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上第8、9、10课辛亥革命【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上第8、9、10课辛亥革命【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弃医从政
辛亥革命
狭义:1911年(辛亥年)武昌起义
广义:指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
19世纪末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3月
狭义
广义
学习要求: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人民日报》2001年10月9日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1.政治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P39)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2.思想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P39)
陈天华
邹容
章炳麟
孙中山
“革命先行者”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时间 地点 名称 建立者
1894年 檀香山 兴中会 孙中山
1904年 长沙 华兴会 黄兴
宋教仁
1904年 上海 光复会 蔡元培
3.组织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相继建立。(P39)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中国同盟会(P40-41)
①创立:1905年日本东京
②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机关报:《民报》
④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⑤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⑥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 政治纲领 内涵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同国民选举产生。
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起义名称 领导人 时间 结果
萍浏醴起义 刘道一、蔡绍南 1906年冬 失败
安庆、绍兴起义 徐锡麟、秋瑾 1907年夏 失败
镇南关起义 黄兴、孙中山 1907年 失败
黄花岗起义 黄兴、孙中山 1911年4月 失败
4.军事背景: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P42-43)
第一次
不屈不挠
视死如归
鼓舞斗志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将铁路修筑权出让给帝国主义,但以募集的修路股银,概不退还。于是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
5.有利时机:四川爆发大规模保路运动。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革命迅猛发展
黎元洪:湖北新军统领,一贯仇视和破坏革命, 当推举他任都督时,他竟喊道:“莫害我!”起义士兵只好举枪逼其上任。
革命暗藏危机
江苏宣布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2年
3月11日
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
时间 1912年1月1日
都城 南京
临时 大总统 孙中山
(副总统:黎元洪)
国旗 五色旗
性质 资产阶级政权(国家)
意义 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
(汉满蒙回藏)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2年
3月11日
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1911+民国( )年 =公元( )年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民国年份 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四年 民国五年
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民国纪年
中华民国:国家名称。
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的一个历史时期,分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37、1946-194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2年
3月11日
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意义: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 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
经济 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社会生活 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
教育 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
南京临时政府改革措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2年
3月11日
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临时政府主张对外维护民族尊严,但它又承认清政府同列强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它的目的是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它暴露了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严重的妥协性。
民国政府均承认革命以前清政府与各国所缔之条约继续有效,至条约期满而止……
——《告各友邦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2年
3月11日
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以北洋新军……的军事能力,大大震惊了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物。……许多人表现出与袁氏谈判的浓厚兴趣;另一些人则希望利用袁世凯手中的军队胁迫清帝退位……孙中山只好让步。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①1912年2月12日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2年
3月11日
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②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2月15日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③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迫使同意
制造兵变
借口北方秩序维持不易
限制袁世凯权力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④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2年
3月11日
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在革命派内部,妥协思想也已占上风……财政困难使南京临时政府硬气不起来,帝国主义干涉的阴霾更令革命党人气短(各国军舰在长江示威)……大多数革命党人终于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屈服。
——李侃《中国近代史》
袁世凯为什么能成功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北洋新军的强大;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政大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
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2月12日
1912年3月
1912年
3月11日
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关键词 内容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平等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自由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
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三权分立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体现共和原则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局限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
法治代替人治
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吴玉章回忆录》
历史意义:政治上: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思想上: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局限性:①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③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
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辛亥革命
成功了吗?
辛亥革命:学制度(西方民主共和制度)
经验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课堂小结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和妻子陈意映
林觉民故居
课堂小结
思想
政治
军事
辛亥革命
背景
组织
时机
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
意义
局限第8、9、10课《辛亥革命》 班 级:
学案 姓 名:
【基础题】学习要求(知道自己学完本课须达到什么目标,课后自测打“√”)
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基础题】知识梳理(本课知识梳理,需自行做好笔记,补充所缺内容)
要点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1.政治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 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思想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 ,建立 。
(1)代表: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和 。
3.组织背景:资产阶级 的相继建立。
(1)革命团体: 、华兴会和光复会
(2)革命政党:
①时间: ②地点: ③机关报:
④政治纲领:
⑤指导思想:
4.军事背景: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如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镇南关起义、 等。
5.有利时机: 四川爆发大规模保路运动。
要点二 辛亥革命的过程
1.1911年10月10日, 。
2.1912年1月1日, 成立。(重要成果1)
3.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4.1912年3月, 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1912年3月12日, 颁布。(重要成果2)
要点三 辛亥革命的评价
1.历史意义:
政治上: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终结。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思想上: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局限性:①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③ 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
【提高题】合作探究(结合材料解决课堂问题)
问题一: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 ……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 民国政府均承认革命以前清政府与各国所缔之条约继续有效,至条约期满而止……
——《告各友邦书》
我的看法:
【基础题】课堂练习
(2018·广东省·历年真题)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如图①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2017·广东省·历年真题)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生主义
(2022·湖南省·历年真题)学者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推动了思想解放 D. 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2022·湖南省·历年真题)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破坏 B. 清朝封建势力的强大
C. 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 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2022·全国·期末考试)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
A. 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 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 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五、历史反思:阅读材料,你有何感想?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林觉民《与妻书》
我的感想:
六、补充拓展
1.辛亥革命
狭义:1911年(辛亥年)武昌起义
广义:指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
2.孙中山:广东香山县人,名文,号逸仙,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3.章炳麟(章太炎):浙江余杭人。原名章学乘,后易名为章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光绪二十九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即《革命军》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光绪三十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晚年积极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4.黄兴:汉族,字克强,湖南省长沙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后裔。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病故于上海。1917年移柩长沙,同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5.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国家名称。
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的一个历史时期,分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37、1946-1948)。
民国纪年:1911+民国( )年 =公元( )年
6.爱新觉罗·溥仪:中国末代皇帝,1908年三岁即帝位,由其父摄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1917年张勋曾拥其复辟,十二日而败。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除大清皇帝称号,迁出皇宫。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人的控制下成为满洲国的傀儡皇帝。1959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7.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8.袁世凯与北洋新军:北洋新军是袁世凯仿照日、德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建立起的新式军队。袁世凯大胆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聘请德国军官,并在军队中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加强了对全军的控制。北洋新军后来发展成为清末陆军主力,北洋新军亦逐渐成为袁世凯个人的政治资本,使其成为北洋军阀的始祖。
9.林觉民: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