读课本 44 页序言(标题下的红字部分),你能 2 分钟的时间
找出这里面提出的三个问题并写下来吗?这三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哦。
5.问题 1:
6.问题 2;
7.问题 3:
【任务三】秦王嬴政扫六合: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我们现在开始第一个问题的学习——
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逐段阅读并分析课本 44 页
“秦灭六国”这一内容下的部分内容和“相关史事”,了解秦统一的原因、过程。
8.秦统一的原因:首先阅读 44 页第一段内容,然后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1)“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反映了春秋战国战乱频繁,影响了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人民难以安定生活,所以人民的渴望是结束 ,过上 的生活。
(2)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
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这说明他们都认为天下应该 。(选填“统一”还是“分裂”)
(3)“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
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是《汉书 食货志》中对商鞅变法的记载,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之一是为 奠定了基础。
(4)阅读 44 页的“相关史事”,这里的内容表明秦王嬴政的特点之一是 。
(5)总结:综上所述可知,秦能统一的原因有人心思定,天下一同乃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用人才。
1
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9.秦统一的过程:阅读 44 页第 2 段内容,结合 34 页“战国形势图”和 45 页“秦朝形
势图”,说说秦统一的过程。
(1)什么时间开始统一战争:
(2)六国破灭的顺序是什么:
(3)秦在哪一年完成了统一:
(4)统一的王朝秦朝定都在:
【任务四】中央集权称皇帝:大一统的秦朝已经建立了,那么该怎么管理这个疆域空前
辽阔的大帝国呢,秦王嬴政很烦恼,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帮他出出主意吧。请同学们跟着
老师的节奏阅读课本 45-46 页“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部分的内容,给秦王出谋划策吧。
最近嬴政很愁,以前是愁如何统一,可统一了依然很愁,愁怎么治理。毕竟万里江山千
钧担,治国更比统一难。他都愁啥咧,一愁中央政治制度不够完善,天子权力不够大……
10.中央集权制度:关于中央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我有好办法,直接开创一套新的制
度吧,就叫大一统的 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最高统治者称 ,总揽
全国一切军政大权,权威至高无上;为了帮助皇帝治理天下,再设中央政权机构,让 管
行政,让太尉管军事,让御史大夫管监察事务,这些人互不统属,相互监督,一切都要听皇
帝的,岂不美哉!
对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改称秦始皇的嬴政很满意,所以决定任命你们班的班长为丞相,
体育委员为太尉,副班长兼纪律委员为御史大夫。可是高兴是短暂的,烦恼是长久的,地方
各自为政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可不能适应大一统的新的社会发展啊!
11.地方郡县制度:关于地方管理,西周的制已经不能继续用了,得进一步废除,还是
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吧。在这种制度下,全国划分成三四十个 ,每个郡下面再设 ,
无论是郡守还是县令,都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免,这样中央不就可以牢牢控制全国各地的权力,
把中央颁布的政治、法律、土地、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了嘛?简直完美!
对于郡县制的设计,秦始皇也很满意,所以他决定,任命你们班的每个学科的课代表和
每个小组的组长为郡守,然后任命其他的同学为县令或县长,让你们协助他治理天下。
(我,秦始皇,打钱!)
【任务五】巩固统一的措施:经过同学们的“出谋划策”,秦始皇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
集权制度,同学们作为丞相、郡守、县令等也都准备开始治理国家了,然后,你们所有人都
瞬间傻眼,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为啥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 46-48 页一探究竟吧。
2
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12.文字不统一的危害:如 47 页所展示的那样,春秋战国纷乱了五百多年,原本的甲骨
文在各个诸侯国各自发展,都变成了“兄弟相顾不相识”的差异字了,这可咋办啊?
面对文字不统一,政令无法顺畅颁布,各地难以交流的危害,秦始皇决定 。
为此,他命丞相李斯制定了笔画规整的 (小篆),将之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13.终于,你带着统一了文字的政令前往东昏县(东明县)赴任了,可是第一年的税收
上来之后,你又欲哭无泪了,为啥呢?
(1)首先,你数了数,一种赋税,你收到了 4 类 8 种不同的货币,计算量剧增。为此,
你决定向秦始皇建议,让他 。最终,秦始皇采纳了你的建议,将秦国的 钱
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2)刚刚把收上来的货币统一铸造成圆形方孔半两钱,你又接到了手下的汇报,说收
到的实物赋税也有大问题,明明应该统一标准的,结果有的交的多,有的交的少。这种情况
下,你出离愤怒了,决定好好惩治一下这群“刁民”,但了解完情况后,你才知道,这真不
怪他们,而是怪你,因为你任职的东明县没有统一的称量标准。为此,为了便利本地经济的
发展,你决定向秦始皇建议 。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后,你的仕途一路平顺,三年后直接高升,成为了菏泽郡的
郡守。可是在赴任时,你却出行受阻,险些出了车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
你站在东明县和牡丹县的交界处欲哭无泪,因为牡丹县的道路不仅比东明县的路窄,甚
至比你的官车的车规还要窄,这样的路,根本没法行使你的车。为此,你也不急着赴任了,
而是赶紧拿出竹简,给秦始皇上了一封奏折,就车辆和道路宽窄不一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
建议,那就是统一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驰道,以使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4)上任菏泽郡郡守后,你继续兢兢业业治理地方,在这期间,你听说秦始皇在统一
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的同时,还做了其他很多大事,北
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了开拓和经营,使秦朝的管辖范围大为扩展。
本来你也是挺高兴的,但是当你看到南下岭南要出动五十万大军时,你便觉得有点不对
劲,当时你直接想到的便是,南方河流密布、山岭丛林众多,可怎么运送粮草物资了,幸运
的是,一个叫史禄的人主持设计并建造了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物资的
运输,帮助朝廷顺利统一了岭南和东南沿海。
接着你又看到,在北方,大将 领导了对匈奴的反击,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这个
少数民族不敢南下而牧马。接着,朝廷又征伐 40 万人修筑了一条西起 ,东到
的万里长城,以防御游牧民族的袭扰。
3
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任务六】学习总结,理解秦统一的意义和巩固统一的影响:
14.南下岭南凿灵渠和北击匈奴筑长城离你还是太遥远了,爱好学习的你决定先把这两
件让你有点不安的事情放一放,转而总结一下秦统一的意义和巩固统一的影响:
(1)秦王嬴政扫六合:顺应统一的民心,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带领下,
最终于公元 年,扫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战乱,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统一的意义)
(2)中央集权称皇帝:统一六国后,秦王嬴政自认为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为了加强
对全国的统治,他创立了大一统的 制度,自称 ,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3)废分封后设郡县:在中央完成集权的同时,秦始皇也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
的 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制,牢牢控制住全国各地的权力,维护了大一
统,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郡县制的影响)
(4)书同文字功千古:在进行制度建设以维护统一的时候,秦始皇也在其他诸多方面
施行了巩固统一的措施:为了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为 (小篆),
在方便政令颁行全国的同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塑造出了大一统的思想文
化,保证了中国统一的长久性!(统一文字的深远影响)
(5)统一货币度量衡:在经济上,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取消原先混乱的度量衡
制度,以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和秦制度量衡为基础,统一 ,促进了各地经济
的交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统一货币度量衡的作用)
(6)车同轨下修驰道: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维护国家的大一统,秦始皇下令统
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车同轨),修筑起贯通全国的道路(驰道),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方便了秦朝对地方的管理,以及对边疆的用兵!(车同轨、修驰道的作用)
(7)南取百越扩疆土,北却匈奴修长城: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南下岭南修 ,
南取百越扩疆土,北却匈奴七百余里,修 以护卫边疆。这些对边疆地区所进行的开拓
和经营,扩大了秦朝的统治范围,把岭南(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变成了密不可分的
自古以来!(开疆拓土的意义)
秦王嬴政扫六合,千古伟业自此传!中央集权称皇帝,废分封后设郡县。
书同文字功千古,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下修驰道,灵渠也是此时凿。
南取百越扩疆土,北却匈奴修长城。祖龙魂死业犹在,百代犹行秦政制。
4鉴往知来,读史明知——七年级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性学习导学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任务单(导学案)
【任务一】温故知新:同学们已经完成了6-8课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用1分钟的时间,把下列这几个问题在脑海中再过一遍吧,待会学习新课时,这些都是我们理解新内容的基础哦。
1.还记得春秋争霸战争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吗?
积极影响: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中原的“诸华”“诸夏”在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与斗争的过程中促进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消极影响:战乱频繁,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困苦。
2.还记得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严酷程度吗?
交战规模大,参战人数多,持续时间长,伤亡人数多。
3.还记得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影响吗?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耕战立国(课本35页)。
影响:让秦国强大起来,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还记得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及其主张吗?
道家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子主张治国应顺应自然和民心;
儒家孔子,核心思想为“仁”,主张以德治国,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治;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反对一切战争;
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任务二】明确目标:阅读课本44页序言(标题下的红字部分),你能2分钟的时间找出这里面提出的三个问题并写下来吗?这三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哦。
5.问题1: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的。
6.问题2;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7.问题3: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任务三】秦王嬴政扫六合: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我们现在开始第一个问题的学习——秦是如何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逐段阅读并分析课本44页“秦灭六国”这一内容下的部分内容和“相关史事”,了解秦统一的原因、过程。
8.秦统一的原因:首先阅读44页第一段内容,然后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1)“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反映了春秋战国战乱频繁,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难以安定生活,所以人民的渴望是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这说明他们都认为天下应该统一。(选填“统一”还是“分裂”)
(3)“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是《汉书 食货志》中对商鞅变法的记载,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之一是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阅读44页的“相关史事”,这里的内容表明秦王嬴政的特点之一是善用人才。
(5)总结:综上所述可知,秦能统一的原因有人心思定,天下一同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用人才。
9.秦统一的过程:阅读44页第2段内容,结合34页“战国形势图”和45页“秦朝形势图”,说说秦统一的过程。
(1)什么时间开始统一战争:公元前230年。
(2)六国破灭的顺序是什么:韩赵魏楚燕齐。
(3)秦在哪一年完成了统一:公元前221年。
(4)统一的王朝秦朝定都在:咸阳。
【任务四】中央集权称皇帝:大一统的秦朝已经建立了,那么该怎么管理这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呢,秦王嬴政很烦恼,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帮他出出主意吧。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阅读课本45-46页“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部分的内容,给秦王出谋划策吧。
最近嬴政很愁,以前是愁如何统一,可统一了依然很愁,愁怎么治理。毕竟万里江山千钧担,治国更比统一难。他都愁啥咧,一愁中央政治制度不够完善,天子权力不够大……
10.中央集权制度:关于中央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我有好办法,直接开创一套新的制度吧,就叫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权威至高无上;为了帮助皇帝治理天下,再设中央政权机构,让丞相管行政,让太尉管军事,让御史大夫管监察事务,这些人互不统属,相互监督,一切都要听皇帝的,岂不美哉!
对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改称秦始皇的嬴政很满意,所以决定任命你们班的班长为丞相,体育委员为太尉,副班长兼纪律委员为御史大夫。可是高兴是短暂的,烦恼是长久的,地方各自为政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可不能适应大一统的新的社会发展啊!
11.地方郡县制度:关于地方管理,西周的分封制已经不能继续用了,得进一步废除,还是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吧。在这种制度下,全国划分成三四十个郡,每个郡下面再设县,无论是郡守还是县令,都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免,这样中央不就可以牢牢控制全国各地的权力,把中央颁布的政治、法律、土地、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了嘛?简直完美!
对于郡县制的设计,秦始皇也很满意,所以他决定,任命你们班的每个学科的课代表和每个小组的组长为郡守,然后任命其他的同学为县令或县长,让你们协助他治理天下。
(我,秦始皇,打钱!)
【任务五】巩固统一的措施:经过同学们的“出谋划策”,秦始皇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同学们作为丞相、郡守、县令等也都准备开始治理国家了,然后,你们所有人都瞬间傻眼,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为啥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46-48页一探究竟吧。
12.文字不统一的危害:如47页所展示的那样,春秋战国纷乱了五百多年,原本的甲骨文在各个诸侯国各自发展,都变成了“兄弟相顾不相识”的差异字了,这可咋办啊?
面对文字不统一,政令无法顺畅颁布,各地难以交流的危害,秦始皇决定统一文字。为此,他命丞相李斯制定了笔画规整的小篆(小篆),将之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13.终于,你带着统一了文字的政令前往东昏县(东明县)赴任了,可是第一年的税收上来之后,你又欲哭无泪了,为啥呢?
(1)首先,你数了数,一种赋税,你收到了4类8种不同的货币,计算量剧增。为此,你决定向秦始皇建议,让他统一货币。最终,秦始皇采纳了你的建议,将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2)刚刚把收上来的货币统一铸造成圆形方孔半两钱,你又接到了手下的汇报,说收到的实物赋税也有大问题,明明应该统一标准的,结果有的交的多,有的交的少。这种情况下,你出离愤怒了,决定好好惩治一下这群“刁民”,但了解完情况后,你才知道,这真不怪他们,而是怪你,因为你任职的东明县没有统一的称量标准。为此,为了便利本地经济的发展,你决定向秦始皇建议统一货币度量衡。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后,你的仕途一路平顺,三年后直接高升,成为了菏泽郡的郡守。可是在赴任时,你却出行受阻,险些出了车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
你站在东明县和牡丹县的交界处欲哭无泪,因为牡丹县的道路不仅比东明县的路窄,甚至比你的官车的车规还要窄,这样的路,根本没法行使你的车。为此,你也不急着赴任了,而是赶紧拿出竹简,给秦始皇上了一封奏折,就车辆和道路宽窄不一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驰道,以使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4)上任菏泽郡郡守后,你继续兢兢业业治理地方,在这期间,你听说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同轨的同时,还做了其他很多大事,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了开拓和经营,使秦朝的管辖范围大为扩展。
本来你也是挺高兴的,但是当你看到南下岭南要出动五十万大军时,你便觉得有点不对劲,当时你直接想到的便是,南方河流密布、山岭丛林众多,可怎么运送粮草物资了,幸运的是,一个叫史禄的人主持设计并建造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物资的运输,帮助朝廷顺利统一了岭南和东南沿海。
接着你又看到,在北方,大将蒙恬领导了对匈奴的反击,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这个少数民族不敢南下而牧马。接着,朝廷又征伐40万人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以防御游牧民族的袭扰。
【任务六】学习总结,理解秦统一的意义和巩固统一的影响:
14.南下岭南凿灵渠和北击匈奴筑长城离你还是太遥远了,爱好学习的你决定先把这两件让你有点不安的事情放一放,转而总结一下秦统一的意义和巩固统一的影响:
(1)秦王嬴政扫六合:顺应统一的民心,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带领下,最终于公元前221年,扫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战乱,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秦统一的意义)
(2)中央集权称皇帝:统一六国后,秦王嬴政自认为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他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自称秦始皇,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3)废分封后设郡县:在中央完成集权的同时,秦始皇也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牢牢控制住全国各地的权力,维护了大一统,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郡县制的影响)
(4)书同文字功千古:在进行制度建设以维护统一的时候,秦始皇也在其他诸多方面施行了巩固统一的措施:为了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为小篆(小篆),在方便政令颁行全国的同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塑造出了大一统的思想文化,保证了中国统一的长久性!(统一文字的深远影响)
(5)统一货币度量衡:在经济上,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取消原先混乱的度量衡制度,以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和秦制度量衡为基础,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统一货币度量衡的作用)
(6)车同轨下修驰道: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维护国家的大一统,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车同轨),修筑起贯通全国的道路(驰道),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方便了秦朝对地方的管理,以及对边疆的用兵!(车同轨、修驰道的作用)
(7)南取百越扩疆土,北却匈奴修长城: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南下岭南修灵渠,南取百越扩疆土,北却匈奴七百余里,修长城以护卫边疆。这些对边疆地区所进行的开拓和经营,扩大了秦朝的统治范围,把岭南(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变成了密不可分的自古以来!(开疆拓土的意义)
秦王嬴政扫六合,千古伟业自此传!中央集权称皇帝,废分封后设郡县。
书同文字功千古,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下修驰道,灵渠也是此时凿。
南取百越扩疆土,北却匈奴修长城。祖龙魂死业犹在,百代犹行秦政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