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聊城市东方高级中学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激励语)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学习目标】1.概括秦统一的条件、过程,认识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2.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认识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3.探讨秦朝速亡和楚汉战争中汉兴楚亡的原因,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二、【重点难点】重点:秦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难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三、【预习自学】(一)秦的统一1.统一的条件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 ;②各地域 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③ 优越, 雄厚;④数代秦王 ;⑤ 变法后,秦 ,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统一的过程(1)公元 年至 年,秦国采取 策略,依次灭掉 六国。 年,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南征 ,并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3)北击 ,修建 的万里长城。3.建立和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1)确立 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2)建立由 组成的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政务。三公指 、 、 ,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3)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 制,其主要官员由 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管理民众和治安。(2)其他措施:统一 、 、 和 ;修 、直道;颁行 ;编制 ,迁徙 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 。4.统一的意义(1)建立起 幅员辽阔的国家。(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秦朝确立的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二)秦朝的暴政1.表现(1)经济: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赋役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2)政治:秦朝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3)思想: ,钳制思想。(4)继位的秦二世昏庸残暴。2.后果:社会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引发秦末农民起义,秦朝速亡。(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公元 年, 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号为“张楚”,不久失败。2.公元 年, 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3.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项羽最终被刘邦击败。★【拓展】:秦朝郡县制和西周分封制的比较项目 秦朝郡县制 西周分封制划分标准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员权力 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不能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无封地 世卿世禄,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与中央的关系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官员职责范围 在辖区内只有行政管理权 在封地内由行政统治权,拥有对土地和人民的管理权历史作用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初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诸侯国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四、【思考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原因。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封建割据,关卡林立,这些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为了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秦国来完成统一,不是偶然的。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到秦王政公元前238年亲自执政,共历六代123年,关东六国一个一个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在此期间,秦消灭了六国共150多万军队,领土从今关中地区扩展到陕南、陕北、甘肃、宁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因而秦国最有条件来完成统一的事业。——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P15“史料阅读”,思考应当如何评价秦始皇?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过秦论》3.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五、【检测反馈】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 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材料三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宋承元制……——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备的历史条件。(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郡县制追求权力集中和行政效率,其势在合,官僚取代贵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郡县制萌芽于春秋,成熟于战国,完善于秦汉。春秋时期,在外部威胁加剧的情况下,一些诸侯国国君因为战事需要,遂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起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制度。——《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材料二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全面实行郡县制,直至汉朝,郡县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分封制不同,都县制确立利于中央通过监察和考课加强对地方政权控制,从而结束了地方分权的格局,逐步演化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中国郡县制》(1)材料一中的“官僚政治”的实质是什么?周代实行的什么地方行政政治制度体现了“贵族政治”?(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郡县制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后长期实行的根本原因。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