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7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0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02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0304考点 · 突破Exam PointsBreakthrough巩固提升EPB考点突破01物质的量浓度【情境】下表是某同学体检项目的部分指标:序号 项目名称 英文缩写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12 *钾 K 4.1×10-3 mol/L 3.5~5.513 *钠 Na 140×10-3 mol/L 135~14514 *氯 Cl 103×10-3 mol/L 96~11115 *钙 Ca 2.43×10-3 mol/L 2.13~2.7016 胱抑素C CysC 0.78 mg/L 0.59~1.0317 *肌酐(酶法) Cr(E) 71×10-6 mol/L 59~10418 *尿素 Urea 4.18×10-3 mol/L 2.78~7.1419 *葡萄糖 Glu 5.1×10-3 mol/L 3.9~6.120 *尿酸 UA 310×10-6 mol/L 210~41621 *无机磷 P 1.19×10-3 mol/L 0.81~1.4522 *总胆固醇 TC 4.65×10-3 mol/L 2.85~5.7023 *甘油三酯 TG 1.50×10-3 mol/L 0.45~1.702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08×10-3 mol/L 0.93~1.81【问题探究】1.你知道上述体检报告单位一栏“mol/L”的含义是什么吗?归纳总结物质的量浓度易错点(1)B表示溶液中的任意溶质,可以是分子、离子等。(2)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如给出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时,要换算成物质的量。(3)V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或“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V的单位为升(L)。(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其浓度不因所取溶液体积的不同而变化。课堂练习2.下列有关0.2mol/L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取出该溶液5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B.10mL该溶液中Cl-浓度与20mL0.2mol/LKCl溶液中相同C.100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4molD.100mL该溶液与200mL0.1mol/LNaH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98 g硫酸溶于1 L水中,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1 mol·L-1的NaCl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C.从100 mL的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1 D.1 mol·L-1的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答案】D【解析】A.98g硫酸的物质的量是1mol,将1mol硫酸溶于1L水时溶液体积大于1L,则配制溶液浓度小于1mol/L,故A错误;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溶质氯化钠物质的量,故B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从100 mL的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仍然是1 mol·L-1,故C错误;D.1 mol/L 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2=2 mol/L,故D正确。答案选D。EPB考点突破0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情境】(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容量瓶【问题探究】(1)容量瓶的结构与规格(2)容量瓶的查漏方法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检查方法:加水→塞瓶塞→倒立→观察是否漏水→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是否漏水。1.实验室需要225 mL 0.1 mol/L的NaCl溶液,配制时应选择什么规格的容量瓶?【解析】250 mL的容量瓶。实验室里没有225 mL的容量瓶,故应选择250 mL的容量瓶。2.能否将固体或液体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解析】不能;因为物质溶解时会有热量的变化,造成溶液体积有误差,配制的浓度不准确。【情境】(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问题探究】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过程:1.在上图操作中,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玻璃棒的下端为什么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解析】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以防止溶液外洒而造成损失。如果玻璃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上的内壁上,刻度线以上的内壁上附着的液体不能及时流下,定容后造成溶液体积偏大,所以玻璃棒的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解析】因为移液后的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上沾有少量的溶质,必须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否则会造成实验误差。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前为什么要恢复至室温?【解析】容量瓶上标有的容积是指室温下的容积,若溶液的温度过高,会使容量瓶的容积发生变化而造成实验误差。4.定容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是否可用胶头滴管将超过了刻度线的液体吸出?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应如何处理?【解析】均不可以。因超过了刻度线的液体不是多加入的蒸馏水,而是含有溶质的溶液,用胶头滴管将其吸出,溶质会减少,也无其他方法进行弥补处理,实验失败,只能重新配制。归纳总结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和仪器2.配制示例——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体积。如实验室需用480 mL 0.1 mol/L的NaOH溶液,应选用500 mL容量瓶,且计算时按500 mL计算需用NaOH固体的量而不是按480 mL计算。(2)使用容量瓶要注意“五不”:不能用于溶解固体;不能用于稀释浓溶液;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注:n、V一列用“偏小”“无影响”或“偏大”填写,c一列用“偏低”“无影响”“偏高”填写。(注:表格中“/”表示对n或V无影响。)操作步骤 引起误差的原因 对结果的影响n V c称量 物质、砝码位置颠倒且需要使用游码 偏小 / 偏低称量NaOH时使用滤纸 偏小 / 偏低量取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 偏大 / 偏高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 偏小 / 偏低将量取浓溶液所用量筒洗涤,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偏大 / 偏高溶解 不慎将溶液溅到烧杯外面 偏小 / 偏低冷却、 转移 未冷却至室温就转入容量瓶中 / 偏小 偏高转移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 / 无影响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外 偏小 / 偏低洗涤 未洗涤或只洗涤了1次烧杯和玻璃棒 偏小 / 偏低定容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偏大 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偏小 偏高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 偏小 / 偏低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偏大 偏低课堂练习EPB考点突破03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问题探究】【情境】 ×××(饮用矿泉水)净含量:350 mL配料表:纯净水、硫酸镁、氯化钾保质期:12个月主要成分:水(1)Mg2+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为多少?(2)Cl-的物质的量范围为多少?【答案】 (1)4.17×10-6~2×10-4 mol·L-1。(2)9.9×10-5~2.7×10-4 mol。【情境】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可延长鲜花的寿命。如表是1 L“鲜花保鲜剂”的成分(其中阿司匹林不含K+ ,其存在也不会干扰成分中其他离子的检验)。成分 蔗糖 硫酸钾 阿司匹林 高锰酸钾质量/g 50.00 0.50 0.35 0.50摩尔质量/ (g·mol-1) 342 174 180 158【问题探究】(1)“鲜花保鲜剂”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成分是什么?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鲜花保鲜剂”中SO、MnO、K+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多少?写出计算式。归纳总结1.已知一定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某物理量,求c2.已知标准状况下V L气体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求c3.溶液稀释或混合时,求c(1)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c1、c2为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V1、V2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2)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混合溶质相同,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的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在混合前后不变,c1V1+c2V2=c混·V混(c混为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V混为混合后溶液的体积)。4.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之间的换算易错点课堂练习EPB考点突破04巩固提升01练习与应用1.配制100 mL 1.0 mol/L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C.转移Na2CO3溶液时,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答案】D【解析】A.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故A错误;B.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不能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应该重新配制,故B错误;C.转移Na2CO3溶液时,不能直接倒入容量瓶中,为防止液体外溅,应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定容后,需要塞好瓶塞,反复倒转使溶液混合均匀,故D正确;故答案为:D。练习与应用02练习与应用0203练习与应用03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04练习与应用05练习与应用05练习与应用06练习与应用06练习与应用06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