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为核心内容,探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和人的价值等。通过对比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课围绕哲学的起源、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哲的产生、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展开,属于哲学本体论的知识。
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本框题,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走进哲学,体会哲学与时代、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初步认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认同唯物主义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是我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初步树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感受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2.能够理解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派别。
3.能够科学评价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武器。
2.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3.公共参与:在生活和实践中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反对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文分析
师:这个新闻报道里蕴含着哲学的基本问题,你发现了吗?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总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题一:从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月背采样返回之旅中分析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题二:从生活实践和中国探月20年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探究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题三:从古今两种对月球的不同认识中理解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第一幕: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题一:从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月背采样返回之旅中分析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月背采样返回之旅》并阅读材料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嫦娥六号在月背采样有望获得更为原始的月壤样本,为月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大量观测和实验数据。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先有月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月背采样返回之旅一事实,还是先有央视网关于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月背采样返回之旅的消息报道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神舟十五号任务期间,中国空间站在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物理等领域开展30多项科学实验与大量观测和实验数据其实是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反映到哲学上就是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学小结: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如国情、生物、磁场、宇宙等可见或不可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人的思想,如理想、理念、设想、方案、目标。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突破提升: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幕: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题二:从生活实践和中国探月20年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探究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
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从宇宙星体的运行到地球物种的演化,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探月20年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无一不呈现出复杂的样态,体现着物质的多样性。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非就是两大类: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也无非两大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认识和处理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首先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今中外不同哲学流派都会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议学小结: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地位和作用角度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世界观的角度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第三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议题三:从古今两种对月球的不同认识中理解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议学情境三:阅读材料《古今两种对月球的不同认识》
嫦娥奔月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的主人公嫦娥因为偷吃原本属于丈夫后羿的仙丹而飞升月宫,被称为“广寒仙子”。
在科学普及的今天,我们都知道月亮只不过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天体,月球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月宫和仙子。但与西方神话不同,中国的神话传说往往有着故事原型作为背景,只不过被后人不断掺入附会的内容而神话化了。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谈谈古代封建社会与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对月球的两种态度从本质上看是哪两种哲学思想的对立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4.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唯心主义的积极意义:唯心主义虽然华而不实,但它的长期存在及其与唯物主义哲学的长期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就其局部作用而言,唯心主义哲学也对人们认
突破提升: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
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1)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本质上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2)各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
(3)从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大阵营,而非四军对垒。
突破提升:两个对子”的关系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两大对立的阵营,两大派别的斗争。下列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A.“飞矢不动”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B.“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存在即被感知”
C.“人的命,天注定”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态度决定一切”与“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答案】B
【详解】哲学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A:“飞矢不动”否认物质的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辩证法思想,A错误。
B:“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属于唯物主义,“存在即被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正确。
C:“人的命,天注定”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了辩证法思想,C错误。
D:“态度决定一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是‘理念’的影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错误。
故本题选B。
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哲学“两个对子”的是( )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理生万物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仁者心动
③草木本无意,枯荣自有时——一叶障目
④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刻舟求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详解】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说明世间本无鬼,鬼是人因生病忧惧而幻想出来的,属于唯物主义思想;“理生万物”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二者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故①正确。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说花开因为人能感受到,花落是因为人感受不到,这属于唯心主义,与“仁者心动”是指外界事物的运动是虚幻的,只有心是运动的原始动力,这属于唯心主义思想,故②与题意不符。
③:“草木本无意,枯荣自有时”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一叶障目”体现形而上学思想,故③与题意不符。
④:“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属于辩证法思想,“刻舟求剑”则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二者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今年春运期间,湖北罕见暴雪冻雨天气,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做好次生灾害风险防范。而面对自然灾害,古人则常举行各种祈祷仪式,寻求上天庇佑。两种不同的做法体现了(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联系
【答案】C
【详解】AC:面对自然灾害,现在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应对,努力化解问题,古人却祈求上天庇佑,这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没有涉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A不选,C入选。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二者不是相互影响的关系,B不选。
D:材料体现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未涉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D不选。
故本题选C。
4.中国画最讲求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画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境。古人对意境的理解( )
A.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B.折射出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
C.实质是强调景物和情感的相互依赖 D.揭示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分歧
【答案】A
【详解】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古人认为,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既尊重了世界的物质性,又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智慧, A正确。
B:世界本原的问题强调是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古人对意境的理解是情与景的交融,并不能反 映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B不符合题意。
C:景物决定情感,情感反映并体现景物,两者并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C错误。
D: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 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 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该选项夸大了古人对意境的理解,D错误。
故本题选A。
5.某天上美术课,一位学生向老师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你画了什么呀?”学生答:“牛吃草。”老师问:“你画的草呢?”学生说:“牛吃光了。”老师又问:“你画的牛呢?”学生说:牛吃完了草,跑了。”老师……这个小幽默中学生犯的错误,从哲学的基本对子角度来看,与下面一致的是( )
①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 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③闭上眼睛,就没有了悬崖 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题中学生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从哲学的基本对子角度来看,是唯心主义的表现。“闭上眼睛,就没有了悬崖”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均与题目观点一致,③④符合题意。
①:“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从从哲学的基本对子角度来看,体现了辩证法,不符合题意,①不选。
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从哲学的基本对子角度来看,体现了辩证法,不符合题意,②不选。
故本题选D。
6.中国画最讲求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谓之境界。”由此可见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画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境。古人对意境的理解( )
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
②折射出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
③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④揭示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分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既尊重了世界的物质性,又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智慧,①③正确。
②:世界本原的问题强调是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古人对意境的理解是情与景的交融,并不能反映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②不符合题意。
④: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该选项夸大了古人对意境的理解,④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B。
7.2023年6月,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此次尼山对话的举办,旨在以儒家思想中蕴藏的深邃智慧照鉴数字文明的未来,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开辟新道路。这说明( )
A.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不断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是真正的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C
【详解】A: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基础,A错误。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不断发展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作用,而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以儒家思想中蕴藏的深邃智慧照鉴数字文明的未来,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开辟新道路。这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正确。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错误。
故本题选C。
8.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下列选项与该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
A.“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 B.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答案】D
【详解】“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A:“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题目的哲学观点不一致,A排除。
B: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目的哲学观点不一致,B排除。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题目的哲学观点不一致,C排除。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观点认为精神离不开肉体,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题干观点一致,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生万物”
B.“我思故我在”与“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答案】A
【详解】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符合题意。
B:我思故我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不符合题意。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属于辩证法的观点;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C不符合题意。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属于量变与质变;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属于规律、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朱熹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下列观点中与朱熹的观点相悖的是( )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原子与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③:朱熹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他的观点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相悖的是唯物主义观点,“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和“原子与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③正确。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属于不可知论,①不合题意。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以下歌词中与孔子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具有相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
①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②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③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
④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句话强调了命由天定,把神的意志或某种客观精神力量视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人的生死和富贵都是由这种超越个人的力量所决定的。这种观点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核心思想一致,即认为现实世界的物质存在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从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否认了“救世主”和“神仙皇帝“的存在,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①不符合题意。
②: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认为“佛”存在,这是把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符合题意。
③: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强调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③不符合题意。
④:“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认为他们的相遇是“缘分”和“天意”,强调上天主宰人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全球首富马斯克在世界代码大会上,说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真实性不到十亿分之一。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我们可能只是在虚拟世界中的一串代码,只是程序中的0和1。世界所有事物都是在实验室里用代码模拟出来的。下列对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
①这是站在今天的高度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思,有利于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这种观点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③此观点和“庄周梦蝶”的思想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从根本上是错误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马斯克的观点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这是建立在今天科技发展状况下的一种不可知论,虽是错误的,但有利于推动哲学的发展,“庄周梦蝶”也是不可知论。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材料中的观点并不涉及世界的本原,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下列解读符合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是( )
①物质与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②物质与意识没有先后之分
③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④绝对精神是不断运动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黑格尔认为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其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同时他又看到了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认为绝对精神是不断运动的,体现了辩证法思想,③④符合题意。
①: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而不是物质与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决定,①不符合题意。
②:黑格尔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而不是物质与意识没有先后之分,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恩格斯在其经典著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基本问题在不同的哲学传统中有着相同的理论表达
B.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也构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答案】D
【详解】A:在不同的哲学传统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不同的理论表达,A表述错误。
B: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唯物与唯心、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表述错误。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C表述错误。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D正确。
故本题选D。
15.自2021年年底以来,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当地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损害。这场大旱对当地滞后的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敲响了警钟,给我们带来很多反思。这警示我们要加强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基本抗灾能力的建设,做到未雨绸缪。这体现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②哲学领域的反思将会引领具体领域的发展
③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④表明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③ B.①④ C.23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西南大旱对当地滞后的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要加强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基本抗灾能力的建设,这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①符合题意。
②:哲学为具体领域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的哲学才具有引领作用,②表述错误。
③:西南大旱对当地滞后的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敲响了警钟,给我们带来很多反思,也给我们很多警示,这体现了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③符合题意。
④: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16.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大脑之所以有理性活动,只是比完善的动物多几个齿轮弹簧
A.②→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② D.④→②→③
【答案】C
【详解】③: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身体”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③排首位。
④:“大脑之所以有理性活动,只是比完善的动物多几个齿轮弹簧”,认为人的大脑只比完善的动物多几个齿轮弹簧具有机械性,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排第二位。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②排第三位。
①:“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设问知识限定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①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