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两个子目(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讲述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的历程和表现及其重大的世界意义。
▲ 不同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和影响
★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辩证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探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发展历程,培养家国情怀。
二、学习过程
【自学测评】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一)自主学习1:梳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
1. 历程
(1)开始传入:
(2)日趋兴盛:
(3)完成本土化: 。
(4)由盛转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 影响
(1)积极: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和理念。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消极: 。
(二)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梳理从明末清初到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影响。
1. 明末清初
(1)背景:
(2)传播内容:
①明末,意大利人 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3)影响:
①明末,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②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 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 19世纪中后期
(1)背景: 。
(2)表现:
①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运动时期:
新式学堂:1862年, 在北京设立
留学教育: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
近代知识分子。
译书机构: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③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 传播。
(3)影响:
①传播内容变化: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
②政治运动开展: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推动了 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 的思想武器。
3. 20世纪初
(1)背景: 、 、
(2)表现:
①民主科学思想传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 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一)对东亚和东南亚
1.汉字:
(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2)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 ,日本创造出 ,越南创造出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制度:
(1)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2)7世纪,日本实行 ,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3)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5.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6.移民:
(1)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2)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二)对西方
1. 四大发明外传
(1) 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火药在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4)继中国之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 中国热
(1)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合作探究】
1.探究一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6 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造成苦难的原因不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不是吃人的社会,而是“业”,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樂”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
——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
材料7 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在和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优秀部分为已所用,大大强化了我国文化的优势,弥补了不足,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居于领先地位。故而,优越的地理环境、人口优势和文化包容性造就了我国的文化延续性。
——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
【问题探究1】 佛教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会得以传播?
原因:
2.探究二 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11 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学再度开始进入中国。这一次,政府官员开始出使、考察、翻译机构的设立促使大量西学书籍的出版,新式学堂聘用大量外籍教员,并且开始派遣留学生。另外,这一时期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政治制度……总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所有组成部分,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并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的不同层次全面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
——冯天渝《中华文化史》
【问题探究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中期的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影响:
三、本节精练
1.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
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
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 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
2.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以后,经历夏、商、西周三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
B.中国同东南亚等地交往以物质交流为主
C.东南亚等地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
D.中外贸易缩小了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
3.民国三年,严复连续发表《说党》系列文章,阐释其对政党政治的看法。严复认为政党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疏通民意,保护民权的作用。但同时又说:“如果轻率地认为,只要中国有了政党制度,中国就会立即富强起来,这的确是浅人之见。”据此可知,严复
A.对近代政党政治有清醒的认识 B.认为中国实行政党政治利弊参半
C.对戊戌变法失败进行深刻反思 D.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救亡图存道路
4.17、18世纪,一些西方传教士将儒家经典如《大学》、《礼记》、《中庸》、《论语》、《孟子》、《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春秋》、《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这些书籍的出版
A.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B.促进了儒学在西方的传播
C.使18世纪的欧洲成为“中国之欧洲”
D.催生了大批的启蒙思想家
5.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
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
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
6.伏尔泰把《赵氏孤儿》中的儒家思想加以修改,使之为他的启蒙主义思想服务。亚当 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以司马迁“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这说明
A.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 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普适性
C.启蒙思想的源头是孔子的思想 D.借用中国学术成近代西方风潮
7.利玛窦来华后着儒服行儒礼,他带来的奇器和科学知识吸引了一大批士绅,平均每日来访者多达20余人,他在写给西方教会的信中说“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应该具有才能,因为我们所要接触的都是智慧高强而学问渊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 B.西学东渐推动社会转型
C.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D.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8.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
A.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 B.受益于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C.有助于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 D.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支持
9.(2023广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 内涵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民族的交融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
外来文明的吸收 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雅与俗的互动 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
以复古为革新 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两个子目(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讲述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的历程和表现及其重大的世界意义。
▲ 不同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和影响
★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辩证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探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发展历程,培养家国情怀。
二、学习过程
【自学测评】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一)自主学习1:梳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
1. 历程
(1)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2)日趋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3)完成本土化: 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4)由盛转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 影响
(1)积极: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和理念。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消极: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梳理从明末清初到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影响。
1. 明末清初
(1)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传播内容:
①明末,意大利人 利玛窦 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3)影响:
①明末,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②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 汤若望、南怀仁 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 19世纪中后期
(1)背景: 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表现:
①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运动时期:
新式学堂:1862年, 京师同文馆 在北京设立
留学教育: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
近代知识分子。
译书机构: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③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和政治学说 传播。
(3)影响:
①传播内容变化: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
②政治运动开展: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推动了 维新运动 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 辛亥革命 的思想武器。
3. 20世纪初
(1)背景: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2)表现:
①民主科学思想传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 新文化运动 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五四运动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一)对东亚和东南亚
1.汉字:
(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2)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 谚文 ,日本创造出 假名 ,越南创造出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制度:
(1)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2)7世纪,日本实行 大化改新 ,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3)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5.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6.移民:
(1)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2)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二)对西方
1. 四大发明外传
(1) 8世纪以后 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火药在 13世纪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4)继中国之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 活字印刷机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 中国热
(1)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合作探究】
1.探究一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6 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造成苦难的原因不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不是吃人的社会,而是“业”,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樂”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
——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
材料7 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在和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优秀部分为已所用,大大强化了我国文化的优势,弥补了不足,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居于领先地位。故而,优越的地理环境、人口优势和文化包容性造就了我国的文化延续性。
——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
【问题探究1】 佛教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会得以传播?
原因: ①佛教思想适应统治者控制民心的需要;
②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包容性、融合性;
③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实现本土化。
2.探究二 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11 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学再度开始进入中国。这一次,政府官员开始出使、考察、翻译机构的设立促使大量西学书籍的出版,新式学堂聘用大量外籍教员,并且开始派遣留学生。另外,这一时期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政治制度……总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所有组成部分,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并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的不同层次全面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
——冯天渝《中华文化史》
【问题探究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中期的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影响:
①冲击传统文化,推动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
②近代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③推动中国改革和革命运动兴起
④近代教育出现,培养大量近代人才
⑤推动社会习俗变迁
三、本节精练
1.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
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
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 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
2.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以后,经历夏、商、西周三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
B.中国同东南亚等地交往以物质交流为主
C.东南亚等地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
D.中外贸易缩小了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
3.民国三年,严复连续发表《说党》系列文章,阐释其对政党政治的看法。严复认为政党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疏通民意,保护民权的作用。但同时又说:“如果轻率地认为,只要中国有了政党制度,中国就会立即富强起来,这的确是浅人之见。”据此可知,严复
A.对近代政党政治有清醒的认识 B.认为中国实行政党政治利弊参半
C.对戊戌变法失败进行深刻反思 D.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救亡图存道路
4.17、18世纪,一些西方传教士将儒家经典如《大学》、《礼记》、《中庸》、《论语》、《孟子》、《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春秋》、《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这些书籍的出版
A.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B.促进了儒学在西方的传播
C.使18世纪的欧洲成为“中国之欧洲”
D.催生了大批的启蒙思想家
5.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琊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
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
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
6.伏尔泰把《赵氏孤儿》中的儒家思想加以修改,使之为他的启蒙主义思想服务。亚当 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以司马迁“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这说明
A.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 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界普适性
C.启蒙思想的源头是孔子的思想 D.借用中国学术成近代西方风潮
7.利玛窦来华后着儒服行儒礼,他带来的奇器和科学知识吸引了一大批士绅,平均每日来访者多达20余人,他在写给西方教会的信中说“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应该具有才能,因为我们所要接触的都是智慧高强而学问渊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 B.西学东渐推动社会转型
C.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D.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8.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
A.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 B.受益于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C.有助于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 D.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支持
9.(2023广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 内涵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民族的交融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
外来文明的吸收 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雅与俗的互动 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
以复古为革新 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答案:
1.D 2.A 3.A 4.B 5.D 6.A 7.D 8.C
9.选取角度:多民族的交融。
阐述: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乘舟车之利,纵贯南北、沟通东西,绘就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美文明画卷。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先秦时期,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推动形成了强盛的秦汉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仍,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乎以往。隋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宋元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阶段,为明清两代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历史表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带来了国家强盛,而国家强盛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借鉴,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